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修芬
去年圣誕節(jié)假期,我和我中國的小伙伴愛利肯在努納武特的育空市進行了令人興奮的探險。這是加拿大最北的地方,環(huán)境與大多數人經歷過的完全不同,最大的特點是冷,冷得足以把人凍僵。我們在育空總共待了兩個星期,經歷了很多不同的事情。
到達的第一天,我們透過飛機窗戶望見冰凍的河流和皚皚的雪山,下了飛機就看到很多雪,厚得讓人震驚,雪堆積得比房屋還要高,導游在飛揚的大雪中把我們帶到了我們要住的小木屋。屋內并不像我預期的那樣冷,暖氣很足,而且我們都穿著保暖的衣服。我們住的小木屋非常大,各種生活用具一應俱全,甚至還有一臺電視,但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互聯網,我們幾個就變得無事可做,總不能一直在外面玩雪,所以我和愛利肯感到很無聊。好在店主告訴我們晚上可以等極光,我們興奮地一直熬到凌晨兩點,不時打開窗簾看北極光來了沒有。當我終于看到北極光時,我意識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北極光不如照片中那么壯觀。這是因為相機使用“長時間曝光”來更準確地捕捉光線,遠比人類肉眼捕捉到的要多。北極光在天空中一直變幻,各種色彩都有,綠色的最多,還有漫天的繁星在空中閃爍。我們穿得圓滾滾的,在星空下追逐打鬧,鉆一個個冰洞,在帳篷里烤棉花糖吃,當晚幾乎沒睡覺,喊得嗓子都啞了。
第二天,我們參觀了當地的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看到了許多罕見的極地動物,有很多不同的物種,大大小小形狀不一。我最喜歡的是北極狐,它長得毛茸茸的,很可愛;我也了解到它是如何通過融入雪中而躲過人類視線的,它聰明的目光甚至有幾分狡黠。
可惜我們汽車上的空調效果不佳,所以一直很冷,大家凍得一下車就拼命跺腳,感覺腳指頭像要掉下來。本來的安排是去過保護中心之后再去溫泉,但所有人都又冷又餓,所以決定干脆回住處。我們住的地方每天晚上都會有集體晚餐,我們會和其他游客一起吃飯。與其他游客互動很有趣,因為他們來自世界各地,有一對澳大利亞新婚夫婦來度蜜月,他們居然是第一次看到雪!遺憾的是這里沒有多少可選擇的食物,特別是我想吃的基本都沒有。
第三天,我們離開了小木屋酒店,去另一個我們必須自己照顧自己的地方。我們先到城里去買食品和其他東西,狠狠買了好多好吃的。我更喜歡第二個住處,因為我喜歡這樣的自由,我為大家做烤雞胸肉、煎牛排,愛利肯則做了色拉和湯,我們吃得真香啊,將所有的盤子一掃而空。
后來我們去玩狗拉雪橇,這是旅行中最開心的事,因為我喜歡這些因紐特犬,我也喜歡雪橇飛一樣的速度。地方很簡陋,我們聚集在一個小屋中圍著火堆,外面等著大約20只狗。當地人將我們一個個領到雪橇上站好,再把狗拴在前面,一個雪橇有6~8只狗拉,隨著它們的奔跑,速度越來越快,特別是下坡的時候,雪橇像飛起來一樣,絕對超過汽車。跑到后來狗都有些累了,上坡的時候領隊就會喊:“幫一把小狗!”我們就一邊奮力推雪橇,一邊哈哈大笑。因為是極夜,天色暗得像黑夜,頭頂上又是閃爍的繁星,還掛著一彎月亮,這樣在星星月亮下奔馳真是有趣。
我們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冰釣,就是在育空河厚厚的冰上鉆一個洞,垂下魚鉤釣魚。這次活動并不算成功,我們忙了一天并沒釣到任何魚,我們就在冰洞旁喝熱巧克力,烤香腸,或者在冰上打滾,鉆進冰層,我們一直笑一直鬧,根本沒想起互聯網。
我們在育空的最后一天,北極光像是為我們送行,明亮活潑得異乎尋常,在天空中跳舞一樣不停變幻,還出現了一條龍的形狀,有頭有尾,就在我們頭頂上盤旋??吹搅璩咳c,我們和北極光揮手告別,依依不舍地說了好多遍“再見”。
后來我們回到溫暖的溫哥華,我送走了愛利肯。我常常想起那皚皚白雪,那跳躍舞動的極光,那烤得松軟的棉花糖,那些在星光下奔馳的因紐特犬,還有哈哈大笑的愛利肯。我想這是一次我不會忘記的旅行,太平洋那一端的愛利肯一定也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