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莉
2019年10月11日,三位推動鋰電池發(fā)展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號稱“化學界村上春樹”的約翰·B·古迪納夫位列其中,結(jié)束多年“陪跑”,成為迄今為止諾貝爾獎的最年長獲獎?wù)摺?/p>
1922年,古迪納夫出生在美國紐黑文市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童年的古迪納夫過得并不快樂,父母之間的惡劣關(guān)系深深影響了他的成長,他患上了閱讀障礙癥,并因此中斷了學業(yè)。
12歲時,古迪納夫被送到馬薩諸塞州私立寄宿學校格羅頓讀書。他逐漸從詩歌和宗教哲學中尋找到自己的樂趣所在,學業(yè)進步神速,并最終進入了耶魯大學,選修了自己喜歡的古典文學。
在耶魯大學,古迪納夫度過了一段略顯混亂的探索期。他先后選修了四個專業(yè)的課程,入學時讀古典文學,畢業(yè)時拿的是數(shù)學學士學位,中途還轉(zhuǎn)去過哲學系,為了湊學分甚至學過兩門化學課。
1948年,一個偶然的機會,26歲的古迪納夫獲得耶魯大學邁爾斯教授的推薦,前往芝加哥大學深造。這次,他師從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齊納,開始了半路改學物理的神奇之路。齊納對他說:“現(xiàn)在你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找到一個問題,二是把它解決掉。祝你好運?!?/p>
古迪納夫選擇了凝聚態(tài)材料,終生心無旁騖。
此后,古迪納夫先后研究出了鈷酸鋰、錳酸鋰等多種可替代金屬鋰的新材料,用于制造可充電鋰電池。1997年,已經(jīng)75歲的他又拿出新成果——磷酸鐵鋰?,F(xiàn)在,古迪納夫正在研制一種希望能夠存儲風能和太陽能的超級電池,要讓電動汽車足以與內(nèi)燃機汽車真正匹敵。他說:“我想讓汽車尾氣從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這就是我去世之前要做的事情——留下一個更清潔、更美好的世界。我今年97歲,還有時間?!?/p>
在2018年的一次受訪中,古迪納夫曾這樣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嘗試去突破。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像古迪納夫一樣,找到“讓汽車尾氣消失”的方向,將一件事做足、做夠,結(jié)果會怎樣?
時間給出的答案是:他會得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