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梅 浙江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物聯網技術實現了人們想要突破人與物品、物品與物品之間界限的設想,構建出了更為先進的現代化產業(yè)體系,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也為企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由此,物聯網技術將逐漸成為企業(yè)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物聯網技術是利用紅外感應器、射頻識別系統、全球定位儀、信息傳感器、激光掃描儀等裝置與技術對指定的物體或過程進行信息采集,采集的信息可以包括光、電、熱、聲、位置等,之后接入網絡,形成人與物、物與物連接的分布式網絡,進而實現智能化的物品定位、物品識別、物品管理??偨Y的說,物聯網是基于傳統電信網絡及互聯網上的信息承載體,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將獨立尋址的物體連接成互聯互通的網絡。
2.1 感知與標識
感知與標識技術是物聯網技術體系中最為基本的組成,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對物理世界中的目標物理數據及事件進行信息搜集,以此來為外界感知及識別信息。例如,常用的RFID、傳感器技術、二維碼技術等。其中傳感技術是利用傳感器或傳感器網絡對覆蓋區(qū)域內所需要感知的信息進行采集,傳感器技術中包含多種技術要求較高的綜合技術及基礎技術,例如計測技術等。在現階段的技術研究階段,傳感技術仍存在著一些無法突破的技術難點,特別是在功耗、成本、穩(wěn)定性等方面還存在著很大的進步空間。識別技術物理識別是實現全面感知的基礎,主要包括位置識別、物體識別、地理識別等,常見的物聯網標識技術都是以二維碼及RFID為基礎的,這是物聯網技術中最為主要的技術點。在當下需求層面,識別技術應實現全局標識、兼容各類傳感器與標識方法,同時也應具備支持未來可能存在的識別方案功能。
2.2 網絡通信
物聯網網絡通信技術的主要特點是信息需求范圍廣、需求量大、通信標準及高層通信協議多樣。為此,物聯網網絡與通信技術主要是借助射頻技術、數據挖掘、無線通信及軟件無線電技術,利用移動通信、DTN組網、衛(wèi)星、傳感器網絡組網、RFID組網等方式,通過本體的翻譯技術來實現多種協議之間的操作功能,進而擴大網絡連接的范圍,構建出完整的端到端系統,為物聯網技術的多樣通信需求提供技術支持。
2.3 計算服務
對感知信息的計算及處理是物聯網的重要技術手段,這也是物聯網能夠在各領域廣泛應用的前提。具體的講,物聯網技術需要針對感知到的海量信息進行數據挖掘、知識發(fā)現、語義繼承、數據融合、高效存儲等技術操作,以此來實現物聯網云計算的服務化、智能化、虛擬化和網絡計算功能,真正實現計算能力及信息技術存儲資源的共享功能,方便人們更加快速、方便的提取信息。
2.4 管理與支撐
物聯網技術想要實現穩(wěn)定、高效的運行,應高度重視管理與支撐技術的應用,常見的物聯網管理及支撐技術包括網絡管理、測量分析、安全保障等,這些技術可以有效實現物聯網運行過程中的真實性、完整性、抵抗賴性及機密性等要求,從而充分實現對信息的隱私保護。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潛力是巨大的,當前階段仍處于開發(fā)研究階段,下面將對現階段的重要應用領域進行簡單介紹。
3.1 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在航空航天領域利用物聯網技術識別產品或所需部件的真?zhèn)危源藖硖岣弋a品與部件的安全性。每一個航空航天產品或部件都有其獨一無二的電子身份信息,電子身份信息多存儲于分布式數據庫及RFID標簽上,在安全的網絡環(huán)境下與航空產品或部件連接。航空器在安裝產品或部件前會通過數據庫及RFID標簽進行信息認證,認證成功才能進行安裝工作,如此能夠最大程度的提高航空器運行的安全與可靠性。同時,在其全生命周期內,電子身份信息將記錄產品或部件的來源信息、安全事件信息等。
3.2 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交通擁堵信息、車輛信息及駕駛員信息等的實時采集,通過綜合分析手段,完成對交通的合理調度;物聯網技術還在收費系統、商業(yè)運輸、國際貨物運輸中有廣泛的應用,提高了交通運輸的安全性。例如對旅客或物品進行篩查,對不同政府安全政策下的國際運輸物品進行篩查等。在機場安檢系統中使用物聯網技術對用戶行李進行自動化跟蹤及分揀,可以提高行李管理的安全性及工作效率。
3.3 在智能農業(yè)領域的應用
農戶利用物聯網技術采集當前農作物的生長信息,以此進行農作物采光、澆水、施肥及病蟲害防治工作,為農作物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實現高效種植。在動物傳染病暴發(fā)的關鍵時期,農戶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動物的運動信息進行實時的數據采集,有助于全面掌握動物的生理體征,及時發(fā)現與控制病情。此外,在發(fā)放牧群動物補貼時,都是按照動物數量發(fā)放補貼的,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有效防止補貼冒領詐騙。
3.4 在智能物流領域的應用
通過物聯網技術,發(fā)貨方及收貨方對貨物的揀選、運輸、分流等全過程進行跟蹤,可以實時進行貨物運輸進度查詢。
3.5 在智能醫(yī)療領域的應用
在智能醫(yī)療領域中,物聯網技術的發(fā)揮范圍也很廣泛,例如,以具備RFID功能的移動電話為平臺,對藥物運送過程及醫(yī)療參數監(jiān)控,一旦出現意外情況,移動平臺能夠及時發(fā)現并提供醫(yī)療監(jiān)護。對于運動功能恢復期的病人救治期間,為患者植入智能體控制系統,通過電子刺激方式刺激肌肉,幫助患者快速恢復運動。
3.6 在制藥業(yè)領域的應用
藥品的安全性是所有病患的關心重點內容。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藥品跟蹤,實時監(jiān)控藥品的狀態(tài),這樣做具有很多好處,例如,通過對具有特殊保存要求的藥品進行全程監(jiān)控,當發(fā)現保存條件與所需條件不符時,應立刻對藥品進行處理,避免變質藥品出現在市場上;購買者通過藥品電子身份信息查詢,檢測藥品真假,避免上當受騙。除此之外,藥品上的智能標簽,可以告知患者藥品飲用計量、保質期、提醒患者適宜的用藥間隔時間,監(jiān)控病人的用藥情況。
除上述領域外,物聯網技術在電信、環(huán)監(jiān)、制造、保險、媒體及回收等行業(yè)也有應用,并取得很好的收益。
物聯網是對互聯網的一種擴展,一旦得到充分開發(fā)應用,將會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的經濟發(fā)展等方方面面帶來顛覆性的改變,進而人類社會將會進入IOT時代,因此,當下,很多國家已經將物聯網技術作為了國家科技發(fā)展的重點對象,物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前景是可見的。
物聯網技術的發(fā)展主要是于其他領域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創(chuàng)新,進而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例如,在化工廠污染物質檢測方面,采用人工檢測無法實現對污染源的全面、準確判斷,進而造成環(huán)境污染,并且人工數據采集方式對檢查人員的身體也會造成危害。利用物聯網技術減少了人工數據采集環(huán)節(jié),也保證了檢測結果的準確、全面,從而保證了環(huán)境安全。
另一方面,物聯網也在改變著社會經濟的運作方式。社會上依然存在著金融犯罪、人員管理不合理的現象,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可以有效抑制其發(fā)生,同時提高效率并且減少人員成本,實現最有效的管理模式。
物聯網的發(fā)展必會為全球經濟運營發(fā)展帶來巨大影響與貢獻,掌握物聯網技術就是掌握了核心競爭力,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強對物聯網技術的研究及應用,以使其為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