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東 葉秋玲
安東諾夫設計局研發(fā)的安-124遠程戰(zhàn)略運輸機(北約代號為禿鷹),仍是俄軍當前最具超強運載能力和使用最為頻繁的遠程戰(zhàn)略運輸機,是俄軍快速反應部隊實施遠程投送的重要依托,更是俄軍戰(zhàn)略遠程投送裝備的“中流砥柱”。該戰(zhàn)略運輸機可用于運輸衛(wèi)星、飛機、艦船、直升機、火車頭、坦克、導彈、橋梁等大型軍用設備,為俄軍遠程作戰(zhàn)提供了重要保證,戰(zhàn)略價值重大。
禿鷹運輸機機頭機尾均設有全尺寸貨艙門,分別向上和向左右打開,貨物能從貫穿貨艙中自由出入。機身粗大呈梨形截面,主翼為后掠下反式上單翼,翼下4個短艙內,裝有扎波羅什進步機器制造設計局研制的帶有反推力裝置的D-18T渦扇發(fā)動機,能夠產生229.5千牛的推力。機腹貼近地面,方便物資裝卸。其貨艙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艙室較為狹小,6名機組人員和1名貨物裝卸員的機組座位均設于此,另外上層艙室還可搭載88名士兵。下層主貨艙尺寸為36米(長)×6.4米(寬)×4.4米(高),載重可達150噸,起飛重量達405噸。這一指標約為美國C-17的2倍,C-5的1.25倍,安-22的1.875倍。貨艙前后艙門采用液壓裝置開閉,分別可在7分鐘和3分鐘內打開。貨艙頂部裝有2個起重能力為10噸的吊車,地板上還另有2部牽引力為3噸的絞盤車。由于貨艙空間很大,禿鷹運輸機能夠運載普通飛機機身、化工廠塔件等大型貨物。起落架為前三點式,采用24個機輪。機載設備包括氣象雷達、導航雷達、衛(wèi)星導航儀、4套慣性導航裝置、大型移動地圖顯示器及大型雷達屏。此外,禿鷹運輸機充分考慮了用于民航運輸時的適航性,噪音特性符合國際民航組織的噪音標準,而且還安排有廁所、洗澡間、廚房和2個休息間,遠程飛行時飛行員可以得到較好的休息。
禿鷹運輸機擁有800千米/小時的巡航速度和865千米/小時的最大速度,在120噸載荷下航程可以達到5400千米,如攜帶40噸貨物,其航程可達11900千米。禿鷹運輸機服役之后,充當了蘇聯(lián)遠程運輸航空兵的絕對主力,同時創(chuàng)造了載重171.219噸物資、飛行高度10750米、連續(xù)飛行20151千米而沒有進行一次加油等20多項國際航空聯(lián)合會承認的世界飛行記錄。
禿鷹運輸機已經飛了30多年,這些技術指標目前依然是運輸機中的佼佼者,綜合實力世界第一,至今仍在俄空軍充當絕對主角,保證了俄軍具備強大的遠程投送能力。
禿鷹運輸機以其強大的技術性能在眾多領域都發(fā)揮了關鍵作用,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其地位至關重要。1994年,在聯(lián)合國主導的干預盧旺達內戰(zhàn)的“綠松石行動”中,由于法國沒有巨型運輸機,無法運輸重型裝備,只好求助于俄空軍。俄空軍在收下法國支付的數千萬美元后,動用10架禿鷹運輸機,僅飛行48架次,就向扎伊爾和吉布提運輸了2600噸軍事裝備和4000名法國軍人。
禿鷹遠程戰(zhàn)略運輸機的生產線
禿鷹遠程戰(zhàn)略運輸機近景
禿鷹遠程戰(zhàn)略運輸機的駕駛艙
禿鷹遠程戰(zhàn)略運輸機發(fā)動機
禿鷹遠程戰(zhàn)略運輸機在運送卡車
禿鷹遠程戰(zhàn)略運輸機在運送戰(zhàn)車
2015年9月—2016年1月,俄羅斯空軍用10架禿鷹大型戰(zhàn)略運輸機,任務起降280架次,向敘利亞空運了13800噸作戰(zhàn)物資,為俄軍赴敘利亞作戰(zhàn)提供了關鍵保障。美國情報機關透露,從2015年9月7日開始,他們在俄軍作戰(zhàn)行動開始的前10天就跟蹤到總計近20架次禿鷹運輸機飛入敘利亞,這意味著有3000噸軍用物資被送入該國。俄軍通過海運和戰(zhàn)略空運,在10多天時間內就向敘利亞部署了2000余人的地面作戰(zhàn)部隊,包括裝備T-90A主戰(zhàn)坦克、BMP-3步兵戰(zhàn)車、BTR-80輪式步戰(zhàn)車、OT72噴火坦克、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等,規(guī)模大約相當于1個合成的摩步團。至9月22日,俄軍部署到敘利亞的戰(zhàn)機增加到了28架,包括4架蘇-30SM多用途戰(zhàn)斗機、4架米格-31截擊機、12架蘇-25攻擊機,以及數架武裝直升機。4架禿鷹運輸機從新西伯利亞國際機場起飛,一次就向敘利亞運送了4架米-8AMTShV直升機和12架米-24P武裝直升機??梢哉f,禿鷹運輸機的強大戰(zhàn)略力量投送能力,為俄實施中東戰(zhàn)略提供了關鍵底氣。俄羅斯其實并沒有多少禿鷹運輸機,在敘利亞作戰(zhàn)期間所表現(xiàn)出來的強大戰(zhàn)略運輸能力,只通過10架禿鷹和若干伊爾-76運輸機就做到了。
2015年11月27日,俄羅斯為回應被土耳其擊落蘇-24戰(zhàn)斗機事件,緊急向敘利亞部署S-400防空導彈系統(tǒng)。這一次又是禿鷹運輸機首當其沖,因S-400防空導彈所使用的底盤為MAZ-7910輪式重型越野車,該大型越野車只能通過禿鷹來運輸。最終,數架禿鷹運輸機裝載了1個營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tǒng)。
此外,禿鷹運輸機曾經還運送過歐洲的阿麗亞娜運載火箭和國際空間站的組件,把1架圖-204客機的機身部分從烏里揚諾夫斯克運至西伯利亞,把阿聯(lián)酋50多噸黃金空運到瑞士,采取長途低空飛行方式為澳大利亞運送過長頸鹿。2002年,龐巴迪公司租用了禿鷹運輸機,將Movia 456型列車,也就是廣州的地鐵二號線列車,從德國飛越千山萬水運到廣州,首開戰(zhàn)略運輸機運載地鐵車廂的先河。2011年日本大地震中,禿鷹運輸機還從德國向日本空運了一臺大型混凝土泵,用以拯救福島核反應堆。2017年,禿鷹運輸機把40年前被劫持的一架漢莎公司波音737-200飛機機身從巴西運回德國弗里德里希港。禿鷹可謂,軍用民用,盡顯身手!
目前,俄羅斯總共擁有36架禿鷹運輸機,其中16架歸俄羅斯空天軍遠程航空兵所有,另外20架分屬俄羅斯國防部的航空公司和伏爾加-第聶伯航空貨運公司。這些飛機生產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到21世紀初,雖然性能并不落后,仍有較長的剩余壽命,但數量略顯不足。長期以來,俄羅斯一直嘗試恢復禿鷹運輸機的生產能力,但計劃并不順利。
首先,恢復生產禿鷹運輸機必須解決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蘇聯(lián)解體后,安東諾夫設計局歸屬烏克蘭所有,后改組為安東諾夫航空科學技術聯(lián)合體,現(xiàn)為烏克蘭國防工業(yè)公司的一部分。由于禿鷹運輸機由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烏克蘭長期堅持對禿鷹運輸機的完全知識產權。但由于禿鷹運輸機研發(fā)生產涉及蘇聯(lián)其他航空工業(yè)機構,而且其生產線位于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俄羅斯對于烏克蘭的主張予以拒絕。2008年1月,烏克蘭工業(yè)政策部宣布,烏克蘭和俄羅斯計劃成立一個聯(lián)合工作組,負責制定解決禿鷹運輸機知識產權問題的方案。雙方就這一問題的商談于2008年1月16日在莫斯科舉行,俄羅斯代表指出,已經準備好一份為恢復禿鷹運輸機的批量生產而調解知識產權的俄烏政府間的協(xié)議草案,雖經俄羅斯各部門批準,但烏方認為該草案與其法律相抵觸,最終未能實施。2016年,安東諾夫航空科學技術聯(lián)合體曾公開表示拒絕授予俄羅斯使用禿鷹運輸機的權利。盡管俄羅斯對來自烏克蘭的反對不予理睬,但這仍是禿鷹運輸機恢復生產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禿鷹遠程戰(zhàn)略運輸機恢復生產比較困難
其次,缺少合適發(fā)動機是恢復生產禿鷹運輸機的第二個“攔路虎”。俄羅斯航星-SP工廠曾生產過36架禿鷹運輸機,其生產工作一直持續(xù)到2004年4月。目前,俄羅斯航星-SP工廠內還封存有3架仍未完工的禿鷹運輸機,這些飛機之所以難以交付,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可用的發(fā)動機。禿鷹運輸機所采用的D-18T渦扇發(fā)動機由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生產,俄羅斯沒有該型發(fā)動機的完善技術資料和生產線,因此難以復產。目前,俄羅斯計劃在圖-160轟炸機采用的NK-321發(fā)動機的核心機基礎上研發(fā)一種大涵道比發(fā)動機,以解決禿鷹運輸機的動力問題。但即便這一計劃能順利進行,5年內也難以實現(xiàn)新型發(fā)動機的大規(guī)模生產。因此,禿鷹運輸機即便繼續(xù)生產仍將面臨難以完工的窘境。
再次,俄羅斯并沒有生產大型戰(zhàn)略運輸機的技術。20世紀90年代末,蘇霍伊設計局曾經啟動過KR-860祖國之翼大型客機的設計工作。作為一種全新的遠程寬體客機,KR-860的各項指標甚至超過空中客車A380,特別是其起飛重量可達600噸級。因此,一旦該機研制成功,不但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客機,而且還會大幅提升俄羅斯在大型飛機領域的研發(fā)生產能力。然而,由于該機在技術水準上嚴重超出俄羅斯的航空工業(yè)技術標準,最終導致該機研發(fā)流產。此外,KR-860也沒有配套的俄羅斯國產發(fā)動機可用,該機預定的發(fā)動機為普拉特·惠特尼的PW4168A或通用電氣的CF6,大型飛機的發(fā)動機仍是俄羅斯航空工業(yè)必須攻克的關鍵問題。
雖然俄羅斯航空工業(yè)已經做好復產禿鷹運輸機一類遠程重型飛機的部分準備,但俄羅斯根本不具備完全依靠自身技術完成400噸級以上運輸機的生產能力。所以,禿鷹運輸機能否重新生產仍然困難重重,前景渺茫。
責任編輯:葛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