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饅頭大師
1914年,法國公眾對議論瑪麗·居里緋聞的興趣明顯減弱了,因為在這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面對拿石頭砸她家窗戶、稱呼她為“蕩婦”、要求她離開法國的法國人,瑪麗·居里做出了如下舉動。
她把諾貝爾獎牌拿到銀行,希望捐給政府幫助法國打贏戰(zhàn)爭。當?shù)弥y行拒絕熔掉獎牌之后,瑪麗·居里拿出了全部的諾貝爾獎金,購買法國的戰(zhàn)爭債券。然后,她關(guān)掉她剛剛建成的鐳實驗室,開始研究X射線。她的理由是:戰(zhàn)爭期間,進行鐳元素的研究意義不大,X射線卻有可能在戰(zhàn)場上派上用場。
瑪麗·居里先是說服法國政府讓她做紅十字會的放射科醫(yī)生,然后說服自己的有錢朋友捐獻車輛和錢財。1914年10月底,瑪麗·居里學會了X射線科學和人體解剖學,還考了駕照,掌握了基礎的汽車維修技能。她在一輛卡車上組裝了一臺發(fā)電機、一張病床,以及一臺移動的X射線儀。
為了說服政府和軍人相信X射線對軍隊傷員的檢查有巨大幫助,47歲的瑪麗·居里冒著生命危險開車上了前線,讓負傷的士兵上車檢查。
子彈殘片、手榴彈殘片,這些原來難以發(fā)現(xiàn)的彈片,在X射線的照射下都暴露無遺,大大降低了外科手術(shù)的難度。軍官和士兵慢慢開始佩服眼前這個小個子女人,他們把她開的那輛小卡車親昵地稱為“小個子居里”。而很多士兵不知道,親自為他們檢查傷口的這個女人是兩屆諾貝爾獎得主。
瑪麗·居里發(fā)現(xiàn)光一個人工作遠遠不夠。她需要更多的車輛、更多的X射線儀來幫助傷兵。于是,她為150名婦女開設X射線學習班,并讓女兒伊蕾娜來到戰(zhàn)場管理X射線儀。她取回了自己的鐳元素,并開始收集放射性氣體(氡),制作空心針,用來為被感染的組織消毒。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終于宣布停戰(zhàn)。停戰(zhàn)消息傳來的那一天,瑪麗·居里正在實驗室收集氡。聽到消息后,她立刻在窗戶上掛出法國國旗,然后將“小個子居里”開到街上慶祝。那一刻,她比很多法國人看上去都高興。
1934年,瑪麗·居里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由于長期暴露在輻射環(huán)境下,她得了惡性白血病。在她去世后,法國政府才意識到她的X射線研究可能救助了數(shù)十萬名法國士兵,這才給她頒發(fā)了獎章。
她遺留的衣服、實驗設備、各種筆記本都具有放射性,人們只能穿上特殊的防護服才敢去接觸它們。在那個時候,終于沒有人再去在意她的私生活,而是對她獻身科學的高尚人格肅然起敬。
愛因斯坦說:“在所有的世界名人當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