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 琳達
盧娜:1976年“ 盧娜24號”任務完成后,前蘇聯(lián)人放棄了他們的登月夢想。但是現(xiàn)在,俄羅斯已經計劃了至少5次無人飛行任務。第一艘“月球25號”將于2021年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以勘探月球基地所需的礦產、水和其他資源。
船員龍:SpaceX的龍貨運艙已經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從今年夏天開始,太空艙的載人版本也將開始搭載人類。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也正在進行最后的修改,讓“龍”號能把7名宇航員(或游客)送入月球軌道。
獵戶座太空艙:宇航員需要一個可靠的交通工具從地球到即將抵達的月球門戶空間站,這就是獵戶座太空艙的作用。該航天器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共同研發(fā),到本世紀20年代初,最多可搭載6名宇航員進入月球軌道。
嫦娥:嫦娥四號于今年1月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未來的任務包括收集和返回月球樣本,探索兩極,尋找可開采的資源,并為本世紀30年代的中國宇航員做準備。
深空網(wǎng)關: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將于2022年開始修建月球軌道平臺-網(wǎng)關發(fā)射模塊,這是一個將圍繞月球運行的空間站。一旦建成,它將在30到90天的月球任務中容納4名宇航員并供他們開展實驗。
月球生活:自從吉恩·塞爾南于1972年留下阿波羅最后的腳印后,人類就一直在談論永久重返月球。雖然計劃還不明朗,但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歐洲都在討論在未來幾十年內建造月球基地并為此做著準備。歐洲人最近公布了他們建造“月球村”的計劃,機器人可以在5年內開始建造。一旦基地適宜居住,人類就會效仿。
月球XPRIZE:為期10年的谷歌月球XPRIZE向第一家將功能機器人送上月球的商業(yè)公司提供了2000萬美元的獎金。但現(xiàn)在,至少有5家公司有了在幾年內登陸月球表面的具體計劃以參加谷歌月球XPRIZE大賽。XPRIZE基金會正在尋找新的贊助商,以重振這項賽事。
美國:在簽署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的太空政策指令-1的刺激下,美國致力于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將宇航員送回月球。
中國:在一系列的機器人任務之后,中國的目標是在本世紀30年代早期將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并登陸。
俄羅斯:一些即將到來的月球任務將探測月球資源,重新啟動前蘇聯(lián)時期長期停滯的月球任務。
歐盟:歐洲航天局計劃到2025年之前開采月球表層——月球塵?!垣@取寶貴的資源,如氧氣和水。
日本:該國的月球探測智能著陸器宇宙飛船將在月球表面的隕石坑上使用面部識別技術,為20世紀20年代初的極其精確的登月做準備。
印度:執(zhí)行該國第二次探月任務的月船2號定于2019年4月發(fā)射。探測器計劃的著陸點在南極附近,探測器將在南極探索月球表面。
以色列:由谷歌月球x大獎競賽衍生而來的非營利性組織SpacelL,在2019年初發(fā)射了以色列的第一個月球著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