肖震宇
下面這些人,是職場中最不討喜的常見類型。
總抱怨,讓人疏遠
職場上免不了一些不公平、不合理,有些人會看不慣也不服氣,把憤怒和委屈在同事之間表達和傳播。但這么做,要么會讓同事感到厭倦、無力而逐漸疏遠,要么會讓負面情緒“傳染”一群人,降低整個集體的工作積極性。
建議愛抱怨的職場人,如果感受到待遇不公,可以及時向上級或人力資源部門反映情況,分析一下是個人工作不到位,還是績效考核不合理,切忌在同事間傳播負面情緒。
擺架子,招來鄙視
職場中,總是有些人喜歡炫耀自己光鮮亮麗的履歷,覺得自己“地位高”“水平高”“素質(zhì)高”而裝腔作勢,很容易招人反感。
市場瞬息萬變,職場也要進步,不是學歷高、經(jīng)驗足就意味著能力強、資歷深,任何時候都要虛心請教。對于這類喜歡“擺架子”的職員,建議管理者要談話溝通,提醒其收斂鋒芒,不要妄自尊大。
交際花,不務正業(yè)
還有一些職場人很愛表現(xiàn),整日忙著溜須拍馬,四處拉關(guān)系,過度關(guān)注社交而疏于業(yè)務,也會讓身邊的同事看不慣。這類人雖然給人第一印象不錯,但由于辦不了實事,承擔不了重任,到最后會失去領(lǐng)導和同事的信任。
建議對這類八面玲瓏的人,管理者可以利用其愛溝通的特點,讓其去售后、公關(guān)、人力資源等部門鍛煉,研發(fā)、財務等需要嚴謹認真的部門,恐怕不太適合。
倚老賣老,難得尊重
職場中總有“菜鳥”、前輩,有些資歷深的人喜歡倚老賣老,總以教育的口吻對待新人,還愛炫耀自己過往;而干起活來就濫竽充數(shù),投機取巧,對任何銳意進取的行為刻意諷刺挖苦,渲染失敗言論;一到論功封賞時,他們第一個匯報,吃拿搶占。
這些職場老油條的深層心理,是害怕挑戰(zhàn)、害怕改變、害怕失敗,習慣待在舒適區(qū),不愿創(chuàng)新但又想分一杯羹。對于這類人,公司管理層可以利用其經(jīng)驗優(yōu)勢,組織小型茶話會或沙龍,讓其教授新人一些職場經(jīng)驗和業(yè)務技巧,讓他們發(fā)揮余熱。但他們?nèi)粝胝嬲A得新人的尊重,還是要勇于走出舒適區(qū),跟企業(yè)和新員工一起學習進步。
老好人,難獲發(fā)展
在辦公室里,總是有難以拒絕他人要求的人。這類人似乎應該得到大家的喜愛,然而,由于很多幫助并非出于自愿,“老好人”容易臺面上微笑,臺面下吐槽,或“幫”的每一件事都草草了事,反而越幫越忙。
“老好人”要學會說“不”,委婉拒絕一些過分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業(yè)務能力,掌握過硬的專業(yè)技能來提高自信心和職場競爭力,而不是靠討好他人“混下去”。
打小報告,遭人唾棄
無論在學校還是職場,總有些人,動不動就往老師、領(lǐng)導身邊湊,有意無意地把大家私底下說的事情泄露出去。打小報告不僅有損于同事關(guān)系,越級告密更是給領(lǐng)導出難題,令人反感,最后人心盡失。
身在職場,要嚴以律己,不要隨便在領(lǐng)導、同事面前大肆評價他人,更不要沒事論人是非,打小報告。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