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磊 安峰文 彭少偉 盧 昊 李 軍 李會建 張金慶
(1 山東華特磁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東 濰坊 262600) (2 山東省磁力應用技術裝備重點實驗室 山東 濰坊 262600)
國內(nèi)多個黃金主產(chǎn)區(qū),經(jīng)過幾十年的排放積累,尾礦庫占據(jù)著大量寶貴的土地資源,尾礦中殘留的選礦藥劑還會對周邊土壤、空氣、植被、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地勢較高的尾礦庫對下游居民的生命和財產(chǎn)構成安全隱患[1~3]。
選礦廠通常采用以下幾種措施來實現(xiàn)對尾礦庫的維護或再利用:①采用加固壩堤、覆土植被的方式來保證尾礦庫安全;②將黃金尾礦篩分,細泥排尾、中細砂用作建材;③將黃金尾礦回填至礦山的采空區(qū)。這些改造措施均存在綜合利用程度和利用價值較低的問題[4~5]。
黃金礦石選礦一般采用破碎、磨礦、分級、浮選的流程,載金硫化礦物絕大部分被選出。尾礦中主要礦物成份為石英、長石、方解石,以及少量的機械鐵、氧化鐵、氧化鈦、硅酸鐵、硫化鐵等雜質[6~7]。黃金尾礦粒度范圍一般為-0.074 mm 50%~70%,粒度較均勻,含有少量的細泥,主化學成分SiO2含量為66%~76%,K2O+Na2O為7%~12%、Al2O3含量為10%~16%,主要雜質Fe2O3含量為1%~3%、TiO2含量為0.1%~0.3%、CaO含量為0.12%~1.0%,黃金尾礦1 200 ℃白度結果為5%~20%。不同的選礦廠產(chǎn)出的尾礦成份存在一定差異,部分尾砂SiO2含量較高、或含有鋰輝石、絹云母等,大部分屬于長石-石英型偉晶巖礦類型,具有一定的再利用價值[8~11]。
筆者以山東煙臺地區(qū)浮選黃金尾礦為研究對象,通過多次試驗探索,選擇篩分、脫泥、重選、弱磁選、強磁選等聯(lián)合選礦工藝流程,最終產(chǎn)出長石精礦、黃金粗精礦、鐵精礦、建筑砂、水泥或陶瓷骨料、建材砂等產(chǎn)品,該工藝流程可提高廢棄浮選黃金尾礦的綜合利用率,同時減少尾礦庫容并創(chuàng)造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12]。
試樣取自山東煙臺某黃金選礦廠,取樣地點為選廠尾礦溢流和尾礦庫。原礦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和表2;礦物組成分析見表3和表4。
表1 溢流尾礦多元素分析結果(%)
表2 尾礦庫樣品多元素分析結果(%)
表3 溢流尾礦礦物組成及相對含量(%)
表4 尾礦庫樣品礦物組成及相對含量(%)
由多元素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該黃金尾礦屬于低品位鉀鈉長石類型,主要有害元素為鐵、鈦、鈣,含有少量硫化物。由礦物組成分析結果可知,該金尾礦屬于長石-石英偉晶巖類型,主要雜質為褐鐵礦、鈦鐵礦、綠簾石、輝石等含鐵礦物,主要有價礦物為長石和少量的機械鐵及自然金等。
表5 溢流尾礦粒度分析結果
對選礦廠溢流的尾礦樣和尾礦庫礦樣分別進行+0.370、-0.370+0.150、-0.150+0.074、-0.074+0.043、-0.043 mm五個粒級的粒度篩分分析,考察了各粒級的產(chǎn)率,對各粒級中的SiO2、Al2O3、K2O、Na2O、Fe2O3、TiO2含量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見表5和表6。
表6 尾礦庫粒度分析結果
選廠溢流尾礦樣品中,+0.370 mm粗粒和-0.043 mm細泥分別占16.76%和28.38%,主元素成分鉀鈉硅鋁在-0.370+0.043 mm粒級含量高于+0.370 mm粗粒和-0.043 mm細泥,有害雜質Fe2O3、TiO2呈均勻分布。-0.043 mm細泥中的雜質呈微細粒存在,+0.370 mm粗粒中的雜質呈連生體存在,-0.370+0.043 mm中粒級的雜質解離度較好,但還有部分呈包裹體存在。雜質在粗、中、細粒均勻分布的原礦性質直接影響到長石精礦品質的提高。
尾礦庫樣品中+0.370 mm粗砂產(chǎn)率為23.62%,高于選廠溢流樣品;-0.043 mm細泥產(chǎn)率為8.16%,低于選廠溢流樣品;主元素鉀鈉硅鋁在-0.150+0.043 mm粒級含量高于+0.370 mm粗粒和-0.043 mm細泥,F(xiàn)e2O3、TiO2等雜質含量較溢流尾礦高,這是因為尾礦在排放至尾礦庫時受沖積作用力,大顆粒礦物及比重大的礦物優(yōu)先沉積。
參考黃金尾礦兩種礦樣的性質,本試驗研究主要內(nèi)容包括:①原礦強磁選除雜試驗;②脫泥+磁選除雜試驗;③篩分+磁選除雜試驗;④篩分+脫泥+磁選試驗;⑤篩分+脫泥+分級磁選試驗;⑥篩分+脫泥+重選+磁選試驗;⑦篩分+脫泥+重選+分級磁選試驗;⑧全流程試驗。分別對比不同的選礦工藝流程對兩份礦樣的選別效果。
2.2.1 原礦強磁選除雜試驗
煙臺地區(qū)黃金選礦廠經(jīng)破碎、磨礦、浮選后尾礦粒度一般為-0.074 mm占50-60%,粒度較均勻,粗砂量較少,含有一定量的細泥,采用強磁選分選出合格長石精礦產(chǎn)品,可降低尾礦排放量并增加選廠經(jīng)濟效益。選擇板式強磁選機和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對選廠溢流尾礦和尾礦庫樣品分別進行除雜試驗,主要目的是通過強磁選去除褐鐵礦、鈦鐵礦、綠簾石、輝石、云母等染色含鐵鈦雜質,以提高主產(chǎn)品長石精礦的品質。
表7 原礦強磁選除雜試驗結果
兩份礦樣配制礦漿濃度為25%,經(jīng)1.0 T板式磁選機、1.1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1.4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三次強磁選,工藝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7。
圖1 原礦強磁選除雜試驗流程
溢流尾礦樣經(jīng)強磁選除雜流程后,1 200 ℃白度結果由8.62%提高為20.63%;尾礦庫樣1 200 ℃白度結果由10.87%提高為24.16%。試驗結果說明強磁除雜流程適用于此類黃金尾礦,但此流程所得精礦產(chǎn)品的白度過低,市場應用價值不大。影響因素主要有礦樣中存在過粗及過細顆粒,其存在的褐鐵礦、鈦鐵礦、綠簾石、輝石、云母等雜質較難去除,應進一步改善流程以提高長石精礦白度。
2.2.2 脫泥+磁選除雜試驗
試驗中發(fā)現(xiàn),細泥中含褐鐵礦、鈦鐵礦、綠簾石、輝石、云母等染色雜質,且較難去除,嚴重影響長石精礦的白度,故采用脫泥斗分別去除200目、250目、300目細泥,粗粒級黃金尾礦進行磁選試驗,工藝流程見圖2,試驗結果見表8。
表8 脫泥+磁選除雜試驗結果
圖2 脫泥+磁選除雜試驗流程
兩份試樣經(jīng)200目、250目、300目脫泥后經(jīng)1.0 T板式磁選機、1.1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1.4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三次強磁除雜流程。結果表明:黃金尾礦粒度越細,長石精礦的產(chǎn)率越高,白度越低,長石精礦的白度與物料中的SiO2含量有關,SiO2含量越高,長石精礦的白度越高。與不脫泥直接磁選除雜相比,脫泥后磁選的選礦工藝有利于提升長石精礦品質。
圖3 篩分+磁選除雜試驗流程
2.2.3 篩分+磁選除雜試驗
兩份礦樣以20目(0.80 mm)篩選出粗粒砂,篩下產(chǎn)品配成25%的礦漿濃度,分別經(jīng)1.1 T板式磁選機+1.1 T立環(huán)磁選機+1.4 T立環(huán)磁選機三次強磁選除雜流程,工藝流程見圖3,試驗結果見表9。
表9 篩分+磁選除雜試驗結果
由表9可知,溢流尾礦中+20目粗砂含量較少,尾礦庫樣中+20目粗粒砂較多。這部分粗砂最大粒徑可達2~5 mm,易造成磁選介質的堵塞而影響生產(chǎn)并產(chǎn)生磁尾帶料多的現(xiàn)象。試驗結果表明,原礦篩分去除粗砂對于提升長石精礦品質的效果不明顯,但為避免粗顆粒造成磁選機介質的堵塞,應預先篩分去除。
2.2.4 篩分+脫泥+磁選除雜試驗
溢流尾礦和尾礦庫樣分別先以20目(0.80 mm)去除粗砂,以脫泥斗脫除300目(0.050 mm)以下細泥質,經(jīng)1.1 T板式磁選機、1.1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1.4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3次強磁除雜對比篩去粗粒和脫除細粒后的樣品除雜效果。工藝流程見圖4;試驗結果見表10。
表10 篩分+脫泥+磁選試驗結果
圖4 篩分+脫泥+磁選試驗流程
兩份尾礦樣經(jīng)篩分+脫泥+強磁選除雜后,F(xiàn)e2O3、TiO2等雜質含量明顯降低,白度分別提高至39.65%和42.46%,說明去除粗粒級和細泥的物料再經(jīng)磁選除雜流程,能有效提高長石精礦的品質。試驗發(fā)現(xiàn),強磁選除雜時,黃金尾礦的粒度范圍對長石精礦品質有較大影響,故進行不同粒級黃金尾礦相同磁選條件下的對比試驗,以確定合適的入選物料粒度范圍。
2.2.5 篩分+脫泥+分級磁選試驗
溢流尾礦和尾礦庫樣分別先以20目(0.80 mm)去除粗砂,以脫泥斗脫除300目(0.050 mm)以下細泥質,以80目、160目篩分出-20+80目、-80+160目和-160+300目三種粒度產(chǎn)品,再分別經(jīng)1.1 T板式磁選機、1.1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1.4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三次強磁流程,對比不同粒度條件強磁選除雜效果。工藝流程見圖5,試驗結果見表11和表12。
表11 溢流尾礦篩分+脫泥+分級磁選試驗結果
表12 尾礦庫樣篩分+脫泥+分級磁選試驗結果
圖5 篩分+脫泥+分級磁選試驗流程
試驗表明:溢流尾礦和尾礦庫樣在分級磁選時,-20+80目和-80+160目兩種粒級雜質去除效果均優(yōu)于-160+300目細泥級,-20+80目和-80+160目長石精礦的白度也相應地高于-160+300目。這是因為細粒級中氧化鐵、氧化鈦呈細粒或包裹體賦存,不易吸附在立環(huán)磁選機的介質表面。
溢流尾礦和尾礦庫樣中含有少量浮選金時殘留的硫化礦物,主要以硫鐵礦為主,其分子式為FeS2,比磁化率極低,常規(guī)強磁選難以去除,導致長石精礦中含鐵超標。一般情況下金尾礦中含有0.1 g/t左右的金,以硫鐵礦為主要載體。其次含有少量破碎、磨礦時產(chǎn)生的機械鐵。而尾礦庫樣受沖積作用力,比重大的機械鐵和載金硫化鐵的含量要高于選廠溢流尾礦樣。從綜合利用與提高長石精礦品質等方面考慮,應在磁選前以重力選礦方式提前回收機械鐵和載金硫鐵礦物。
2.2.6 篩分+脫泥+重選+磁選試驗
圖6 篩分+脫泥+重選+磁選試驗流程
溢流尾礦和尾礦庫樣分別先以20目篩出粗砂,再進脫泥斗去除300目以下細泥質,以25%的礦漿濃度先經(jīng)螺旋溜槽選出比重較大的機械鐵和載金黃鐵礦,溜槽輕產(chǎn)物再經(jīng)1.1 T板式磁選機、1.1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1.4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三次強磁除雜流程,考察增加重選流程后對長石精礦各項指標的影響。試驗工藝流程見圖6,試驗結果見表13。
表13 篩分+脫泥+重選+磁選試驗結果
圖7 篩分+脫泥+重選+分級磁選試驗流程
與無重選除雜流程相比,螺旋溜槽選出密度較大的機械鐵和硫化鐵后,溢流尾礦的長石精礦白度由39.65%提高到44.16%,尾礦庫樣所得長石精礦白度由42.46%提高到46.51%。說明去除硫鐵礦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長石精礦的品質,溜槽選出的重礦物中所含的強磁性機械鐵和磁鐵礦,可采用弱磁選機分選提純,所含硫鐵礦可采用重選進行分離。
2.2.7 篩分+脫泥+重選+分級磁選試驗
選礦廠尾礦溢流和尾礦庫樣分別先經(jīng)20目篩分和脫泥斗脫去-300目細泥,再以螺旋溜槽選出重礦物,重選后的輕產(chǎn)物經(jīng)1.1 T板式磁選機、1.1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兩次除雜后,以160目標準篩分將礦樣分為-20+160目和-160+300目兩種粒級試驗樣,其中-20+160目粗中粒樣經(jīng)1.4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除雜,-160+300目經(jīng)1.4 T電磁漿料進行除雜,主要對比分級磁選與常規(guī)磁選的不同效果。工藝流程見圖7,試驗結果見表14。
表14 篩分+脫泥+重選+分級磁選試驗結果
兩份礦樣經(jīng)篩分+脫泥+重選+分級磁選流程后,-20+160目和-160+300目兩個粒級產(chǎn)出的精礦產(chǎn)率均高于不分級磁選。采用立環(huán)高梯度強磁選機選別粗粒級,選擇電磁漿料強磁選機分選細粒級,可分別有效地去除粗粒級物料和細粒級物料中的氧化鐵、氧化鈦雜質,所得長石精礦品質均優(yōu)于不分級磁選,取得了更優(yōu)的選礦指標。
2.2.8 全流程試驗
選礦廠尾礦溢流和尾礦庫兩份試樣在入選粒度、礦漿濃度、磁選場強、重選+弱磁選、分級磁選等條件均確定后,分別做最后的全流程試驗。采用20目篩分粗粒砂-脫泥斗脫除-300目細泥,螺旋溜槽、CTB弱磁選機、搖床分選機械鐵和載金硫鐵礦,采用1.1 T板式強磁選機、1.1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二次除雜然后長石精礦進行分級,-20+160目中粒級經(jīng)1.4 T立環(huán)高梯度磁選機,-160+300目細粒級經(jīng)1.4 T電磁漿料機強磁選除雜,試驗工藝流程見圖8,試驗結果見表15和表16。
表15 溢流尾礦全流程試驗結果
圖8 金尾礦全流程試驗工藝流程
溢流尾礦經(jīng)全流程試驗可得含金12.35 g/t的金精礦和TFe含量65.58%的鐵精礦,粗粒長石精礦白度達到52.85%,細粒長石精礦白度為43.37%,達到合格陶瓷原料標準。同時產(chǎn)出粗砂、細泥和總磁尾三種產(chǎn)品。
尾礦庫樣全流程試驗可得含金16.18 g/t的金精礦和TFe含量66.42%的鐵精礦,因細泥含量少于溢流尾礦,長石精礦的產(chǎn)率高于溢流尾礦樣。粗細粒長石精礦的白度為54.19%,細粒長石精礦白度為46.05%,長石精礦白度高于溢流尾礦樣。達到合格陶瓷原料標準。同時產(chǎn)出粗砂、細泥和總磁尾三種產(chǎn)品。
1)黃金浮選尾礦中常有長石、石英、自然金、硫鐵礦、磁鐵礦等有價礦物,另有機械鐵、氧化鐵、氧化鈦、硅酸鐵、硫化鐵等雜質。其中選廠溢流尾礦中粗砂少,含泥率高,尾礦庫樣受沖積作用力,其所含的機械鐵、磁鐵礦、硫鐵礦、粗砂等高于溢流尾礦,含泥率則相對較低。
2)依據(jù)煙臺地區(qū)黃金浮選尾礦的特性,采用“篩分、脫泥、重選、弱磁選、分級強磁選除雜”聯(lián)合選礦流程,可分選出+20目建筑用粗砂、-300目陶瓷骨料或水泥原料細泥、作建材砂用的磁尾砂、合格的鐵精礦和金精礦、陶瓷級中細長石精礦等多種產(chǎn)品。
表16 尾礦庫樣全流程試驗結果
3)選廠溢流尾礦經(jīng)聯(lián)合選礦工藝流程,可分選出產(chǎn)率為1.19%的粗粒砂、產(chǎn)率為23.65%的細泥和產(chǎn)率為15.48%的磁尾砂;含金12.35 g/t的金精礦和TFe品位為65.58%的鐵精礦,產(chǎn)率分別為42.27%和17.06%以及白度分別為52.85%和43.37%的長石精礦。
4)尾礦庫樣經(jīng)聯(lián)合選礦工藝流程,可分選出產(chǎn)率為3.22%的粗粒砂、產(chǎn)率為4.31%的細泥和產(chǎn)率為14.82%的磁尾砂;含金16.18 g/t的金精礦和TFe品位為66.42%的鐵精礦,產(chǎn)率分別為60.73%和16.45%以及白度分別為54.19%和46.05%的長石精礦。
5)依據(jù)伴生礦物不同,還可通過磁選+浮選流程產(chǎn)出白云母、石英等產(chǎn)品。該聯(lián)合選礦工藝流程可達到尾礦零排放及二次資源綜合利用的目的,已在山東煙臺地區(qū)多家黃金選礦廠得到生產(chǎn)應用,產(chǎn)生了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和環(huán)保方面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