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杰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建筑滲水漏水問題并不少見,特別是在下雨天,一些建筑很容易出現滲水漏水現象,而之所以會如此,主要就是因為建筑的防水防滲施工沒有做到位。建筑的防水防滲施工是一項十分專業(yè)化和系統化的工程,它需要在綜合分析滲水漏水原因的前提下,合理運用好各類科學先進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并且,建筑的防水防滲還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的特點,所以必須要嚴格把關好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每一項要點和環(huán)節(jié),以切實保證防水防滲施工質量。以下就聯系實際來淺要談談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僅供參考。
施工技術方面的原因是建筑出現滲水漏水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情況下,在建筑外墻墻面的施工中都會預留出一些腳手架安裝孔、螺栓定位孔等,但若沒有將之處理完善或封閉不夠嚴密的話,則很容易會引發(fā)滲水漏水問題。其次,墻體施工需要對水平和豎向灰縫進行封閉,若封閉不嚴,致使灰縫中的刮漿滲入到磚孔中的話,也很容易引起滲水漏水。再者,根據現代建筑工程的相關施工要求,在施工前需先對磚塊進行適當的濕潤,若沒有濕潤或濕潤程度不足的話,則磚塊就會自動吸收砂漿中的水分以代替,從而造成砂漿收縮和開裂,引起滲水漏水問題。再就是在建筑水平構件的施工中,一般需維持一定坡度和弧角,若其坡度和弧角不合理,則一旦遇上下雨天,就很容易導致積水沿墻體滲透到建筑內部。此外,在施工前沒有做好灌水試驗也是引起建筑滲水漏水的一項重要原因。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并且它們被廣泛運用到了現代建筑施工之中。例如,在現在的墻體施工中,灰砂磚、空心磚等新型材料已經逐漸代替了傳統的砌塊,這些新型材料的優(yōu)點是填充效果更好,但同時也存在著承重能力較弱、易發(fā)生損壞等缺陷,而一旦損壞發(fā)生,即可能會導致建筑出現滲水漏水問題。其次,有些墻體材料中本來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但隨著建筑使用年限的不斷增加,其中水分會逐漸被蒸發(fā)掉,從而出現不均勻收縮及開裂現象,最終引發(fā)滲水漏水問題。再者,現代大部分建筑都是采用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其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很容易因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而發(fā)生開裂,從而引起滲水漏水。此外,施工所采用的砂漿質量不合格也是引起建筑滲水漏水問題的一項常見原因。
屋面的結構層主要起著超重的作用,所以在其施工中,一般會使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屋面板;如果是預制裝配式建筑,還可能會使用預制混凝土屋面板。在現澆鋼筋混凝土屋面板的澆筑過程中,應當采用連續(xù)澆搗的方式,保證結構的緊密性和表面的平整度,而不能預留施工縫。在實際施工中,還應當注意以下問題:在坐漿作業(yè)中必須要保證平整,不能有跳動;應將相鄰兩塊屋面板的距離保持在10mm 內;當縫寬>40mm 時,需要下吊模板,完成鋼筋補放,再澆筑細石混凝土。
找平層主要起著保溫的作用,在其施工中應合理設定坡度。常用的找平層施工材料主要有瀝青砂漿、水泥砂漿等。在找平層的實際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問題:保證找平層的堅固、干凈、干燥以及平整,平整度需要利用靠尺進行測量,坡度應保證精準且能夠及時排出雨水,以及最大縫隙應≤5mm;盡量避免出現找平層開裂問題,提前留好分格縫,其縫寬應在5~20mm 范圍內,并且還要在縫中鑲嵌好密封材料;如果采用的是水泥砂漿找平層,則必須要做好后期養(yǎng)護工作,避免其出現龜裂、起砂或強度降低等現象。
保溫層主要起著保溫隔熱的作用,在其施工中往往會運用到多種材料,如傳統的現澆材料、板狀材料以及新型的發(fā)泡聚復酯、泡沫混凝土、水泥蛭石等材料。目前最常用的一種隔熱保溫材料當屬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它是一種特殊的發(fā)泡材料,主要優(yōu)點是表面硬膜平整、密孔發(fā)泡、均勻性與連續(xù)性好、不透氣、高抗壓以及不降解等,即使是在完全浸水的情況下,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也依然可以保證良好的抗壓強度和保溫性能。但需注意,無論在使用哪種隔熱保溫材料之時,都需要做好材料運輸過程中的防潮和防雨工作,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保證材料的干凈、干燥及平整。
卷材防水層的主要作用是輔助防水建材來發(fā)揮防水防滲作用。目前SBS 改性瀝青自粘防水卷材是卷材防水層的主要材料,它改善了傳統瀝青防水卷材和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一些缺陷,在實際施工應用中不但操作簡單,并且無須進行熱加工即可有效粘結基層與防水卷材。另外,為了更好地保障卷材防水層的使用性能,在施工中應當靈活應用抬鋪和滾撲兩種作業(yè)方式。
涂料防水層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在基層防水層上涂刷防水材料形成彈性涂膜以達到防水防滲目的。目前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是涂料防水層的主要材料,而其施工方法則主要有機械噴涂法、刷涂法、刮涂法等,在實際施工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
在建筑的外墻防水防滲施工中,首先應保證水平縫與豎縫之間的嚴密性與飽滿度,目的是為了預防形成滲水涌道,增強外墻的防水防滲性能。其次,在砌筑外墻墻體之時,應當要合理選擇施工材料,不得使用干磚進行施工,所有磚塊必須先在水中浸泡1~2 天后(檢測濕度達到7.0%) 才能夠使用。再者,要重視對墻體沉縮裂縫的施工管理,一般情況下,可以通過在砌體與框架柱間填筑砂漿及將拉結筋砌于磚縫內的方式來減少裂縫,以提高墻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此外,還要科學處理外墻基層,保證外墻基層的平滑度和穩(wěn)定性。
在地下室防水防滲施工中,除了要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及積極引進新型防水材料以外,還應當加強防水構造的施工,如無特殊要求嚴禁在地板或墻體結合處留有施工縫隙,金屬止水板的設置要保證寬度和厚度符合標準要求,變形縫處還要安裝有效的橡膠止水帶,以及在一些容易形成滲水通道的地方應焊接金屬止水盤。其次,還要加強對特殊部位的防水處理,如在施工縫隙處應增設鋼板止水帶、穿墻螺栓處應加焊止水環(huán)片、穿墻管道處應留置套管并焊接止水環(huán)等。
廚房和衛(wèi)生間是建筑中用水最多之地,所以它的防水防滲施工尤為重要。一般在廚衛(wèi)防水防滲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保證建造平面低于一定的高度;保證地漏口略低于周圍平面;保證墻角處絕對封閉,并設置相應的防水層。
綜上所述,施工技術和施工材料方面的原因均是引起建筑滲水漏水問題的主要原因,若想有效預防建筑滲水漏水問題,必須要在其屋面、外墻、地下室及廚衛(wèi)等處的施工中合理應用相應的防水防滲施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