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曉軍
[摘要] 目的 討論液基超薄細胞檢測技術(Thin-Cytologic Test TCT)結合TBS系統(tǒng)(TBS)檢測宮頸涂片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8年6—12月期間在該院婦科門診就診的597例患者并實施TCT和TBS檢測的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以TCT檢查后存在異常的患者進行陰道鏡下宮頸取材進行病理學檢查。 結果 597例患者涂片經(jīng)檢查,出現(xiàn)異常的320例涂片中,陰道鏡活檢234例,活檢率為73.12%, TCT與陰道鏡病理學檢查結果符合率分別為HSIL93.33%,LSIL71.42%, SCC100.00%(χ2=3.205,P=0.326),兩種檢測方式相關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后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TCT結合TBS系統(tǒng)檢測宮頸涂片并配合陰道活檢在對子宮頸癌病變前期具有一定的篩查和診斷意義。
[關鍵詞] 液基超薄細胞檢測技術;TBS系統(tǒng);宮頸涂片
[中圖分類號] R73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9(c)-003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in-Cytologic Test TCT combined with TBS system (TBS) in detecting cervical smear. Methods A total of 597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CT and TBS in our gynaecological outpatient clinic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8 were enrolled as subjects of this study. Colposcopy was performed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ities after TCT examination lower cervix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597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mear examination, 320 of the smears were abnormal, 234 were colposcopy biopsies, and the biopsy rate was 73.12%.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CT and colposcopy pathology was HSIL93.33%, LSIL71. 42%, SCC100.00%(χ2=3.205, P=0.326), the data of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showe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after statistical calculation (P>0.05). Conclusion TCT combined with TBS system for detecting cervical smear combined with vaginal biopsy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in the early stage of cervical cancer.
[Key words] Liquid-based ultrathin cell detection technology; TBS system; Cervical smear
隨著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以及工作環(huán)境的改變,宮頸癌作為女性特有的惡性疾病,其發(fā)生率呈逐漸上升趨勢的,目前臨床對于該病的治療有著成熟的治療方案,并且臨床指出,疾病發(fā)現(xiàn)的越早,其治療有效率和生存率就越高,因此有效的診斷方法對患者來講至關重要。在既往的檢測方法中以巴氏涂片為主,但是在其實際應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假陰性率相對較高,對診斷和治療造成了影響,隨著臨床檢驗方法的不斷進展,宮頸液基細胞技術逐漸應用于臨床,同時結合了TBS系統(tǒng)進行了細胞病理學分類,有研究指出,其有效的提升了細胞診斷學的敏感性和準確率,為了進一步驗證該方法的臨床應用有效性,該次研究隨機選取2018年6—12月期間在長春市中心醫(yī)院婦科門診就診的597例患者并實施TCT和TBS檢測的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對其實施了TCT結合TBS系統(tǒng)檢測宮頸涂片,觀察其具體應用情況,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在該院婦科門診就診的597例患者并實施TCT和TBS檢測的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患者年齡35~68歲,平均(51.5±0.5)歲,所有患者均存在性生活史?;颊邔τ谠摯窝芯績热菀约把芯糠椒ň獣悦鞔_,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理論委員會批準。
1.2? 標本采集和制作
使用消毒棉球取宮頸表面分泌物,然后使用頸管刷插入宮頸管內,并按照順時針順序圍繞宮頸旋轉3~4圈,然后將頸管取出,并放在存有Thinprep保存液瓶中進行攪拌,然后進行漂洗,將蓋子處置好待檢。將取好的標本放置在Thinprep程控超薄檢測系統(tǒng)內進行自動檢測,檢測后由病理醫(yī)生出示病理報告。
1.3? TCT報告內容以及標準
(1)樣本滿意度:細胞量≥40%為滿意,<40%視為基本滿意,是否存在化生細胞和頸管細胞。(2)病原體項目:是否存在念珠菌、滴蟲、線索細胞、HPV感染以及皰疹病毒。(3)紅細胞和炎細胞評價情況:觀察標本中是否存在紅細胞以及是否同時伴有輕度、中度和重度炎癥。(4)對細胞改變存在描述性診斷,并采用TBS分類進進行病理學診斷標準如下:①陰性:細胞在正常標準范圍內以及良性細胞;②鱗狀上皮細胞異常:其中包括不典型鱗狀細胞(ASC)和鱗狀上皮內病變(SIL)以及鱗狀細胞癌(SCC),其中SIL中包括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和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③腺細胞異常:其包括不典型腺細胞(ASG)、傾向于腫瘤的不典型腺細胞以及宮頸管原位癌(AIS);④腺癌。
1.4? TCT檢查
包括ASC以上病變的結果異?;颊?,在陰道鏡檢查下進行多點活檢,并對其進行病理診斷。
1.5? 統(tǒng)計方法
對于該次調查中的數(shù)據(jù)將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應用(x±s),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597例患者涂片經(jīng)檢查,出現(xiàn)異常的320例涂片中,陰道鏡活檢234例,活檢率為73.12%, TCT與陰道鏡病理學檢查結果符合率分別為HSIL93.33%,LSIL71.42%, SCC100.00%(χ2=3.205,P=0.326),兩種檢測方式相關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后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液基超薄細胞檢測技術(Thin-Cytologic Test TCT)結合TBS系統(tǒng)檢測是基于巴氏涂片之后應用,臨床應用頻率較高的一種檢測方法。宮頸以及陰道細胞學中診斷的準確性主要與以下3個環(huán)節(jié)有關系,即為標本的采集,染色技術以及閱片的嚴格程度。在過去的60多年中,應用巴氏涂片可明顯降低宮頸癌的病死率,但是在臨床應用過程中自上述3個環(huán)節(jié)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涂的不均勻、圖片厚以及染色不理想等情況。TCT制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擬補了巴氏涂片技術的缺陷型,能夠將所有采集的標本保留下來,也能夠將上皮細胞和血液雜質、黏液等雜質的進行分離,制成之后的薄層涂片細胞結構清晰、成分齊全,并且背景干凈,比較容易辨認不正常的上皮細胞。有相關研究表明,應用TCT能夠有效的提高宮頸異常細胞檢出率,并可減少假陰率的60%,在該次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597例患者涂片經(jīng)檢查,出現(xiàn)異常的320例涂片中,陰道鏡活檢234例,活檢率為73.12%, TCT與陰道鏡病理學檢查結果符合率分別為HSIL93.33%,LSIL71.42%, SCC100.00%(χ2=3.205,P=0.326),兩種檢測方式相關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后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病變程度越高,與張加露TBS細胞病理學和組織病理學診斷具有一定的一致性,TCT的敏感性也相對較高,活檢率為74.06%, TCT與陰道鏡病理學檢查結果符合率分別為HSIL92.89%,LSIL71.42%, SCC100.00%,兩種檢測方式相關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學計算后顯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一致,表明該研究結果可靠。
綜上所述,液基超薄細胞檢測技術(TCT)結合TBS系統(tǒng)檢測宮頸涂片并配合陰道活檢在對子宮頸癌病變前期具有一定的篩查和診斷意義,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鄭寶文, 梁小曼, 陳從德. 廣東省農(nóng)村婦女宮頸癌篩查99573例宮頸液基細胞學標本TBS篩查結果分析[J].廣東醫(yī)學, 2018, 39(8):99-102.
[2]? 邱奇. 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2400例病理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7,11(20):70-71.
[3]? 瑪依拉·卡米力江,哈麗丹·熱依木,阿麗葉古麗·艾皮熱木,等.宮頸癌發(fā)生與血漿RelB和PSMD10蛋白質表達調控的關系及臨床意義[J].醫(yī)學研究雜志, 2017 ,46 (5) :28-31
[4]? 吳媛,凌靜,譚潔,等.剖宮產(chǎn)術后子宮瘢痕部位妊娠30例臨床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6,29(15):182-183.
[5]? 顧彩瓏,王玉萍,黨秋紅,等.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測診斷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7,(9):102-103.
[6]? 紀麗君,鄒玉蘭,石成霞,等.宮頸刮片TBS分類異常400例配合陰道鏡在宮頸癌篩查中的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8, 28(6下旬刊):2916-2917.
[7]? 羅曉敏,宋莉,吳久玲,等.中國農(nóng)村婦女宮頸癌檢查項目2012和2013年上報數(shù)據(jù)結果分析[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16,50(4):346-350.
[8]? 楊文蕾,田甜,萬德芝,等.中國3省婦女宮頸癌防治知信行現(xiàn)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7,33(10):876-880.
[9]? 李彥,喬森,劉研,等.健康體檢者與婦科門診患者及宮頸癌患者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型分布特點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0):2344-2347.
[10]? 呂江濤,周德平,楊君,等.兩種HPV檢測方法在宮頸癌篩查中準確性比較的Meta分析[J].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2017, 26(2):91-95.
[11]? 黃愛華.高危型HPV檢測及TCT檢查在宮頸癌篩查中的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2):63-64.
[12]? 侯貴明.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檢測聯(lián)合細胞學檢查進行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篩查的臨床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9,29(4):109-110.
[13]? 李秋香,閆雷 宮頸刮片聯(lián)合陰道鏡檢查在農(nóng)村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8):142-144.
[14]? 張加露.女性宮頸病變TCT及TBS檢測的結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8,12(5中旬版):37-38.
(收稿日期:2019-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