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
曾聯(lián)松,原籍浙江瑞安,1917年12月17日出生,父親是一位普通知識分子。受江浙一帶文化氛圍和家庭的影響,曾聯(lián)松從小就喜歡書畫藝術。他不僅喜歡寫字畫畫,思想上也追求進步。他在中學和大學期間,多次參加愛國學生運動,思想漸漸趨向革命。上海解放后,他進入上海市合作總社,從事財務工作。
曾聯(lián)松十分關注國家大事,每天都認真閱讀報紙,所以,當他在《人民日報》上看到國旗征稿啟事時,心情特別激動,覺得自己一定要參與到這個大事件中去。曾聯(lián)松開始設計國旗圖案時,就確定了一顆嵌有鐮刀斧頭的大星和四顆小星的方案。靈感來自于他大學時讀過的斯諾寫的《西行漫記》,這本書又叫《紅星照耀中國》,書中有不少五角星的配圖。
整體框架確定了,用什么色彩最好?曾聯(lián)松認為,國旗應該展現(xiàn)新中國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展現(xiàn)光明,展現(xiàn)炎黃子孫的自豪感,不能仿效國外,要有自己的特色。他最后決定,整個旗面只用紅色和黃色。
接下來是動手設計了。這個時候,他感到最難的是五顆星星的大小,特別是位置的擺放。有一天,他偶然把五顆星移到旗面的左上方,后退幾步,仔細觀看,頓時覺得豁然開朗——那個最對的畫面出現(xiàn)了。曾聯(lián)松滿意了。他把樣稿寄出去的時候,已經是最后的截稿時間了。經過評審,五星紅旗成了唯一入選的圖案。不少代表提出來要做一些局部修改,建議去掉五角星中央的鐮刀斧頭圖案。
當這面五星紅旗在全國各地冉冉升起的時候,曾聯(lián)松看到后又驚詫又激動,激動的是新中國有了自己的新國旗,驚詫的是這個圖案怎么和自己設計的那么像,只是大星中的鐮刀斧頭去掉了。他不敢相信那就是自己設計的圖案。1950年11月1日,他接到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的來函:“曾聯(lián)松先生,你所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業(yè)已采用……”人民的共和國,第一面國旗就出自一位普通的公民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