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燭光
2019年暑假,家住安徽合肥濱湖區(qū)的兩個小學生,頂著烈日,拉著裝滿快遞的小拖車,穿行在小區(qū)里, 為小區(qū)里的住戶分送快遞。這兩個“小快遞員”,一個叫孔卓兮,一個叫劉宸宇,都10歲了。他們是望湖小學洞庭湖路校區(qū)的小學生。暑假前,他們聽老師說,望湖小學本部一名叫鄭晟睿的同學,被確診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在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治療。他們還從同學口中得知,鄭晟睿家里生活困難,一家人全靠父親打工勉強維持生活,自從同學患重病后,日子更難過了。
雖然彼此并不認識,但孔卓兮和劉宸宇很同情鄭晟睿的遭遇。一放學,劉宸宇就迫不及待地跑到孔卓兮家商量幫助鄭晟睿的事,怎么幫幫鄭晟睿呢?兩個孩子被這個問題難住了。這時孔卓兮的爸爸正好回家了,他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問道 :“讓我們家長捐款好呢,還是通過你們自己的努力來籌善款更有意義呢?”“當然是自己去籌善款了!”倆孩子異口同聲。這時,孔爸爸建議他們當快遞員,并告訴他倆一些投放快遞的具體操作方法。
兩個人興奮不已,說干就干。首先他倆去找“工作”,在小區(qū)門口的投遞站,他們找到了負責人張磊,孔卓兮用她稚嫩的聲音真誠地說:“張叔叔,能讓我們當快遞員嗎?我們不要工資,唯一要求是送出快遞之后,能跟收貨主人說一段我們同學的遭遇,他病得很厲害……”張磊聽了很受感動,連忙答應(yīng)了兩個小朋友特殊的“求職”要求,讓他倆下午再來快遞站點領(lǐng)取轉(zhuǎn)送給業(yè)主的快遞。每天中午,孔卓兮和劉宸宇都不顧酷暑,跑來和其他快遞員叔叔一起卸貨、篩選分揀快遞、辦理快遞出庫登記手續(xù)等,忙得滿頭大汗。
第一次從車上卸快遞,他倆很興奮,像兩只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可不一會兒,就累得氣喘吁吁。張磊讓他倆別著急,慢慢干??吹椒块g里堆滿的大小快遞,兩個小朋友蒙了,不知如何下手。叔叔讓他倆先休息,可兩個小機靈鬼在旁邊觀察了一會兒就知道怎么干了,開始幫叔叔分揀貨包。看到他倆汗流浹背的樣子,快遞員叔叔們都很心疼,勸他倆休息,可這兩個人一想到躺在醫(yī)院急等用錢治病的鄭晟睿,便像沒聽見一樣,一邊擦汗一邊繼續(xù)干。
劉宸宇個子不及孔卓兮高,但每次領(lǐng)完快遞,他都像個男子漢一樣,拉著小拖車,邁著穩(wěn)健的步子堅定地走在前面,而孔卓兮則表情嚴肅認真,緊跟在小拖車一側(cè),看護著車上的寶貝,仿佛去完成一項偉大的壯舉。
兩個人事先打完送貨電話后,便抱著快遞,敲開業(yè)主的門,將快遞交到對方手中。這時他們都會真誠地跟業(yè)主說:“我們送快遞,是因為一個同學得了重病,希望你們能獻一份愛心幫幫他。”聽完后,業(yè)主們都被這兩個孩子的行為感動了,他們趕緊拿出錢來,不管1元還是10元,兩個孩子都深深鞠躬,感謝業(yè)主的善舉。給兩個孩子印象最深的是小區(qū)的一個叔叔,得知他倆的善行之后,親自去孔卓兮家里捐了1000元,兩個人高興地跳了起來。此時,孔卓兮真想立即打電話把這個喜訊告訴躺在病床上的同學,相信他也會和自己一樣高興的。
有時,孔爸爸看到送完快遞回家的女兒,汗透衣衫,滿臉通紅,既心疼又欣慰。他會故意逗女兒:“天這么熱,送快遞這么累,還是算了吧?!薄安?!”女兒堅定地說,“人命關(guān)天,我們這是在救命,懂不懂?”
從放假開始,兩個孩子已經(jīng)堅持了20天了,善款累積到2260元。最后兩個孩子把自己舍不得花的壓歲錢也拿了出來,每個人200元,他們的爸爸也分別捐出了1000元??装职终f:“這樣做不僅是為生病的孩子也是為獎勵這兩個孩子的善良、堅韌。”所有的善款加起來一共4660元。他倆喜不自勝,決定盡快把這筆錢連同捐贈者的名單一起轉(zhuǎn)到班主任手里,讓班主任盡快轉(zhuǎn)交給患病的同學。
錢雖然不多,但卻是一筆善良的巨大的財富!孔卓兮和劉宸宇同學的義舉,也為他們自己的人生記下了光彩的一筆。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