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彥
(福建省漳州市實驗小學 福建 漳州 363000)
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教學目標作出了明確要求,小學階段的各個年級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能夠以普通話、富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的重要性。朗讀教學可以說是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和其它學科區(qū)分的一個主要標志。同時,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也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教學手段。
1.1 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文章情感和主旨。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還處于具體形象階段,注意力不集中使他們的一個特征,如果課堂上教師讓學生過長時間的閱讀勢必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朗讀訓練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注意力,朗讀聲音越大越能夠刺激學生的聽覺系統(tǒng),進而保持專注和興奮在閱讀材料商,從而更好地記憶、理解文章結構和內(nèi)容。另外,教師對學生引導之后,讓學生反復朗讀文章中一些內(nèi)涵豐富、優(yōu)美的語句,更利于學生形成情感體驗,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1.2 發(fā)展學生說寫和聽讀能力。小學語文關鍵是要發(fā)展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很大程度上能夠聽聲學生的這四個方面能力。讀可以理解為學生對信息的接收,說和寫是加工和出來信息。朗讀過程需要學生口耳腦眼共同協(xié)作。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后,學生能夠更加準確和快速地對語言作出反映,進一步提升學生積累詞匯語言、發(fā)展語感。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地讓學生通過朗讀去體會文章中的韻律,這對于提升學生寫說聽讀水平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3 凈化學生心靈,陶冶情操。情感的表達需要語言作為工具來支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對一些情感充沛、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進行朗讀,能夠讓學生朝氣蓬勃、激昂奮進,內(nèi)心有更好的情感體驗。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是我國文學歷史上的精華,思想感情健康、強烈、個性鮮明。小學階段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對他們進行情感熏陶比較容易,通過對文章的多次朗讀,學生很容易被文章的內(nèi)容所感染,內(nèi)心深入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陶冶。所以說,朗讀教學也是德育教育的一個有效手段。
2.1 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朗讀積極性。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過程中,取得好的朗讀效果是一個方面,讓學生意識到朗讀對于發(fā)展自身能力重要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實際教學生教師要以多樣化手段對學生朗讀興趣進行激發(f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熱愛和樂忠于朗讀。表演朗讀法以及創(chuàng)設情境法是2種有效地提升學生朗讀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手段。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感染力豐富的情境,用這樣的情境將學生引入到朗讀氛圍中,進而實現(xiàn)情景交融的目的。表演朗讀是一種移情式、聲情并茂地朗讀方法,這種朗讀方式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文章內(nèi)涵和思想,也利于情景的烘托,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
2.2 結合文章、學段特征對朗讀技巧進行培訓。小學語文教學在進行朗讀培訓過程中的指導要有針對性,要以學生年齡特征和知識結構為基點。不同學段的朗讀訓練各有不同,但都要求學生能夠帶有感情、流利、正確地進行閱讀。低年級學生掌握詞匯量不多,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翻譯文章中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句子,然后讓學生反復朗讀。高低級的學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師應當結合文章本身特點,要讓學生對一些經(jīng)典語句和優(yōu)美語句進行反復蘭度,要要學生去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實際教學中的語文文體有很多,對于不同的文體要采取不同的朗讀方式,比如說寓言故事的人物形象個性凸出,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扮演角色的形式展開于都。詩詞有著很強的情感性和節(jié)奏型,教師要幫助學生對音節(jié)進行劃分,注意朗讀氣勢的形成。
2.3 注重朗讀評價強化。小學語文教學朗讀訓練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朗讀評價。通常情況下朗讀評價可以分為激勵性評價和藝術評價兩種。所謂的激勵性評價就是教師以激勵肯定的方式,針對學生實際,對學生的進步和有點進行積極肯定的評價,要將學生發(fā)展性體現(xiàn)出來。比如說學生朗讀總體上可以時,就給與充分的贊揚和肯定,同時表明要改進的地方。有學生在朗讀時有很大問題時,教師可以從其他方面給與肯定,比如說“你朗讀的非常用心、聲音很洪亮、朗讀的很認真”等等、藝術評價就是不直接對學生朗讀作出一般評價,而是將文章情境結合起來,同時對學生朗讀作出反饋,這樣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涵,體會文章魅力。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評價需要教師有著較好地指導策略和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