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未來要放棄地球,前往火星或宇宙的其他地方生活,那我們或許將不得不以漢堡包為生。一位名叫奧列格·斯克里波奇卡(Oleg Skripochka)的俄羅斯宇航員讓人類離這個目標更近了一步。在最近一次前往國際空間站的旅程中,他完成了一個突破性的成就:在不殺死動物的情況下制造出真正的肉。而斯克里波奇卡所用的工具,便是一臺被送上太空的3D打印機。
當然,太空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2013年,第一塊人造漢堡肉餅問世。自此之后,地球上的科學家就一直致力于在不屠宰動物的情況下做出可食用肉品。對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其他太空機構(gòu)來說,他們希望能找到一種為宇航員提供食物的可持續(xù)方式,從而實現(xiàn)比以往人類更深入太空的航天任務(wù)。3D打印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可以避免攜帶大量食物,減輕長期太空旅行的載重量。未來的宇航員將可以利用被稱為“生物墨水”的結(jié)構(gòu)材料,加上一些植物和動物細胞,就能通過3D打印機將晚餐準備好。
這是一個偉大的想法,但科學家懷疑這個過程是否能在太空的微重力環(huán)境下進行?!霸谑е貭顟B(tài)下,生物打印器官和組織的成熟速度要比在地球重力條件下快得多?!币陨惺称房萍脊続leph Farms的代表約阿夫·雷斯勒(Yoav Reisler)說,“這些組織是同時從各個方向打印出來的,就像在做一個雪球,而其他大多數(shù)生物打印機則是一層一層地進行打印。在地球上,細胞總是向下沉降,而在失重狀態(tài)下,它們會懸浮在太空中,相互作用。在地球上,一層一層的生物打印需要支撐結(jié)構(gòu),而在失重狀態(tài)下打印,只需要細胞材料就可以制造組織,不需要任何中間支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