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暉
輔導員是高校中最早、最直接、也最頻繁接觸新生的思想教育管理者,是大學新生學習上的引導人、生活上的知已者、政治上的指南針。做好入學初期新生的輔導員工作,對于高校良好校風、學風的養(yǎng)成,對于新生在整個大學生涯、乃至今后步入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起著極其特殊的作用。如何做好高校新生輔導員工作?筆者從輔導員自身角度,結合工作體驗,談幾點膚淺的想法。
一要“想”新生所想。輔導員如何換位思考“走進新生”,跟上他們的想法、思路,弄清他們在“想什么”,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一步。新生們進入一個全新的大學環(huán)境,思想道德、法律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人生追求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盡管這些我們也曾經歷過,但時代不同了,理應賦予更多內涵。他們在想什么?這一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問題,卻是我們應常思的。學會站在新生的角度去理解一些事物,變“要他做”為“我想做”,輔導員工作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二要“想”新生家長所想。輔導員如何發(fā)揮學生家長的作用,來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這點在大學里往往被忽視。家長送孩子到大學,高興之中又有少許失落感。高興的是孩子終于上了大學,失落的是從此遠離了孩子。這時,家長想的最多的是未來孩子在大學里的情況。作為新生的輔導員,要與家長建立起可隨時聯系的渠道,讓家長需要時(有時一時聯系不上孩子,會很緊張)通過我們直接了解孩子在大學里的表現,讓家長放心。輔導員也可將新生在大學里好的表現或成長進步通報給家長,家長也會第一時間褒揚學生,學生自然心存好感,就會更好地支持我們的工作,這樣就形成了互動“金三角”。
三要“想”高校黨委、行政決策所想。作為高校輔導員,除守好“一畝三分田”本職外,還要著眼于“想黨委、行政決策”所想,對上級的要求牢記在心,對黨委、行政領導有關新生的總體決策部署要認真學習,把握、領會其中的精神實質,將每一個時段的高校中心工作與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結合起來,并堅決貫徹好。
一是對待工作要“用心”。何為“用心”?就是既要有全身性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又要講究方法用智慧并帶著思考去完成任務。輔導員任務重壓力大作息又不固定,但這是一個有“造林育人”意義的崗位,不做則已,要做就要“用心”去做,平凡崗位也能干出一番成就?!坝眯摹弊鍪碌娜耸冀K是快樂的,這是人類社會一條永恒的法則。一個工作“用心”的人,才有可能帶出一支優(yōu)秀的學生團隊。同樣,一個工作“用心”的人,收獲最大的可能是自己。
二是對待學生要“曖心”。前蘇聯教育家馬可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當今大學生也需要愛。如果一個輔導員天天面對大學生,卻無法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曖心”,也是履行不好思想教育責任的。對待新生要“曖心”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勿以善小而不為”。記得有次看新生們打球,一隊員不小心摔倒,擦破了手臂流了血,我見狀立即上去扶之場邊,并跑到辦公室取來“創(chuàng)可帖”,幫其帖上,然叮囑幾句。這么小的一件事情,幾年過去了,已經畢業(yè)的這個學生仍與我保持聯系,還記著我的好。
三是對待事務要“公心”。荀子曰:“公生明,偏生暗”。要有“新生事務無小事”的思想。在處理新生事務時,尤其是評優(yōu)、培養(yǎng)、選干等重大環(huán)節(jié),要不徇私情,不分親疏,做到公平不傾斜,公正不護短,公道不藏私,自覺接受學生、同事、領導的監(jiān)督,樹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心底無私天地寬,只有出以公心、注重公論、堅持公道、維護公正、提高公信,才能成為新生滿意、領導放心的輔導員。
一是對新生偶犯小錯要“善教育”?!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對待新生的犯錯要分清情形,是主觀犯錯,還是客觀犯錯。是正常犯錯,還是偶爾犯錯,要區(qū)別對待。對于前者,不做老好人,該批評的要嚴肅批評,嚴重違反校紀的該上報的要及時上報;對于后者,則要多提醒,多拉袖子,同時講究策略藝術。
二是對新生正當需求要“善服務”。牢固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新生到校后一段時間,可謂舉目無親,人生地不熟,特別是那些第一次遠離父母的學生,需要有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這段時間,會有很多事情解決不了,這時除了主動帖靠做好服務外,對于學生可能的求助,要做到:門(辦公室)要常開,機(手機)要隨接,臉要好看,話要和氣,事(職責之內)要快辦。
三是對新生遇到問題迷惑時要“善引導”。“國無常俗,教則移風”。做好新生心理素質、思想道德意識方面的引導,是輔導員的基本職責。輔導員應具備高尚的情操、敏捷的思維和較高的政治覺悟,當新生遇到心理情感困惑、交往不協調、道德意識模糊、沉迷不能自拔、政治方向迷失等問題時,要及時加以正面引導,幫助走出困境。
一是預警防范要“早”?!胺彩略t立,不豫則廢”。預防針要早打,才能長效。高校新生是步入“半社會”的轉折之年,有哪些預防針要打呢?比如艾滋病的傳染途徑、毒品的犯罪與危害、校園貸、“套路貸”的詐騙手段與形式等等,這些涉及新生人生大事的關鍵節(jié)點,要讓他們“早”知道,以防患于未然。
二是苗頭性問題化解要“早”。大量事實表明,高校學生違法違紀及重大事故的發(fā)生,都呈現出從苗頭性問題、小問題到大問題,再到突發(fā)重大問題的發(fā)展軌跡和蔓延趨勢。因此,探索苗頭性問題“早”發(fā)現機制,在高校新生中尤為重要。高校新生苗頭性問題表現為多方面,既可能是思想道德方面,又可能是生活交友方面,也可能是單純的虛榮心金錢方面。發(fā)現苗頭性問題的途徑多樣,既可在學生上課、公寓、網絡的情景中去觀察,又可在老師、同學們日常交談中去發(fā)現,也可在新生情緒落差變化中去分析。苗頭性問題的關鍵在于“早”化解,化解的措施有:提醒教育常態(tài)化;個別交心談心常態(tài)化;事例通報常態(tài)化。化解時既體現人性化,又體現靈活性,帶著感情關懷,堅持以理服人。
三是可能發(fā)生的重大隱患事故報告要“早”。一方面,如高校發(fā)生學生重大事故,往往影響很大,不但牽制領導的大量精力,嚴重的還影響教學秩序;另一方面,任何重大事故發(fā)生的背后,都會通過各種形式表現出來,作為高校的輔導員,都要有高度的責任性和敏感性,努力發(fā)覺可能引發(fā)重大事故的點滴跡象。一旦超越了自己的處理能力和職責范圍,就要立即向領導報告。
一是“站位”要高。就是要旗幟鮮明地講政治,有政治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作為黨員輔導員,要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政治覺悟和政治鑒別力。對于新生中聽到的不良言論、看到的不良行為不能人云亦云,要有“正能量”,敢做“正氣神”。
二是“定位”要準。就是要正確履行好輔導員的崗位職責,不無為、不越位。新時代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是以對學生思想教育為核心,對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為手段,以讓學生形成成熟的人生觀為目的。這樣才能真正成為新生生活的管理者、新生思想的引航者、新生情感的傾聽者、新生品行的規(guī)范者。
三是“到位”要快。就是對高校主管部門下達的有關新生工作的任務,落實要“到位”,完成要迅速。一要突出“早”。今日事,今日做。二要突出“細”。天下事,成于細。三要突出“實”。講效果,保質量。四要突出“新”。勤思考,為人先。
做好高校新生教育管理,輔導員系大半。新時代新形勢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做好新生工作任重道遠,必須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信為道、創(chuàng)為先,以新生為本,敢做時代潮流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