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堰柯
(四川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四川 都江堰 611830)
隨著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建設項目施工內容的不斷豐富,在實際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是最為常見的施工內容之一,尤其是對于高層建筑及水利工程而言,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被廣泛應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與普通混凝土施工技術相比較,有著較大特殊性,容易出現(xiàn)施工缺陷,對施工技術的要求較高,工程質量控制難度大,如果控制不力,將導致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出現(xiàn)嚴重質量問題。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對施工質量有著最為直接影響的為原材料質量,有些施工單位忽視原材料的質量管理,導致建設項目施工效益受到影響。原材料質量控制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原材料采購過程中,施工單位所選擇的供應商投機取巧,僅僅保證了采購過程中的材料質量,在后期大量的材料供應卻無法保證質量,同時由于施工單位缺乏完善的進場材料檢測制度,導致類似企業(yè)鉆空子,影響水泥、砂石、外加劑等原材料的質量;其次,在原材料存儲過程中,缺乏專業(yè)規(guī)范的存儲區(qū)域,雨季未加以苫蓋保護等,導致原材料質量在保存過程中出現(xiàn)損害。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體積較大,內部混凝土與外部混凝土的熱量散失水平不同,外部熱量散完之后內部還存在著較多熱能需要釋放。若是施工單位未制定科學的施工組織設計,混凝土澆筑及振搗不到位,都會導致大體積混凝土出現(xiàn)裂縫問題,這是制約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另外,施工單位缺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和施工經驗,例如在混凝土內部設置冷水管等措施未被應用于 實際項目,導致混凝土內外部溫差無法得到平衡,最終導致裂縫的出現(xiàn)。
除了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混凝土養(yǎng)護也存在缺陷。例如施工人員未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guī)范對混凝土進行保濕或者保溫養(yǎng)護,對混凝土養(yǎng)護的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導致大體積混凝土容易出現(xiàn)質量問題。
施工單位在選擇原材料的過程中要從以下幾點開展:首先,采購過程中選擇對比多家供應商,在保證原材料質量的基礎上,選擇價格相對較低的供應商,以此降低施工成本;其次,在原材料進場時,派專門人員對進場材料進行抽查。例如對鋼筋每60 噸作為檢驗批,對材料質量加以控制;第三,在原材料保存過程中,加強防水與防潮措施,由專人負責原材料的保管,從而保證材料在存儲過程中不影響質量。通過以上三項措施,共同保證原材料質量。
對于混凝土的配合比,需要結合不同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在實驗室內進行試配,在實際生產中,嚴格按照實驗室配合比攪拌生產。同時可以在混凝土中摻入緩凝劑、減水劑等外加劑,改善混凝土性能,降低干縮性。
根據(jù)實驗室配合比,按照重量嚴格控制各個組成原材料,保證配合比精確。提高混凝土攪拌過程中的溫度控制,保持在170℃左右,并且保證攪拌時間,以此提高混合料的綜合性能,之后使用自卸罐車將混合料保持持續(xù)攪拌運送到施工現(xiàn)場,保證在3 小時之內澆筑完畢。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內容,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采取分層澆筑的方式,每層厚度控制在三米以內。澆筑和振搗同時進行,采取振搗棒垂直插入混凝土,由遠及近振搗,直至混凝土不再出現(xiàn)氣泡為止,以此保證混凝土的密實。
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澆筑完畢之后,應該立刻采取養(yǎng)護措施,避免裂縫的出現(xiàn)。一般混凝土養(yǎng)護通過采取保濕或者保溫,澆水或者覆蓋薄膜等方式來開展,平衡大體積混凝土內外溫差,降低混凝土的干縮速率,從而避免產生裂縫,提高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
在大體積混凝土內部設置冷水管,是最為有效避免裂縫產生的施工措施。實際施工中,在大體積混凝土內部設置蛇形的冷水管,通過循環(huán)水流的方式,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溫度。通常冷水管之間的間距要控制在0.8m 以內,同一層的水管間距為1m,外側冷水管距離邊緣0.5m。冷水管在使用之前應該進行試壓,保證水管的正常性能,以此有效地降低混凝土溫度,同時避免水管的破裂。當混凝土澆筑到每一層水管位置之后開始通水,混凝土澆筑完畢之后,停止通水,最大限度的節(jié)約用水。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難度較大,為此應該加強施工技術控制,針對不同的施工要點加以控制,從而促進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提升。另外,施工方還需加強技術管理,明確質量控制目標,提高施工人員的質量控制意識,確保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從而提高建筑工程企業(yè)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