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書 孔言
視頻中的王小喬濃眉大眼,帶著一點鄉(xiāng)音的普通話。她奇怪自己既不搞笑也沒有才藝,怎么會在西瓜視頻上被這么多的人關注。
王小喬是在西瓜視頻名為“@鄉(xiāng)村小喬”的三農創(chuàng)作人。她在西瓜視頻粉絲數高達349萬。
之前,她學了四年平面設計,畢業(yè)以后回到老家江蘇連云港市東??h。最初畢業(yè),王小喬帶著本科學歷在當地公安局的檔案室做了兩年文職工作,收集整理轄區(qū)內的百姓信息。
一次回到家鄉(xiāng),無聊的時候拍拍視頻圖個好玩兒。第一個視頻是摘棗子。半年后無意記錄了母親賣豬的過程,收獲了800多萬的播放量。
2018年的一場“豬瘟”,令豬肉價格一度跌到了4塊多,視頻里王小喬的母親看著豬圈里的小豬崽哭起來,一邊“淌眼淚”一邊賭氣。
“不養(yǎng)了,把豬賣了再不養(yǎng)了”,黝黑粗糙的手捂住眼睛。
2019年的豬肉價格漲了,王小喬的母親拿到了1萬6千元的賣豬錢,高興地抽200塊錢讓她發(fā)紅包給粉絲。
和一些播主聚焦個人的生活故事不同,小喬的視頻內容涵蓋的范圍和人物趨向于關注農村民生。
王小喬的視頻里不只有她的家庭,還有她生活的土地上每天遇見的人和故事。
路邊遇見平板車拉著母親回家的13歲男孩;趕集的路上遇見即興順口溜說到地老天荒的賣調料的老板;幫著尋親的兄弟找弟弟,去給智障家庭送禮品……
她拍攝的鄉(xiāng)村醫(yī)生中有一組鏡頭,被拍攝者本身是一對年過半百的兄弟,老母親躺在床上靠李醫(yī)生每天出診關照,兩個老人毫無防備地在鏡頭下哽咽著感激醫(yī)生。
王小喬并不知道,她正在以她的方式直播著當代農村,并在無意間將一切都“道格瑪”化了(道格瑪95是一場由丹麥導演Lars von Trier等,于1995年發(fā)起的電影運動,強調電影構成的純粹性并聚焦于真實的故事和表演本身)。
她既是這一切的記錄者,也是參與者,她和她視頻中的所有人都站在一起,這也是這類三農博主視頻中令人驚異的地方。
不站在任何高度,不以任何視角輸出觀點,它就只是看見、呈現,她們本身是真實的河流。
早期的視頻里王小喬拍自己出門趕集,街頭的舞臺上有人在荒腔走板地唱著《成都》,紅色的大舞臺,歌手站在臺上手里拿著藍色的塑料盆,臺下四面八方聚集的村民看著熱鬧也盯著他手里的“盆”。
王小喬搶到后臉興奮地發(fā)紅,雖然她轉頭把禮品送給了旁邊的老人。
王小喬的短視頻就是“同鄉(xiāng)聚會”,只是她的視角帶著一股天然淳樸的良善,她像派出所的調查和調解員一樣,走訪自己的生活。
“我家親戚在城里務工,他們的工友都可喜歡看我的視頻了?!?/p>
幾年前還會有人不解:將影像無門檻化的視頻平臺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么,2019年已經可以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有三分之二的中國人在他們的手機上得到安慰。
有人關心他們的茄子價格太低了,有人看見他們在夏天的中午在路邊午休……包括影像發(fā)展、精神世界的被關注權,不僅王小喬的349萬粉絲需要她,其背后其實是整個關注農村民生的龐大群體需要一個“王小喬、趙小喬、孫小喬……”需要像她一樣的人,提醒你身后的土地上那些鮮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