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 月開始,受到主產區(qū)玉米收割及售糧進度緩慢, 導致集中上市期延遲, 深加工行業(yè)開工率維持高位等利好因素提振下, 玉米價格出現連續(xù)上漲局面。 山東、華北區(qū)域形式一片大好。 當前玉米到貨成本普遍漲至2000 元/噸左右,且突破1元大關的企業(yè)越來越多。
近期玉米偏強走勢的主要原因,華北:受到物流到貨減少,農戶惜售,企業(yè)庫存滿足不了日常供應。
山東: 應該是農民售糧愿意不強, 再加上東北地區(qū)玉米上市延后等原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因素會發(fā)生改變, 山東的上漲沒有持續(xù)性。
影響當前玉米行情因素以及預測,從消費情況看,去年玉米的國儲拍賣是11000 萬噸, 而今年的拍賣只有2000 萬噸。 有人說今年的生豬規(guī)??s小, 至少造成了玉米消耗減少5000 萬噸。 我們計算今年的玉米用量, 實際來說和去年相差不是很多。 因為生豬消耗的玉米少了,但是國儲拍賣的玉米也少了。 這也就為玉米的價格定下了大基調, 也就是說玉米即使因為短缺會漲價, 但是也只是小幅度上漲。
綜合而言: 慧通數據認為在臨儲拍賣結束之后, 在北方主產區(qū)夏玉米主力集中大量上市前的 “空檔期”, 玉米價格有階段性的上漲空間。 進入11 月下旬后,隨著主產區(qū)新玉米規(guī)模上市, 玉米供應將明顯改善, 屆時玉米行情回調幾率將逐步抬升。 整體而言,今年玉米不具備大跌的潛質,大家也不要太擔心,合理出手玉米, 別集中恐慌性拋售玉米。 對于基層農戶來說,現在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售糧時機,別盲目追高。
進入11 月以來,我國豆粕市場行情走弱,美豆期價滯漲震蕩、中方采購美豆預期、 人民幣升值以及豆粕強勁等因素影響, 共同拖累豆粕期現貨行情。 至11 月7 日美豆收割進度推進, 疊加市場擔心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有可能推遲簽署,隔夜美豆下跌。 國內方面,因美豆走勢偏弱,且人民幣升值,國內連盤豆粕進一步下跌, 豆粕現貨也被迫繼續(xù)偏弱調整,43 蛋白豆粕均價在3100元/噸。
綜合而言, 由于近期豆粕庫存偏緊,豆粕行情跌勢空間預計有限。密切關注中美貿易談判進展以及USDA 月度供需報告出臺。 需求方面, 四季度北方生豬養(yǎng)殖仍面臨考驗,東北散點暴發(fā)或仍有擴大風險,對豆粕行情的影響均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