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
10月22日至24日,借第九屆北京香山論壇成功舉辦之機,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主辦的首屆中國—東盟防務智庫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與東盟各國防務智庫的專家學者們首次齊聚一堂,展開探討和交流。
舉辦中國—東盟防務智庫交流活動是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上將在2018年中國—東盟防長非正式會晤上提出的倡議之一,主要目的是搭建中國同東盟各國防務智庫和學者對話的平臺,促進防務安全領域的學術交流,分享有關安全戰(zhàn)略和防務建設的真知灼見,增信釋疑、減少誤判;同時,充分發(fā)揮各國防務智庫和學者作為防務部門領導人的“思想庫”作用,為深化中國與東盟防務合作出謀劃策,啟迪智慧。
參加首次交流活動的中外代表有40余人,東盟代表來自東盟各國一些重要的防務智庫,如泰國國防研究院、印尼國防大學、越南國防學院、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菲律賓國防學院等,中方代表則來自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海軍研究院、海軍指揮學院、中國社科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國際關系學院等單位。東盟一些國家國防部或武裝部隊負責對外事務的官員,也參加了此次交流。
第九屆北京香山論壇“亞太安全架構”平行分組討論會現場。
中外代表們圍繞“當前地區(qū)安全形勢的新發(fā)展及應對”和“中國-東盟防務智庫合作及其未來發(fā)展”兩個議題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東盟各國代表在肯定地區(qū)總體保持和平穩(wěn)定的同時,普遍認為本地區(qū)安全依然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復雜挑戰(zhàn)。而對于面臨哪些挑戰(zhàn),各國安全關切的優(yōu)先排序和強調的重點雖有所不同,但大體涵蓋的內容是一致的,既包括邊界和領土海洋爭端等傳統安全挑戰(zhàn),也包括恐怖主義、自然災害、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等非傳統安全挑戰(zhàn)。除此之外,一些代表對朝核問題、東海問題、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及其可能導致的地區(qū)影響等熱點問題也表達了關切。
東盟代表均對大國競爭特別是中美戰(zhàn)略博弈的加劇表現出擔憂。他們認為,東南亞正在成為主要大國戰(zhàn)略規(guī)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國加強了在東南亞地區(qū)的存在和互動,試圖擴大自身影響及相互制衡,大國的參與和戰(zhàn)略競爭帶來地區(qū)分化的可能。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雙邊關系,兩國如何解決彼此矛盾和沖突將決定今后幾十年的國際環(huán)境。這使得很多東盟國家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國家利益和政治立場。在中美博弈不會很快結束的情況下,東盟要花很長時間來適應,并中國—東盟關系可能面臨挑戰(zhàn)。
面對復雜局面,東盟專家學者認為,需要推行積極的防務政策和防務外交來維護地區(qū)安全。同時,各國應進一步加強互信,推動雙邊和多邊合作。他們強調,在大國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東盟需要繼續(xù)發(fā)揮中心作用,依托以東盟為主導的地區(qū)安全機制,如東盟地區(qū)論壇、東盟防長會和東盟防長擴大會等,推動地區(qū)合作。有些代表還提到東盟今年6月提出的“印太展望”,并稱這正是東盟面對新的地區(qū)現實做出的應對,因為地區(qū)主要大國不斷就地區(qū)安全架構提出各種各樣的觀點,東盟必須要在這種情況下表明自己的立場。今后東盟將采取具體行動落實這一展望,以實現地區(q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安全。
此次交流活動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探討推進中國與東盟防務智庫合作的途徑方法。近年來,中國軍方智庫以及部分從事防務安全研究的地方智庫已經與東盟多國的防務智庫開展了各種形式的交流,如學者互訪、客座研究、聯合研究等。在香格里拉對話、北京香山論壇等場合,中國與東盟防務學者也常進行交流。
2003年中國與東盟建立戰(zhàn)略伙伴關系后,雙方領導人日益重視加強防務、軍事領域合作,取得了不少進展和突破。目前,中國與東盟防務合作已經覆蓋了從高層互訪、防務磋商、軍事教育培訓到艦艇訪問、聯演聯訓、國防工業(yè)等諸多領域。2018年10月,中國與東盟十國海軍在廣東湛江附近海域舉行了首次海上聯合演習。隨著中國與東盟軍事互信及軍事合作水平的不斷提升,推進防務智庫合作走向深化恰逢其時,理成為中國與東盟防務合作不斷深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防務智庫作為各國防務部門的“大腦”,如果能夠加強合作,無疑有助于深化對彼此防務政策的認知與了解,對于增進軍事互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防務智庫學者可以就一些前沿性、前瞻性的安全問題提前展開探討,為規(guī)劃未來合作提供參考。本次交流活動中,與會代表們肯定了中國倡議舉辦中國—東盟防務智庫交流活動的重要意義,并就活動原則、機制化、議題設置等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
東盟代表對深化與中國防務智庫合作抱有較高期待,也提到了可能面臨的挑戰(zhàn)。首先,要實現中國—東盟防務智庫交流合作的機制化,需要在東盟內部官方層面達成共識。其次,東盟目前有八個對話伙伴,如與中國開展防務智庫交流,那么若其他國家提出類似要求,該如何處理,是東盟必須考慮的問題。第三,如何構建相應機制,在中國與東盟防務智庫之間進行溝通協調及就具體問題展開磋商,也會影響到合作的未來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