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霞
在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活動中,自然材料的運用對于幼兒的美術學習是十分重要的,讓幼兒能夠更好地感受到課堂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自然材料安全無毒,結構復雜多樣,使幼兒的學習變得更加豐富有趣,也能讓幼兒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學前教育階段對于兒童的智力發(fā)展與將來成長都有重要的啟蒙作用,對于幼兒而言,早期學習為他們的人生奠定了基礎。想要更好地推動美術教育,教師必須要更多地讓學生進行動手制作,讓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真正激發(fā)。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自然材料的引入使幼兒的美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讓他們能夠從生活化的材料中產生熟悉的感覺,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然而,現階段我國大多數幼兒園對于自然材料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實際運用也較少,因此教師必須要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運用自然材料于課堂之中。
一、在自然材料里感受美術的豐富色彩
在整個美術教學過程中,色彩的學習是最為常見也是最為基礎的一項內容。教師可以將自然材料和色彩融合起來,讓幼兒更加仔細地感受到自然顏色與美術顏色之間的巨大差別,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可以事先收集一些自然材料,例如在樹林中撿一些顏色鮮艷、富有特點的樹葉或其他植物。幼兒在課堂之中便可以利用這些自然色彩來進行自己的美術創(chuàng)作,可以將樹葉進行擠壓,用綠葉擠出的綠色漿液來充當草叢的色彩,與教師找的楓葉進行拼接。通過這種方式,既能讓幼兒的美術學習得到更深入的發(fā)展,還能更好地幫助他們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讓幼兒的色彩感知能力變得更強。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石頭來教導幼兒進行繪畫,教師可以盡可能地收集形狀、色彩不相同的石頭,引導幼兒進行想象,讓他們簡單地描述一下手中石頭的不同姿態(tài)。之后教師可以幫助幼兒打破他們在紙中作畫的傳統(tǒng)觀念,讓他們在石頭上進行繪畫涂色,以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促進他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這種方式能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讓他們在新奇事物的吸引下進行創(chuàng)作。
二、在自然材料中發(fā)現美術的奇妙構圖
大自然是十分豐富的,其中擁有著許多形態(tài)各異的樹葉、花朵等,通過這些材料的引入,課堂可以讓幼兒的想象力得到更好的發(fā)揮,讓他們制作出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美術作品。例如,大多數幼兒對于卡通人物、小狗等都有著十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普通的花瓣、樹葉來進行卡通人物的再現。另外,幼兒還可以用秋天最常見的金黃色落葉來創(chuàng)造一幅金魚擺尾的圖。在整個拼接過程中,最重要的便是幼兒的想象力發(fā)揮了,教師的最大作用便是引導幼兒,讓他們的想象力能夠真正地得到重視。教師在進行幼兒創(chuàng)作指導時要更多地對他們進行肯定,并將一些較為優(yōu)秀作品貼在班級的某一個地方。另外,除了拼接畫作以外,沙畫也是一種對自然材料很好運用的創(chuàng)作模式,大多數幼兒對于沙子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他們喜歡在玩耍中用沙子來堆砌建筑物、城堡等。因此教師可以將沙子的運用更多地引入到課堂中,讓幼兒能夠在玩耍的過程中進行更加精妙的創(chuàng)作。而教師要對幼兒的構思進行指導,讓他們的創(chuàng)作變得更加的有條理性。
三、在自然材料中尋找美術的創(chuàng)作靈感
幼兒天生有與大自然親近的本能,大自然是其最好的老師。帶領幼兒走進大自然,感受花草樹木、水土等無窮魅力,觀察花的綻放、蝴蝶的舞動、楊柳的飄拂等,引導幼兒尋找和發(fā)現可以運用到美術幼教教學中的材料,共同學習收集整理自然中的資源。走進自然,不僅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也感受到大自然是人們生活創(chuàng)作的源泉。
大自然中擁有許多奇特的自然材料,這些材料為生活與學習都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就現階段的幼兒園教學來說,大多數的教師將自然材料排除在了自己的課堂之中,這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對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也有重大的阻礙作用,這也限制了幼兒園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必須結合現階段的應用情況,對幼兒園自然材料的運用不足進行指出,并根據幼兒的特點來進行方法的創(chuàng)新。通過自然材料的運用能更好地幫助幼兒提高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的美術創(chuàng)作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作者單位:江西省興國縣第一幼兒園 )
責任編輯:王鋒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