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何春艷是四師醫(yī)院麻醉科主管護師。參加工作以來,在科室一直認真、勤懇地工作著。同事間與人為善,互相幫助,共同學習與進步。2018年她被可克達拉市推選為“兵團道德模范”先進個人。
由于何春艷母親身體不好,哥哥工作又特別忙,一個人照顧老人顧不過來,自從何春艷結婚后,照顧她父母親的責任就由何春艷夫婦承擔了。
2015年8月,何春艷的母親因為腦梗塞住院,雖然搶救及時,但造成右側偏癱,肌力0級,失語,伴認知障礙,就這樣,何春艷的母親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何春艷的母親病情最嚴重時,大小便失禁,插著尿管,插著鼻飼管。何春艷每天給母親收拾大小便、擦身子,洗床單,盡自己的努力把母親照顧得干干凈凈,房間和身上沒有異味。母親出院后回到家里,何春艷擔心母親墜床,就特意從網上買了帶護欄、又帶升降功能、帶便器的護理床,不僅防止跌落,也有利于以后的康復鍛煉。為了預防褥瘡,她還在床上鋪了厚軟的褥子,墊上氣墊床。母親需要定時協(xié)助翻身、變換體位,每天晚上何春艷都陪在母親身邊,每隔二至三小時為母親翻一次身,雖然她自己沒有睡過一個安穩(wěn)的覺,但是在何春艷的精心照顧下,她母親三年來從沒出現過褥瘡。
為了讓母親定期去作康復訓練,出門一次雖然不容易,需要搬輪椅,將母親抱上抱下,但何春艷都堅持著推著坐在輪椅上的母親,沒有耽誤一次康復治療;為了過馬路,何春艷經過在家里一個月的慢慢鍛煉,終于可以背起50公斤重的母親過天橋、走地下通道;為了給母親理發(fā),減少折騰母親的次數,何春艷專門買了剪刀、推子等理發(fā)工具,在家給母親理發(fā);為了讓母親吃好,保證營養(yǎng)均衡,何春艷用葷素食品,搭配制成既有營養(yǎng)又易消化且適合糖尿病人食用的營養(yǎng)餐。體貼之心,細致到極致。
何春艷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幾年來與父母親一直住在一起,醫(yī)院、母親家兩點一線是何春艷生活的全部。在何春艷全力照顧母親的日子里,她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自己的小家庭,何春艷的丈夫和她的婆婆不僅沒有任何責怪的語氣,反而給予何春艷以最大的理解和支持,這讓她心里得到無限的溫暖與安慰。
自從何春艷母親得病后又反復住院五次,一次次的住院費,給并不富裕的小家庭帶來了經濟上的一定困難,為了給母親提供更好的醫(yī)療條件,讓母親使用更好的藥物,何春艷與丈夫商量后,于2017年8月把她們自己的住房賣了,把房款用于母親康復治療的費用。
為了找到合適的房子,更方便母親到醫(yī)院進行康復治療,也更能節(jié)約回家的時間,何春艷夫婦四處租房,兩年中歷經辛苦搬了五次家,終于在醫(yī)院家屬區(qū)內租到一套一樓的房子才安穩(wěn)下來。雖然每次搬家都很辛苦又疲憊不堪,但是為了母親有一個更好的康復環(huán)境,何春艷覺得再忙再累都是值得的。在何春艷背母親過天橋、走地下通道,作康復治療的日子里,經常會遇到認識或不認識的過路人給予幫助,也讓何春艷非常感動。
2016年3月以來,何春艷丈夫因工作調動去了南疆,照顧母親的重任就完全落在了她一人身上,她不怕累、不嫌臟,給病中的母親以真切的親情和溫暖;在母親急躁時,從不發(fā)脾氣,并鼓勵母親戰(zhàn)勝疾病痛苦,樹立生活信念。
母親失語后,何春艷和她爸爸一個字一個字地教母親說話。生活中看到什么物品,就教母親讀,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剛開始,很多時候母親想表達一個意思,何春艷只能靠摸索來猜測,一樣不對,再換另一樣,直到母親滿意為止。通過長時間的磨合,逐漸找到了一些規(guī)律?,F在,她和媽媽之間的默契也與日俱增,母親的一個眼神何春艷就能心領神會了;對母親講話也總是輕聲細語,漸漸地,媽媽發(fā)脾氣的次數減少了,心情也漸漸地好轉起來了……
何春艷的母親在醫(yī)院經過三年多的康復治療,在醫(yī)生的幫助和何春艷的精心照顧下,終于開始蹣跚起步了。在邊照顧母親邊工作的同時,何春艷也從未耽誤過工作,為人處事得到科室員工的一致好評,并受到醫(yī)院的多次和多種獎勵。2018年的出勤率達1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