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芙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公安局互聯網信息安全中心
關鍵字:計算機 互聯網 信息安全 防御技術
計算機互聯網信息安全,主要是指其軟硬件、資源、數據等方面的安全,不會因其他負面因素而被惡意篡改、竊取或者損害,能夠在信息安全的基礎上保障整個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新時期背景下,計算機互聯網的出現為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互聯網上豐富的資源可以供人們學習以及娛樂,但在此同時人們的信息安全也在遭受著互聯網的威脅。
惡意攻擊使計算機互聯網信息遭受到的最大安全威脅,其包括了主動和被動兩個方面。主動攻擊包括了假冒、拒絕服務等行為,是指利用各種手段來選擇性地破壞信息的完好性以及整體性;被動攻擊包括了竊聽、系統(tǒng)干涉、在未授權情況下使用抓包工具抓取數據包等行為,是指保證網絡工作正常進行的基礎上,以破譯、竊取等手段獲取重要信息資源。這兩種攻擊都會對計算機系統(tǒng)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嚴重時會導致系統(tǒng)癱瘓。
自然災害是指計算機使用過程中受到污染、溫度、濕度等方面的危害,這些危害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計算機互聯網信息的安全與穩(wěn)定。目前,我國大多數計算機系統(tǒng)中都缺乏防磁泄露、防水防火等安全防護,此外其接地系統(tǒng)也不穩(wěn)定,不能安全防御并解決各項自然災害造成的問題。
操作不當是指計算機使用者在使用某一加密軟件時設置的密碼過于簡單,沒有安全防護意識,在面對他人竊取信息時也沒有采取一定的措施。甚至還有一部分計算機使用者將自己設置的密碼告訴別人,這些缺乏安全意識的行為使得計算機互聯網信息安全遭受威脅。
計算機病毒有著入侵性、破壞性、潛在性等特點,其可以借助某一程序、某一軟件或者文件傳送進行傳播。若是計算機受到了病毒的侵害,則計算機內的信息資源可能會面臨損壞。丟失以及被竊取的情況,嚴重時也會導致系統(tǒng)癱瘓,計算機報廢不能使用。
在使用計算機軟件學習或者工作的時候,多數用戶會面臨程序設計不當或者配置不當的問題,若是用戶沒有能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就使得他人更加輕易的入侵到自己的計算機系統(tǒng)中來。例如,黑客可以利用程序漏洞入侵他人計算機,竊取或者損壞信息資源,對他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經濟損失。因此,在出現程序漏洞時用戶必須要及時處理,可以通過安裝漏洞補丁來解決問題。此外,入侵檢測技術也樂意更加有效地保障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性,該技術是通信技術、密碼技術等技術的綜合體,合理利用入侵檢測技術用戶能夠及時了解到計算機中存在的各種安全威脅,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處理。
防火墻是一種能夠有效保護計算機安全的重要技術,有軟硬件設備組合而成,通過建立檢測和監(jiān)控系統(tǒng)來阻擋外部網絡的入侵。用戶可以使用防火墻有效控制外界因素對計算機系統(tǒng)的訪問,確保計算機的保密性、穩(wěn)定性以及安全性。病毒防護技術是指通過安裝殺毒軟件進行安全防御,并且及時更新軟件,如金山毒霸、360 安全防護中心、電腦安全管家等。病毒防護技術的主要作用是對計算機系統(tǒng)進行實時監(jiān)控,同時防止病毒入侵計算機系統(tǒng)對其造成危害,將病毒進行截殺與消滅,實現對系統(tǒng)的安全防護。除此以外,用戶還應當積極主動地學習計算機安全防護的知識,在網上下載資源時盡量不要選擇不熟悉的網站,若是必須下載則還要對下載好的資源進行殺毒處理,保證該資源不會對計算機安全運行造成負面影響。
數字簽名技術主要針對于電子商務,該技術有效的保證了信息傳播過程中的保密性以及安全性,同時也能夠避免計算機受到惡意攻擊或侵襲等問題發(fā)生。生物識別技術是指通過對人體的特征識別來決定是否給予應用權利,主要包括了指紋、視網膜、聲音等方面。這種技術有著決定針對性,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計算機互聯網信息的安全性,現如今應用最為廣泛的就是指紋識別技術,該技術在安全保密的基礎上也有著穩(wěn)定簡便的特點,為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信息加密技術是指用戶可以對需要進行保護的文件進行加密處理,設置有一定難度的復雜密碼,并牢記密碼保證其有效性。此外,用戶還應當對計算機設備進行定期的檢修以及為戶,加強網絡安全保護,并對計算機系統(tǒng)進行實時監(jiān)測,防范網絡入侵與風險,進而保證計算機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訪問控制技術是指通過用戶的自定義對某些信息進行訪問權限設置,或者利用控制功能實現訪問限制,該技術能夠使得用戶信息被保護,也避免了非法訪問此類情況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現如今計算機已經深入應用到各行各業(yè),其便捷性、快速性、豐富性等特點,逐漸使人們產生了依賴感。信息安全防御技術是在計算機應用過程中是最為關鍵的,用戶應當結合計算機的使用環(huán)境以及使用情況采取一定的防御技術實現信息安全保護,有效地避免計算機系統(tǒng)以及內部信息受到外界的干擾與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