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
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自然也就改變了自身氣血的環(huán)境,改變了五臟六腑的狀態(tài)。所以,調整自身的心理,對于預防腫瘤,以及在腫瘤治療中都非常重要。
除了環(huán)境和飲食,癌癥跟我們的心情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情緒的變化是癌癥的一個激活劑,或者說是一個促進劑。我們經(jīng)常在臨床看到很多癌癥患者開始沒有任何癥狀,因為生了一場大氣或者突發(fā)一個事件以后,突然發(fā)現(xiàn)身體不適,去檢查,發(fā)現(xiàn)了癌癥,尤其是乳腺癌患者。我在臨床上碰到一位乳腺癌患者,平時生活挺好的,后來和老公離婚,心情一下子跌落到谷底,過了兩三個月,她發(fā)現(xiàn)乳腺有腫物,一檢查是乳腺癌。做完手術以后,這個病人在中西醫(yī)的合理調理下,恢復得很好,心情也很舒暢。七、八年過去了,她的狀態(tài)一直非常好。我們講,這就是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自然也就改變了自身氣血的環(huán)境,改變了五臟六腑的狀態(tài)。所以,調整自身的心理,對于預防腫瘤,以及在腫瘤治療中都非常重要。
老百姓說的所謂“癌癥性格”,其實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得病之前,由于各種因素或者是本身性格就比較焦慮、急躁;另一種是平時非常堅強、剛強的人,更容易得癌癥。我在臨床上碰到好幾位女強人,在廠里,或者是在地方上當領導,得病了以后,所有問題都自己扛著,做完手術后馬上就上班了,周邊人都不知道。還有患者化療之后很難受,第二天也堅持上班。這種性格的人,為她以后得各種疾病埋下了伏筆。為什么這么說?中醫(yī)講,肝主疏泄,主情緒變化,肝在人體內主要起到調暢氣機和調節(jié)精神情志的作用,而這樣的人很多事情她不會去抒發(fā)表達出來,凡事一個人頂著,完全是靠自身的毅力堅守著。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肝氣郁結,而肝氣郁結是很多疾病發(fā)生的基礎因素。所以容易焦慮、抑郁的人或者是表面上看非常堅強的人,都有潛在導致疾病的危險因素。從病人的角度,你該柔弱的時候要柔弱下來,該放松的時候要放松一些。
當然,得了癌癥的人也會出現(xiàn)一些性格的改變,我們在臨床中也見到大量病人原先性格非常好,得了癌癥以后就變成非常孤獨、暴躁,情緒非常壞。這需要我們醫(yī)生,包括家屬和身邊的人去合理地開導他,讓他能夠樹立起信心。
這里我還想提醒大家一個問題,就是家屬的反應,其實很多家屬比患者還焦慮,家屬的這種焦慮反而影響了患者的正常心情。我經(jīng)常跟病人家屬說,做完手術或者是恢復期的病人,我們完全可以把他當為一個正常人去對待,給他一個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不要天天所有的關注點都放在他身上,這樣病人自身的心理反而會發(fā)生一些變化。如果我們都放松了,病人也會覺得“我就是一個正常人,我跟你沒有什么區(qū)別”。往往這種忘掉自己是病人的人,他恢復得比時時刻刻記著自己是一個癌癥患者的病人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