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瑞/本刊
目前隸屬于國藥集團旗下青海制藥集團的青海生物藥品廠有限公司,同前幾篇同系列文中的生藥廠一樣,也是由新中國成立后最早的一批獸用生物制品廠之一——青海省獸醫(yī)生物藥品制造廠發(fā)展而來。
作為我國五大牧區(qū)之一的青海,草原遼闊,遍地牛羊。牧業(yè)歷來在青海占重要地位,但新中國成立前養(yǎng)殖技術落后,據統(tǒng)計疫病多達58 種,嚴重影響了畜牧經濟的發(fā)展。1948 年西寧市解放后,軍管會接管了青海獸疫防治處(簡稱獸防處),任命李仲連技正為處長,并設置了獸醫(yī)生物制品組,這便是生藥廠的前身。
1951 年獸醫(yī)生物制品組開始制造抗牛瘟血清、牛瘟臟器苗、抗出敗血清、抗羊痘血清、抗炭疽血清、石竹苷炭疽芽胞苗、馬牛多價出敗疫苗及馬鼻疽菌素等生物制品。1952 年元月防治處改為青海省獸醫(yī)診斷室,李仲連為室主任,后來由鐘圣清獸醫(yī)師擔任。而后農業(yè)部調去王本成技師主持技術工作。1953 年3 月在西寧市城北川石頭原診斷室內建立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和生藥廠,同歸診斷室領導,掛兩牌,廠名“青海省獸醫(yī)生物藥品制造廠”,王本成和原診斷室技師祁文光主其事。1960 年生藥廠竣工投產。
1963 年研究所與生藥廠分置,生藥廠獨立經營。1965 年四清運動,所廠合并,1971 年所廠分置,廠名改為“青海省獸醫(yī)生物藥品廠”,轉為企業(yè)單位。此時王本成已離廠到陜西省生藥廠任廠長,主要技術工作由祁文光主持長達28 年之久,奠定了該廠的制藥基礎。
1980 年以后,青海生藥廠不斷革新技術,研制新產品,改濕苗為凍干苗,改組織培養(yǎng)為細胞培養(yǎng),改厭氣為透析培養(yǎng),開辟獸藥、農藥、蜂產品和人藥制造,成為一個綜合性制藥廠。1973 年青海生藥廠被評為全國先進廠之一。截至1998 年,科研成果有50 項,新疫苗20 個,人藥4 種,獸藥6 個,蜂產品7 種,農藥4 種。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廠生物制品質量穩(wěn)定,1973 年至1995 年的23 年間,每年合格率均在90%以上,年平均率高達95%。
建廠40 年,青海廠先后完成科研和新產品開發(fā)50 項,其中已推廣應用36 項,經有關單位鑒定的31 項,受省科學大會、省科技,進步獎、農業(yè)部獎勵12 項,屬國內首創(chuàng)有8 項,達國際水平1 項,獲省專利項目1 個。
此外青海廠曾與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青海省畜牧獸醫(yī)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先后研制投產品種有:羊四聯(lián)疫苗(羊猝疽快疫羔羊痢疾腸毒血癥)、抗羔羊痢疾血清、抗羔羊痢疾腸毒血癥雙價血清、羊黑疫疫苗、羊鏈球菌滅活疫苗、牛肺疫活疫苗、布氏桿菌19號苗、布氏桿菌MB32 號苗、布氏桿菌水解素、布氏桿菌平板凝集素抗原、溶血素、豬丹毒滅活疫苗、豬丹毒活疫苗、口服豬肺疫活疫苗、仔豬副傷寒疫苗、豬肺疫滅活疫苗、豬瘟活疫苗、豬瘟細胞苗、口蹄疫A 型鼠化活疫苗、兔病毒性出血癥滅活疫苗等20 個品種。截至1995 年總產量達26 億mL/頭份,供應了青海省需求量的70%,同時還銷往西藏、新疆、甘肅和寧夏等八個?。▍^(qū))。
自1958 年建廠以來至1997 年,青海省獸醫(yī)生物藥品廠一直歸青海省畜牧廳領導,廠址也未動,即西寧市城北區(qū)寧張路41 號。截至1995 年,建筑面積2.3 萬m2,其中生產建筑面積1.3 萬m2,有GMP 技改建筑面積0.18 萬m2,除生物制品外,還設立西海(人藥)分廠一個,產品品種分為生藥、化藥、農藥及人藥四大系列。有職工177 人,其中高級工程師4 人、工程師13 人、技術員29 人,已向綜合性制藥廠發(fā)展。
1997 年底,青海生物藥品廠經國資局批準將資產無償劃轉給青海制藥廠經營。1998 年12 月,以青海制藥廠為基礎,組建了青海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青海生物藥品廠有限公司也成為其下設的全資企業(yè)之一,地址為青海生物科技產業(yè)園緯二路8 號。
目前的青海生物藥品廠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生物藥、獸化藥、農藥三大系列產品。獸藥生產線包括細菌滅活疫苗生產線、細菌活疫苗生產線、炭疽芽孢苗生產線、細胞毒活疫苗生產線、豬瘟活疫苗(兔源)生產線等,經營包括布氏菌病活疫苗、羊快疫、猝疽、羔羊痢疾、腸毒血癥四聯(lián)干粉滅活疫苗、羊大腸桿菌滅活疫苗、炭疽芽孢苗、豬瘟活疫苗(兔源)等20 種疫苗的生產、銷售等等,產品主要銷往西藏、內蒙、新疆、甘肅、四川、寧夏等12 個省區(qū)。
從獸防處生物制品組到國藥旗下生藥廠,六十年生藥廠從風風雨雨中走過。同一時期建廠的30 家獸藥廠,有些在資本改制或被并購后“科研興廠”尋求出路,有些早已在世紀初的投資洗牌浪潮中消失得無影無蹤。青海生藥廠能堅持到今天,已實屬不易,然而過往的成就不能破解現(xiàn)在的局面,未來的路也只能靠他們自己去尋找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