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石鼓-黎明地區(qū)變沉積巖系的深熔時代和物源

        2019-11-28 08:54:06劉福來劉平華施建榮劉利雙
        巖石礦物學雜志 2019年6期
        關鍵詞:雜巖沉積巖石鼓

        王 舫,劉福來,劉平華,蔡 佳,施建榮,冀 磊,劉利雙

        (1. 自然資源部深地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 地質(zhì)研究所, 北京 100037; 2. 中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天津地質(zhì)調(diào)查中心, 天津 300170)

        石鼓雜巖是出露于滇西北“三江”地區(qū)揚子板塊與印支板塊結合部位的一套重要地層單元,該變質(zhì)雜巖經(jīng)歷了多期構造-巖漿-變質(zhì)事件的改造,是研究特提斯構造演化、揚子板塊與印支板塊俯沖-碰撞的重要窗口。前人將該套變質(zhì)雜巖稱之為“石鼓群”。石鼓群原指麗江縣石鼓以西一帶的淺變質(zhì)巖系,創(chuàng)名初稱為“石鼓片巖”,時代劃為元古代。1965年云南區(qū)測隊將“石鼓片巖”改稱為“石鼓群”,將其時代歸屬于早古生代;之后將其劃出羊坡組、隴巴組和塔城組3個組,其中羊坡組時代為古元古代(翟明國等,1993),而隴巴組和塔城組歸為新元古代。1990年,云南地礦局《云南省巖石地層》將其劃為震旦系。1∶25萬中甸縣、貢山縣幅將石鼓群解體為古元古代的石鼓巖群(羊坡巖組和露西巖組)和新元古代的巨甸巖群(隴巴巖組和塔城巖組)(李昆瓊, 2003; 姚雪等, 2014)。羅改等(2017)通過對石鼓鎮(zhèn)仁義村附近石鼓巖群變質(zhì)基性巖中鋯石進行U-Pb定年,首次在石鼓巖群中劃分出新元古代的變質(zhì)基性巖。沙紹禮等(2014)在1∶20維西幅(1)云南省地質(zhì)礦產(chǎn)局區(qū)域地質(zhì)調(diào)查隊四分隊. 1984. 1∶20萬維西幅區(qū)調(diào)報告.填圖的基礎上,將石鼓群重新進行了劃分,自下而上劃分為古元古代黎明巖群、中元古代新主巖群(哈吉洛巖組和露西巖組)和新元古代巨甸巖群(隴巴巖組和塔城巖組)。有關石鼓雜巖的歸屬問題,沙紹禮等(2014)在歸納整理了上世紀80、90年代資料的基礎上,指出石鼓雜巖應歸屬于甘孜-理塘板塊的結晶基底,并且認為新主巖群、巨甸巖群可與蒼山巖群中的龍泉峰巖組、中和寺巖組以及北部的樂平山巖組對比,而蒼山群的溝頭箐巖群可與哀牢山群和雪龍山群對比;楊敬奎(2014)通過對石鼓雜巖上段變沉積巖巖石學、巖相學、地球化學特征綜合研究,結合鋯石年代學結果,認為石鼓雜巖具有親揚子構造屬性;也有研究者通過石鼓變質(zhì)帶和點蒼山變質(zhì)帶的原巖建造、巖石組合和同位素年代學方面的對比研究,認為石鼓和點蒼山變質(zhì)巖系具有相同的巖石建造,兩者在洱源地區(qū)相接,同屬揚子板塊結晶基底(翟明國等, 1993; 崔峻豪等, 2014)。雖然都將石鼓雜巖劃歸為揚子板塊結晶基底,但是,翟明國等(1993)認為石鼓變質(zhì)帶屬滇東變質(zhì)巖區(qū)點蒼山-石鼓變質(zhì)帶的一部分,而哀牢山變質(zhì)帶和點蒼山變質(zhì)帶之間在變質(zhì)特征、原巖建造、火山巖形成時代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崔峻豪等(2014)認為石鼓雜巖屬于石鼓-點蒼山-哀牢山變質(zhì)帶一部分,認為哀牢山變質(zhì)帶可與石鼓變質(zhì)帶和點蒼山變質(zhì)帶相對比。

        目前有關石鼓雜巖的年代地層歸屬存在較大的分歧,有研究者通過對石鼓雜巖中斜長角閃巖Nd同位素研究,結果得到1 369.8 Ma和1 343.8 Ma的模式年齡,認為石鼓雜巖屬于中元古界(翟明國等, 1993);但有研究者認為該年齡可能代表了石鼓雜巖的變質(zhì)變形時代,而其原巖形成時代可能為古元古代(李昆瓊, 2003); 羅改等(2017)對石鼓雜巖中原巖為玄武巖的變質(zhì)基性巖進行定年,得到833.9 ± 3.5 Ma的年齡,認為該年齡代表了石鼓雜巖的年齡。此外,石鼓雜巖變質(zhì)作用研究也相對薄弱,對其下部二云斜長片麻巖中白云母K-Ar年代學研究,得到258 Ma的主要變質(zhì)作用年齡(2)云南省地質(zhì)礦產(chǎn)局區(qū)域地質(zhì)調(diào)查隊四分隊. 1984. 1∶20萬維西幅區(qū)調(diào)報告.;同時,根據(jù)石鼓變質(zhì)帶內(nèi)三疊紀地層發(fā)生變質(zhì),以及帶內(nèi)少量印支期花崗巖脈的侵入,推測石鼓雜巖遭受了印支期弱變質(zhì)作用的改造(沙紹禮, 1989; 楊敬奎, 2014)。本文選取石鼓-黎明地區(qū)石鼓雜巖中黑云母石英片巖及其深熔脈體中鋯石開展詳細的年代學研究,通過對繼承鋯石和深熔鋯石進行SHRIMP和LA-ICP-MS U-Pb年代學測試,探討研究區(qū)石鼓雜巖變沉積巖的物質(zhì)來源以及變質(zhì)-深熔時代,為反演其構造演化過程提供科學依據(jù)。

        1 地質(zhì)背景與樣品描述

        石鼓雜巖位于滇西北“三江”地區(qū),沿金沙江兩岸分布于麗江市石鼓鎮(zhèn)至塔城鄉(xiāng)一帶,向北延伸可至德欽縣拖頂附近,向南延伸至麗江石鼓附近,兩側為大的走向斷層分割(李昆瓊,2003)。西側以金沙江斷裂帶為界與昌都-蘭坪地塊相鄰,東側以甘孜-白漢場斷裂為界與上揚子陸塊相鄰(羅改等,2017)。

        原石鼓群,主要巖性包括黑云斜長片麻巖、二云斜長片巖、石英巖、二云片巖等,現(xiàn)解體為石鼓巖群和巨甸巖群(姚雪等, 2014; 羅改等, 2017; 圖1)。石鼓巖群為一套中深變質(zhì)巖系,自上而下可劃分為露西巖組和羊坡巖組。露西巖組主要巖石組合為二云石英片巖、二云斜長石英巖和少量黑云變粒巖及綠泥鈉長片巖;羊坡巖組主要巖石組合為黑云斜長片麻巖、斜長二云石英片巖和少量變粒巖、斜長角閃巖等。巨甸巖群為一套中淺變質(zhì)巖系,自下而上可劃分為塔城巖組和隴巴巖組。塔城巖組主要為千枚巖及少量變質(zhì)長石石英砂巖、鈉長綠泥片巖等,以含較多的變質(zhì)中基性火山巖為特征;隴巴巖組以千枚巖、變質(zhì)石英粉砂巖為主,見少量含硅泥質(zhì)板巖,以普遍含碳質(zhì)為特征。本研究主要對石鼓-黎明地區(qū)石鼓巖群羊坡巖組的兩處露頭進行了詳細觀察,野外露頭可見深熔現(xiàn)象,大小不等的淺色長英質(zhì)脈體呈橢球狀或不規(guī)則透鏡體沿片理/片麻理方向分布于變沉積巖中。由于石鼓鎮(zhèn)核桃坪附近石榴二云母石英片巖(SG2-1)(圖2a、2c、2e)中長英質(zhì)透鏡體規(guī)模較小,故主要對其進行野外觀察,手標本及鏡下鑒定;而對黎明鄉(xiāng)北黑云母石英片巖(SG1-1)及其深熔脈體(SG1-2)(圖2b、2d、2f)進行了系統(tǒng)采樣,并對兩件樣品中分選出的鋯石進行了SHRIMP和LA-ICP-MS U-Pb年代學研究,結果表明該變沉積巖遭受了三疊紀變質(zhì)-深熔事件改造。

        圖 1 石鼓-塔城地區(qū)區(qū)域地質(zhì)簡圖以及樣品分布圖(據(jù)李昆瓊, 2003)Fig. 1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of Shigu-Tacheng area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showing the locations of major lithotectonic units and samples (after Li Kunqiong, 2003)

        石榴二云母石英片巖(SG2),出露面積較大,在核桃坪村附近長達1 km左右的范圍內(nèi)露頭巖性較為單一。露頭呈深灰色,鱗片狀、粒狀變晶結構,片狀構造(圖2a,2c),局部可見幾厘米大小的透鏡體狀或者不規(guī)則狀的長英質(zhì)細脈沿片麻理方向分布(圖2a)。主要礦物包括黑云母(10%~20%)、白云母(10%~20%)、斜長石(10%~20%)和石英(40%~50%)。局部巖石可見含粗粒渾圓狀或橢圓狀石榴石,裂隙發(fā)育,顆粒大小0.2~1.0 mm不等,含量10%~15%(圖2c)。部分石榴石核部含有大量長英質(zhì)礦物包裹體,而邊部包裹體含量相對較少或基本不含礦物包裹體(圖2e)。黑云母和白云母兩者呈鱗片狀,定向分布構成片理,局部發(fā)生褶皺變形,另外可見黑云母蝕變?yōu)榫G泥石的現(xiàn)象(圖2e)。斜長石呈不規(guī)則粒狀,顆粒大小0.2~0.8 mm不等。石英呈它形,不等粒粒狀結構,顆粒大小0.1~1.0 mm不等。其他礦物含量5%左右。

        黑云母石英片巖(SG1-1),出露于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黎明鄉(xiāng)附近,露頭呈灰黃色,中細粒鱗片狀粒狀變晶結構,片狀構造(圖2b,2d),局部有十幾厘米的透鏡體狀或者不規(guī)則狀長英質(zhì)細脈沿片麻理方向分布(圖2b)。主要礦物包括斜長石(5%~15%)、黑云母(25%~35%)和石英(40%~50%)。斜長石呈不規(guī)則粒狀,顆粒大小0.2~0.6 mm不等,可見聚片雙晶(圖2d)。黑云母呈褐色,細小鱗片狀,0.2~1.0 mm不等,定向分布構成片理(圖2d)。石英呈它形,不等粒粒狀結構,顆粒大小0.1~0.5 mm不等,正交偏光下具波狀消光。其他礦物含量5%左右。

        圖 2 石鼓-黎明地區(qū)變沉積巖及長英質(zhì)脈體的野外照片及顯微照片(-)Fig. 2 Representative field photographs and microtexture photographs (-) of meta-sedimentary rocks and leucocratic felsic veins in the Shigu-Liming area, western Yunnan ProvinceGrt—石榴石; Bt—黑云母; Ms—白云母; Kfs—鉀長石; Pl—斜長石; Qz—石英; Chl—綠泥石Grt—garnet; Bt—biotite; Ms—muscovite; Kfs—K-feldspar; Pl—plagioclase; Qz—quartz; Chl—chlorite

        長英質(zhì)脈體(SG1-2),在整個露頭上含量<5%。主要礦物為黑云母(5%~10%)、白云母(5%~10%)、鉀長石和斜長石(40%~50%)、石英(40%~50%),其他礦物含量5%左右(圖2b、2f)。黑云母和白云母呈鱗片狀不規(guī)則的分布于長英質(zhì)礦物之間,顆粒大小以0.5~1.0 mm為主(圖2f)。鉀長石和斜長石呈不規(guī)則粒狀、短柱狀,顆粒大小0.5~1.5 mm不等,鉀長石表面發(fā)生泥化,呈塵土狀(圖2f);斜長石可見復合雙晶。

        2 分析方法

        2.1 SHRIMP U-Pb鋯石年代學

        黑云母石英片巖及長英質(zhì)脈體中的鋯石分選工作在河北省廊坊區(qū)調(diào)院礦物分離實驗室完成。采用磁選和重液分選出鋯石顆粒,然后在雙目鏡下挑選出顆粒相對完整的鋯石晶體,與TEMORA(Blacketal., 2003)標樣一起粘貼、拋光,制成SHRIMP定年的鋯石靶。制靶完成后進行透反射光和陰極發(fā)光照相,觀察鋯石表面形態(tài)及內(nèi)部結構。

        鋯石U-Pb定年在北京離子探針中心SHRIMP II上完成。分析流程參考Williams(1998),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QUID和ISOPLOT程序(Ludwig, 2001)。實驗分析中一次流O2-強度為3~5 nA,束斑大小為25~30 μm。每個分析點采用5組掃描。標樣M257(U=840×10-6, Nasdalaetal., 2008)和TEM(206Pb/238U年齡為417 Ma, Blacketal., 2003)分別用于鋯石的U含量和年齡的校正。使用實測204Pb含量進行普通鉛校正。同位素比值和單點年齡誤差為1σ。

        2.2 LA-ICP-MS U-Pb鋯石年代學

        在采用上述方法所制成的SHRIMP靶上,對黑云母石英片巖及長英質(zhì)脈體中鋯石進行LA-ICP-MS U-Pb原位定年,分析在南京聚譜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93 nm ArF準分子激光剝蝕系統(tǒng)由Teledyne Cetac Technologies制造,型號為Analyte Excite。四極桿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儀(ICP-MS)由安捷倫科技(Agilent Technologies)制造,型號為Agilent 7700x。準分子激光發(fā)生器產(chǎn)生的深紫外光束經(jīng)勻化光路聚焦于鋯石表面,能量密度為6.0 J/cm2,束斑直徑為25 μm,頻率為6 Hz,共剝蝕45 s,剝蝕氣溶膠由氦氣送入ICP-MS完成測試。以標準鋯石91500為外標,校正儀器質(zhì)量歧視與元素分餾;以標準鋯石GJ-1為盲樣,檢驗U-Pb定年數(shù)據(jù)質(zhì)量;以NIST SRM 610為外標(Liuetal., 2010a;Huetal., 2011)。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ICPMSDataCal 軟件離線處理(Liuetal., 2010a, 2010b)。年齡數(shù)據(jù)的U-Pb諧和圖、年齡分布頻率圖繪制和年齡權重平均計算同樣采用的是Isoplot v. 3.23程序(Ludwig,2003)。同位素比值和年齡誤差均為1σ。

        3 鋯石U-Pb年代學結果

        3.1 黑云母石英片巖(SG1-1)

        該樣品中鋯石多呈橢球狀或渾圓狀,部分鋯石破碎呈不規(guī)則狀。顆粒相對完整的鋯石顆粒長軸以150~200 μm為主,短軸以80~120 μm為主,長寬比約為1.5~2.0。陰極發(fā)光圖像顯示大部分鋯石保留清晰的振蕩環(huán)帶,少部分鋯石環(huán)帶較弱或呈灰色無分帶結構,極少數(shù)鋯石發(fā)育灰色/黑色邊部(圖3a)。

        本研究對14顆鋯石進行了SHRIMP U-Pb定年(表1、圖4a),14個測試點中除了2個測試點(圖4a中編號為3、5)明顯不諧和,其余12個測試點均分布在諧和線附近。所有諧和測試點中有5個測試點分析在灰色/黑色鋯石邊部(點號為SG1-1-1、SG1-1-7、SG1-1-8、SG1-1-9和SG1-1-13),它們的U含量較高,為801 × 10-6~2 417 × 10-6,Th/U比值較低為0.01~0.07,206Pb/238U年齡變化于864.3 ± 9.2 Ma~784.7 ± 7.8 Ma之間(表1)。另外7個分析在弱環(huán)帶的部位(點號為SG1-1-2、SG1-1-4、SG1-1-6、SG1-1-10、SG1-1-11、SG1-1-12和SG1-1-14),具有相對較低的U含量,為246 × 10-6~1 464 × 10-6,Th/U比值較高為0.11~0.76,206Pb/238U年齡變化于881.9±9.6~806.5 ± 8.9 Ma之間(表1)。

        圖 3 石鼓-黎明地區(qū)黑云母石英片巖及其長英質(zhì)脈體中鋯石陰極發(fā)光圖像Fig. 3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 of zircons from biotite quartz schist and leucocratic felsic vein in the Shigu-Liming area圓大小為30 μm,橢圓長、短軸分別為30 μm、20 μm,代表年齡分析點位; U-Pb年齡結果亦在圖中標出Circles (30 μm) and ellipses (length = 30 μm, width = 20 μm) show positions of U-Pb analytical sites, U-Pb ages are also plotted

        同時,對該樣品中陰極發(fā)光圖像顯示環(huán)帶較弱或呈灰色無分帶結構的鋯石微區(qū),進行了LA-ICP-MS U-Pb定年(圖3a),48個測試點獲得了諧和年齡(表2、圖4b)。除1顆諧和鋯石核部207Pb/206Pb年齡為2 557 ± 30 Ma(圖3a中編號為14),其余鋯石206Pb/238U諧和年齡主要集中于914~811 Ma之間,U含量變化范圍較大為74 × 10-6~1 854 × 10-6,具有較高的Th/U值,范圍為0.06~1.28。在鋯石U-Pb年齡頻率直方圖中顯示明顯的~858 Ma的年齡峰值(圖5a)。

        由此可見,分析在灰色/黑色鋯石邊部的5個SHRIMP年齡結果與分析在弱環(huán)帶的部位或無分帶鋯石微區(qū)(除207Pb/206Pb年齡為2 557 ± 30 Ma)的54個年齡(7個SHRIMP年齡和47個LA-ICP-MS年齡)結果具有一致性。但是,5個SHRIMP年齡結果具有相對較高的U含量和相對較低的Th/U值,表明其鋯石形成于巖漿演化晚期,受到自身變質(zhì)作用的影響。

        3.2 長英質(zhì)脈體(SG1-2)

        該樣品中鋯石多呈半自形、橢球狀,少量鋯石呈渾圓狀。大部分鋯石顆粒長軸以60~120 μm為主,短軸以30~60 μm為主,長寬比約為1.5~2.0。陰極發(fā)光圖像顯示,大部分鋯石具有核-邊結構(圖3b),其核部保留清晰的振蕩環(huán)帶或呈灰色無分帶結構,邊部呈黑色普遍較窄(均小于40 μm)。

        對16顆鋯石邊部進行了SHRIMP U-Pb定年(表3、圖4c),大部分年齡結果落在諧和線附近。其中11個測點的206Pb/238U年齡變化于241.6 ± 2.5 Ma~ 174.4 ± 4.1 Ma之間(表3),其Th和U含量變化范圍較大,分別為29 × 10-6~4 349 × 10-6和295 × 10-6~6 221 × 10-6,Th/U值變化范圍為0.02~0.72。另外Th/U值較小(<0.1)、在諧和圖上分布比較集中的5個測點(點號為SG1-2-1、SG1-2-3、SG1-2-10、SG1-2-11和SG1-2-15),其206Pb/238U年齡變化于224.5 ± 3.3 Ma~ 197.0 ± 3.0 Ma之間,可能代表了該長英質(zhì)脈體的深熔時代。

        同時,對該樣品中陰極發(fā)光圖像保留清晰的振蕩環(huán)帶或呈灰色無分帶結構的鋯石核部,進行了LA-ICP-MS U-Pb定年(圖3b)。55個測試點獲得了諧和年齡(表4、圖4d),207Pb/206Pb年齡范圍為2 637~743 Ma,其Th和U含量變化范圍較大,分別為1 × 10-6~934 × 10-6和80 × 10-6~1 730 × 10-6,Th/U比值變化范圍較大為0.003~4.23(表4)。在鋯石U-Pb年齡頻率直方圖中明顯呈~852 Ma的年齡峰值,另外還具有1 840~1 670 Ma和~2 495 Ma的年齡次峰(圖5b)。

        圖 4 石鼓-黎明地區(qū)黑云母石英片巖及其長英質(zhì)脈體中鋯石U-Pb年齡諧和圖Fig. 4 Concordia diagrams for zircons from biotite quartz schist and leucocratic felsic vein in the Shigu-Liming area

        圖 5 石鼓-黎明地區(qū)黑云母石英片巖及其長英質(zhì)脈體中諧和鋯石U-Pb年齡分布頻率直方圖Fig. 5 U-Pb age histograms for U-Pb zircon analyses from biotite quartz schist and leucocratic felsic vein in the Shigu-Liming area

        4 討論

        4.1 變沉積巖的沉積物質(zhì)來源及沉積時代

        沉積巖中碎屑鋯石年代學研究可以為探討源區(qū)物質(zhì)組成、主要巖漿事件以及沉積盆地的構造背景等提供重要信息(Griffinetal., 2004; Condieetal., 2005; Cawoodetal., 2012)。楊敬奎(2014)在石鼓群上段(相當于巨甸巖群塔城巖組)變沉積巖中獲得~2.4 Ga和~1.9 Ga的古元古代碎屑鋯石年齡,認為此兩組年齡與揚子板塊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兩期構造-巖漿事件時代相吻合;~1.6 Ga和~1.4 Ga的碎屑鋯石年齡,將其解釋為石鼓群存在兩期中元古代巖漿事件;1.0~0.6 Ga的碎屑鋯石年齡,表明石鼓群同樣也經(jīng)歷了新元古代巖漿活動;另外,510~237 Ma的鋯石年齡被認為是來自岡瓦納古大陸的物質(zhì)或者與該期的巖漿事件有關。本研究對石鼓-黎明地區(qū)黑云母石英片巖中碎屑鋯石進行U-Pb定年,得到年齡范圍為2 557~785 Ma。同時對深熔長英質(zhì)脈體中鋯石進行研究,陰極發(fā)光圖像顯示明顯的核-邊結構,其核部顯示碎屑鋯石特點(圖3b)。核部年齡范圍為2 637~743 Ma,與寄主巖石年齡一致(黑云母石英片巖,2 557~811 Ma),表明該長英質(zhì)脈體中的鋯石是在深熔過程中從寄主巖石中捕獲的。實驗結果表明,黑云母石英片巖及其深熔長英質(zhì)脈體中鋯石存在858~852 Ma的主要年齡峰值。根據(jù)前人研究資料,揚子板塊西緣廣泛分布新元古代中酸性和基性侵入巖(e.g. Zhouetal., 2002; Li Xianhuaetal., 2002, 2003; Li Zengxiangetal., 2003; Zhouetal., 2006; Zhao and Zhou, 2007; Huangetal., 2008; Zhaoetal., 2008; Zhuetal., 2008; 劉俊來等, 2008; Wangetal., 2011; Linetal., 2012; Caietal., 2014),其中部分巖體(例如,關刀山巖體、格宗巖體)的形成時代為~860 Ma(徐士進等,1996; Zhouetal., 2002; Sun and Zhou, 2008;耿元生等, 2008; Duetal., 2014)。同樣,揚子板塊西緣(例如,大紅山群、河口群等)也存在大量古元古代火山巖(e.g. Greentree and Li, 2008; 楊紅等, 2012; 范宏鵬等, 2015),近年來在揚子板塊西緣也陸續(xù)有大量太古代-古元古代碎屑鋯石年齡的報道(e.g. Sunetal., 2009; Zhaoetal., 2010; 朱華平等, 2011; Wangetal., 2013)。綜合上述,表明石鼓-黎明地區(qū)出露的該套變沉積巖的主要物質(zhì)來源可能為揚子板塊西緣新元古代巖漿巖,同時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巖石也為其提供了部分物質(zhì)來源。

        變沉積巖中最年輕一組碎屑鋯石年齡可以用來限定沉積時代(劉福來等, 2015)。本研究中黑云母石英片巖及其深熔脈體最年輕一組碎屑鋯石年齡峰值為858~852 Ma,表明石鼓-黎明地區(qū)變沉積巖的沉積時代應在~852 Ma之后。該變沉積巖系在地層劃分上屬于李昆瓊(2003)、姚雪等(2014)劃分的古元古代石鼓巖群羊坡巖組,屬于沙紹禮(2014)劃分的古元古代黎明巖群。由此可見,不論是以上哪種劃分方案,均將該套變沉積巖系時代劃歸為古元古代。羅改等(2017)在羊坡巖組中識別出新元古代基性巖。結合以往資料,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石鼓巖群羊坡巖組的形成時代需要重新限定,該巖組中至少存在部分形成于新元古代或新元古代之后的變質(zhì)基性巖和變沉積巖系。

        4.2 變沉積巖中生代變質(zhì)-深熔事件

        從黑云母石英片巖中呈透鏡體狀或不規(guī)則狀分布的長英質(zhì)脈體中分選出的鋯石,其邊部陰極發(fā)光圖像呈灰色/黑色弱環(huán)帶或者無分帶結構(圖3b),并且具有較低的Th/U比值,表現(xiàn)深熔鋯石特點(Rubattoetal., 2001, 2009; Imayamaetal., 2012)。該深熔鋯石邊部225~197 Ma的定年結果,代表了熔體結晶、長英質(zhì)脈體的形成年齡(Caoetal., 2019)。楊敬奎(2014)對塔城巖組2件變沉積巖樣品中鋯石進行定年得到多組年齡,其中兩組主要年齡之一為300~200 Ma,認為該巖組受到該時期構造巖漿作用影響較大,推測變質(zhì)時代為海西期-印支期。若該論文中510~237 Ma、被認為是來自岡瓦納古大陸的物質(zhì)或者與該期的巖漿事件有關的鋯石年齡可信,表明該變沉積巖應該形成于中三疊紀之后,其變質(zhì)年齡范圍應進一步限定在237~200 Ma之間。本文得到的石鼓巖群羊坡巖組變沉積巖深熔時代與楊敬奎(2014)得到的巨甸巖群塔城巖組變沉積巖變質(zhì)時代在誤差范圍內(nèi)一致,表明石鼓巖群和巨甸巖群變沉積巖普遍遭受了中生代變質(zhì)-深熔事件的改造。

        查明中生代變質(zhì)-深熔事件在揚子板塊西緣與印支板塊之間的空間展布,建立變質(zhì)-深熔事件年代格架,對深入了解古特提斯洋閉合過程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變質(zhì)作用以及年代學研究的深入,沿金沙江-點蒼山-哀牢山變質(zhì)帶有多處二疊紀-三疊紀變質(zhì)事件的報道。Cao等(2015)對金沙江變質(zhì)帶斜長角閃巖中巖漿鋯石核部進行LA-ICP MS分析,得到242 Ma的結晶年齡,對石榴片巖中白云母進行40Ar/39Ar年代學分析,得到224 Ma的變質(zhì)年齡,進而將金沙江變質(zhì)帶的峰期變質(zhì)年齡限定在242~224 Ma之間。Liu等(2013)和Ji 等(2019)分別將點蒼山-哀牢山變質(zhì)帶變質(zhì)雜巖的變質(zhì)時代限定在249~230 Ma和227~220 Ma之間,并通過詳細的巖相學和變質(zhì)作用研究,確定峰期條件可達高壓麻粒巖相。根據(jù)前人觀點,石鼓雜巖屬于石鼓-點蒼山-哀牢山變質(zhì)帶的一部分(崔峻豪等,2014),其中,點蒼山-哀牢山雜巖帶變質(zhì)雜巖普遍記錄了中生代和古新世-中新世多期變質(zhì)-深熔事件(Liuetal., 2013, 2015; Jietal., 2019)。本文研究表明石鼓巖群羊坡巖組變質(zhì)雜巖遭受中生代變質(zhì)-深熔事件改造,而石鼓巖群是否存在古新世-中新世多期變質(zhì)-深熔事件的記錄,還有待于進一步工作。

        5 結論

        (1) 石鼓-黎明地區(qū)變質(zhì)雜巖普遍發(fā)生深熔。變沉積巖深熔脈體中鋯石邊部陰極發(fā)光圖像呈弱環(huán)帶或者無分帶結構,并具有較低的Th/U值。對該類深熔鋯石微區(qū)進行定年,得到年齡范圍為225~197 Ma,代表了該區(qū)變沉積巖的深熔時代。

        (2) 石鼓-黎明地區(qū)變沉積巖及其深熔脈體中碎屑鋯石定年得到2 637~743 Ma的年齡范圍,其主要年齡峰值為858~852 Ma,表明該套變沉積巖的沉積時代應晚于~852 Ma,并且其物質(zhì)來源復雜,主要為揚子板塊西緣新元古代巖漿巖,同時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巖石也為其提供了部分物質(zhì)來源。

        致謝感謝楊淳、劉建輝、車小超等在鋯石SHRIMP U-Pb定年工作中給予的幫助;感謝李亮等在鋯石LA-ICP-MS U-Pb定年工作中的幫助。感謝編輯老師和審稿專家認真審閱本文,并提出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

        猜你喜歡
        雜巖沉積巖石鼓
        是什么改變了石頭的外形
        石鼓響了
        嶺南音樂(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粒度分析在沉積巖中的應用
        西部資源(2021年4期)2021-12-20 01:35:05
        周野鹿鳴——石鼓山西周墓葬群
        藝術品鑒(2020年5期)2020-07-27 02:43:06
        四川錦屏山地區(qū)堿性雜巖鋯石U-Pb年代學、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zhì)意義
        “中華第一古物”:故宮石鼓
        金橋(2018年2期)2018-12-06 09:30:30
        藏南雅魯藏布江結合帶東段瓊結雜巖早白堊世變輝綠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zhì)意義
        石鼓滄桑
        阿爾泰塔爾結拜一帶鎂鐵質(zhì)侵入雜巖成因--來自地球化學的證據(jù)
        香港西貢荔枝莊地區(qū)火口湖相沉積巖中的滑脫構造
        女人被做到高潮免费视频| 日韩午夜理论免费tv影院| 内射人妻视频国内|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 av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小电影| 亚洲av自偷自拍亚洲一区| 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天天草夜夜草| 国产亚洲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裸体美女永久免费无遮挡| 全免费a级毛片| 国产又爽又黄又不遮挡视频| 毛片在线播放亚洲免费中文网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人妻中文字幕| 一 级做人爱全视频在线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二区| 精品国产品欧美日产在线| 精品亚洲在线一区二区 | av中文字幕一区人妻|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在线| 国产青青草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97色在线 | 亚洲| 男女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精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美女黄18以下禁止观看| 99久久免费中文字幕精品| 亚洲一区毛片在线观看| 不卡高清av手机在线观看| 无码吃奶揉捏奶头高潮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午夜视频| 岳毛多又紧做起爽|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无东京热| 男男做h嗯啊高潮涩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