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蘇末,江蘇南通作協(xié)會員,教育工作者,作品發(fā)表于《詩刊》《星星》《青年文摘》《黃河三峽文藝》等報刊。入圍第八屆“詩探索·中國紅高粱詩歌獎”。
潭門鎮(zhèn)漁港走筆
船帆密集
藍白色船身呼應著海洋
桅桿上旗幟鮮紅,是鼓舞
也是來自大海的聲聲召喚
沒有弄潮兒,海是寂寞的
沒有一艘艘船的橫渡和探尋
海,空懷這茫茫無用的美麗與富庶
于是,我們反復進入蔚藍
去未知的誘惑深處,披染上海水的味道
颶風、大浪、礁石……危途在前
撒網(wǎng)的人只是一朵浪花
卻無畏地拖曳了整片大海,撲向天邊
……起風了,漲潮了
無數(shù)鷗鳥的翅膀,載著靈魂歸來
無數(shù)條船,從迷霧般的遠方
不可測的風暴深處,負著命運歸來
當我們卸下一筐筐魚、蝦、蟹……
被壓沉的船身陡然輕了
漁民的腰身終于直了
漁港敞開胸懷,擁抱了大海的氣息
寫給月亮灣
大自然的沙漏,無意中
錯傾了大把細沙
鋪展出眼前金色的、誘人的時間平面
它的空曠,被人類理解為一種寬容
我們赤裸雙足,深入遲緩的此刻
或是模仿理想主義者
堆出虛擬的城堡
一顆椰子從旁邊經(jīng)過,還沒來得及抓住它
就順流漂向了遠處
一群女孩迎著潮水揮動手臂
年輕的呼喊聲,很快被海風吹走
我們站上礁石,于永恒流逝中
確認自己的存在
海浪一陣陣撲過來,帶走了所有的沙粒
帆
帆的形象,來源于我們對海的熱望
它依賴心的桅桿升起
往翅膀里灌滿風
便可馳縱于胸懷一樣遼闊的海域
在海南
我看到許多這樣的帆,被海呼喚
被海的茫闊不斷修正
成為一支箭矢,銳意而去
箭矢的方向,是遙遠的水天相接處
它以涌動的無窮托舉我,接納我
作為一個小小的句點
我進入到省略號的無限意義中……
浪? 花
一朵還是一簇,有什么不同呢
都是在不斷奔赴,不斷摔碎自己
人潮涌動,我們越走越快
浪花一樣喧囂
甚至來不及看一眼
不小心掉在岸邊的事物
它們留在風中,埋在土里
或者坍塌在頑童壘起的沙堡下面
礁? 石
海有澄明的藍色,沙灘有
浮世的金色,都為人們喜愛和贊美
而礁石,只有突兀的、沉默的
被日復一日損耗的黑
躍過淺水,在一塊礁石上蹲身細察
它的罅隙里,活動著小蟹、貝類、螺獅……
也依附著油綠的海菜和苔蘚……
竟有這么多鮮活的東西
藏身于這樣的黑,且盤桓不去
碼頭上的漁民
卸下許多龍蝦、扇貝、海螺……
他們膚色黧黑,也寡言、堅毅
和眼前的礁石一起
每日被海水淘洗、消耗,又
不斷地,被大海賦予更多的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