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梅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qū)洛溪新城小學 廣東 廣州 510000)
記得第一次接觸“繪本”這個詞,是在我女兒剛滿兩歲時,當時大家都在談早教,談怎樣教寶寶認字閱讀,有朋友給我們推薦《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個繪本,就這樣,我和繪本相遇了。
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日文稱“愛好恩”,當用漢字名為“繪本”時,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即一類以繪畫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繪本圖書與其他普通圖畫書的區(qū)別在于繪本圖書通常有獨立的繪畫著者,圖畫有個人風格,畫面即情即景,可單幅成畫。它好比是供低幼兒童看的一部電影,它既展示出寬廣的視野,又有細節(jié)的特寫,既有極其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又暗藏著起、承、轉、合的節(jié)奏設計,極大地吸引小讀者的興趣。
正是由于繪本的這個特點,我們嘗試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采用繪本作為閱讀文本,來培養(yǎng)低年段學生的閱讀能力。經(jīng)過一年多的實踐,我們有以下收獲: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源泉,學生只有對閱讀產(chǎn)生的興趣,才會更積極的參與到閱讀當中,進行有效的知識積累。教師通過利用繪本教學,能改變傳統(tǒng)閱讀模式中單一的文字形式,利用圖文結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使學生在閱讀中不斷的進行思考,是非常符合當前學生發(fā)展需求的,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能力。
當前教育的重點內(nèi)容就是要堅持以學生為本,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運用繪本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的結合學生當前發(fā)展的特點,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為學生選擇合適的繪本,充分的放手,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從而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進行《我的媽媽真麻煩》繪本閱讀時,教師可讓學生根據(jù)題目來想一想,為什么作者會說媽媽真麻煩呢?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學習,去書中尋找答案,這位媽媽身上都發(fā)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學生通過逐步深入的閱讀,了解到其實媽媽一點都不麻煩,而是表達了媽媽的熱情和可愛。從而使學生在繪本閱讀中,激發(fā)對自己媽媽的喜愛之情。同時教師可讓學生對自己的媽媽進行寫話,說一說她們有什么特別之處。
小學階段是學生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是學生綜合能力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關系著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充分的發(fā)揮繪本在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例如,教師可為學生布置一些寫讀后感或根據(jù)繪本故事進行仿寫、續(xù)寫的作業(yè),學生可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意見,從而取長補短,互相幫助、互相進步。教師在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有效的、及時的評價,引導學生正確的分析,從而更好的進行閱讀和寫作,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繪本不僅僅是講述一個故事,更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雖然繪本的文字較少,但由于其豐富的圖片加上簡潔明了的文字,能使學生獲得更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可由針對性的進行留白,讓學生仔細的觀察,大膽的想象,感受繪本故事中所表達的情感,并運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有效的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能力。
例如:繪本《我永遠愛你》,當讀到小熊去接蜂蜜的時候,可提問學生:他的心情是什么樣的?會發(fā)生什么意外嗎?當讀到他不小心打碎了媽媽最喜歡的碗時,向學生提問:小熊此刻的心情如何?媽媽知道了會怎么樣呢?等等,當學生的猜測與故事相同時,他們內(nèi)心的興奮和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這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能使人受益一生,閱讀也是如此。教師要有耐心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并不斷的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能有效的在閱讀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因此,需要教師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進而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魅力,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繪本能有效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更專心的參與到學習中;課下要求學生堅持閱讀,并進行思考探究,進而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而言之,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不僅僅是要傳授學生文化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使學生成為新時代發(fā)展所需的全面型人才。通過繪本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的應用,有效的幫助了學生開闊視野,提升綜合能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今后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