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園玫 王 炯 郭學知 楊玉麟 安慧彬
鄭州西亞斯學院法學院,河南 鄭州 451100
隨著網絡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中國網民數量不斷增多,我國正在進入信息網絡傳播大發(fā)展時代,開放式的網絡增大了信息流動范圍,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同時網絡文學平臺的不斷更新,面臨著版權違法犯罪電子取證和確定管轄困難,版權權利主體個人取證和維權過程困難等一系列問題。網絡作品的發(fā)表與傳播通過大數據技術和電子稿的逐步推廣,使其改變了傳統的文學創(chuàng)作方式。網絡文學的發(fā)表方式日益便捷,不可避免的在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和傳播中產生很多侵權問題。在網絡文學版權利益沖突中,最激烈的沖突發(fā)生在版權人與作品使用者之間。如何解決這個沖突是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的關鍵,因此,版權法律制度必須對這個矛盾予以調整和規(guī)范,為雙方利益劃定一個界限,以便雙方共同遵守。
我國《著作權法》所保護的對象是作品,作品指的是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chuàng)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而網絡文學作品是指首次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在互聯網上、供網絡用戶在線閱讀。凝聚著創(chuàng)作者的智慧,具有獨創(chuàng)性,且能以某種形式復制的文學作品,自然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網絡文學作品是著作權法所說的作品,和傳統文學地位一樣應受到保護。首先,網絡文學作品雖然在文學領域內是一種智力創(chuàng)作成果有其特殊性,但是它也能夠在網絡上被下載下來以有形的形式傳播。其次,著作權法上所說的作品智力創(chuàng)作成果具備獨創(chuàng)性和可復制性兩種特征的。對于網絡作品來說,它的發(fā)展只是傳統文學到電子化和數據化的轉變過程沒有實質性的改變,而且,電子化和數據化后的作品也不會因為發(fā)表和傳播方式的改變就喪失本身的可復制性和獨創(chuàng)性,因此它還是著作權中所指的作品,應該受到和傳統文學同等的保護。言而總之,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文學作品,符合著作權法的基本規(guī)定,具備著作權保護的合法性。依據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網絡原創(chuàng)小說既有一般作品的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兩種權利內容,同時也有自身的特點——“信息網絡傳播權”我國修訂的《著 作權法》和國務院頒布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以立法的形式明確規(guī)定了此項權利。這證明網絡著作權在我國法律中已經得到了確認,網絡文學作品應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一方面網絡技術發(fā)展迅速使網絡文學成為一種新型文學的形式,同時也使網絡文學的門檻降低,甚至是零門檻,這使得著作權人的作品極易被人復制使用。另一方面在當今社會,長期以來的資源免費共享使網絡用戶習慣于使用盜版資源,在面對正版VIP文學作品和盜版資源的時候,網民覺得在網絡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資源就是用來共享的,用來消遣的,而且正版VIP文學作品費用也較高,導致網民對文學作品的付費意愿較低,因此網民更傾向于使用盜版資源。所以網民較低的付費意愿和對文學作品的偏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侵權行為的發(fā)生。
網絡文學著作侵權客體具有侵權主體數量龐大、侵權種類多種多樣、侵權行為隱蔽性好的特點,即使網絡著作權人發(fā)現了自己的作品被侵犯了也很難找到侵權人要求賠償和停止侵害,對于情節(jié)是被認定為“思想”還是“表達”存在很大的爭議,在著作權法中也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我國的著作權法確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但是由于網絡信息的全球化和網絡文學侵權簡單只需掌握簡單的網絡技術即可等種種原因,被侵權人很難找到可以用來維權的證據,還要負擔昂貴的訴訟費用。
我國的知識產權發(fā)展較晚,隨著網絡文學的蓬勃發(fā)展,國家也推出了相關的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但是和日新月異的網絡平臺相比,還是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我國的著作權法保護體系不完整,目前我國出臺的也有很多涉及知識產權法的法律,但是都沒有明確規(guī)定網絡文學作品的非法傳播復制相關問題,由于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著作權人在受到侵害時也不知如何維權,法院也沒有法律依據來處理案件。
對于以上提出的網絡文學著作權侵權成本低,網民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侵權問題難以認定、維權成本高,損害賠償少,我國立法不完備等問題,我們認為應該采取相應的對策用以解決網絡文學作品著作權方面的短板,不斷在法律,制度,技術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和努力,給著作權人提供有效的保障,鼓勵其創(chuàng)作出更加優(yōu)秀的作品,促進文化發(fā)展繁榮。
1.提高技術安全防范水平
網絡技術發(fā)展迅速使網絡文學成為一種新型文學的形式,同時也使網絡文學的門檻降低,甚至是零門檻,提高技術安全防范,對于每一家網站都應該進行后臺備案和進行資格審查,對于不規(guī)范和沒有運營資格的網站應予以取締,對于盜版的網絡文學網站,其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應接受相應罰款及懲罰。
2.規(guī)范網絡文學平臺建設,統一網絡文學市場
如今的網絡文學,無論是已經形成體系的網絡商業(yè)小說,亦或是各個自媒體平臺的營銷軟文,還是自由撰稿人發(fā)布在網絡平臺上的文章,都還是市場自發(fā)調節(jié)的,并沒有一個規(guī)范的體系來引導。因此,規(guī)范網絡文學平臺建設和統一網絡文學市場就成了必要。同時立法機構也應針對網絡文學侵權現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做到網絡文學市場的有法可依。
1.加大正版閱讀和盜版網站的區(qū)別化
怎樣認定盜版還是改編是網絡文學以及傳統文學都要面臨的困境,無論是法律、政府保護,還是規(guī)范運營和監(jiān)管都是十分重要的,也都是眾多學者所反復討論和強調的,但是這些大多都屬于從消費者,從法律等外部條件入手,具有相當的復雜性。筆者建議從作者亦或是正版網絡文學公司自身的角度來說,做好正版和盜版之間的區(qū)別化便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積極應對從而減少侵權的方式。盜版網絡文學作品往往是直接在網頁上閱讀,且伴隨著眾多的廣告,閱讀時很多方面都大幅度的影響力閱讀時的體驗和連貫性,而正版的網絡文學作品則可以通過相關的“app”來針對以上問題進行改善,從而大幅度提高讀者的閱讀體驗,達到吸引讀者閱讀正版的目的,讓消費者自發(fā)地減少盜版的閱讀。
2.建立一個完善的立法和行政救濟體制
由于我國對于著作權侵權案件的懲罰力度不夠且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導致權利人不會耗費時間去維權,對此,國家應當完善相關法律,加大懲罰力度,使侵權者不能也不敢侵權,盡快完成對《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完善關于著作權有關立法。其次要建立一個完善的關于網絡文學著作權的保護體制,不僅需要事前的預防措施,還需要與事后救濟措施相結合。這樣可以在權利人著作權法受到侵害的時候可以及時得到有效的司法救濟,司法救濟是公權力對私權利的合法有利的保障,也是實現司法公正進步、社會進步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1.增強作者的主動維權意識
網絡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們,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現行相關法律制度不能有效地保護其自身權益的情況下,應該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比如,網絡文學作者們可以聚集起來建立一個以保護所有參與會員的合法權益為目的的組織,創(chuàng)立一個具備專業(yè)化的“監(jiān)管小組”,這個部門的功能大致分為:網絡文學版權的申請和受理,網絡文學版權的確認和登記,網絡文學版權的保存和查證,網絡文學版權侵權行為的查處等。以各個知名的小說平臺為陣地,逐步完整協調小組的運轉和成熟化程度,待具備完整的工作體系工作方法之后進一步在多渠道,多途徑,多平臺保護作者的合法權益。
2.形成全民學習著作權保護文化的良好社會風氣
從上利用媒體,政府官網,座談會帶動社會整體風氣,從下利用居民戶,村民會深入人民內部進行輿論宣傳知識產權方面的內容,使全民的思想文化能夠進一步提升。網絡文學也代表著中國文化,而文化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精神物質財富,尊重并自覺維護網絡文學就是尊重和維護中國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著作權人積極創(chuàng)作更好的作品,才能給我們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財富。
網絡文學作品是指首次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在互聯網上、供網絡用戶在線閱讀的文學作品。保護網絡文學作品著作權,應該以維護權利人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加強技術保護措施、加大對侵權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相關主體的法律意識,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版權文化氛圍,推動網絡文學的蓬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