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九蓮
(江西省黃坑中學 江西 吉安 343900)
初中化學課程中,對教學設計的研究是一個極為復雜和龐大的任務,教師在開展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以實驗為基礎”理念的應用,并且設計出符合當代化學學科教學的目標、內容與情境,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實驗探究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從實驗探究結果出發(fā)去分析化學現(xiàn)象,分析化學理念,是學生掌握全新化學知識的重要手段。課堂中,教師了解化學實驗的過程與結果,學生不知道化學結果。以此為基礎設計與組織探究教學活動,能夠促進學生養(yǎng)成探究意識,使學生探究能力得以形成。在設計初中化學實驗時,教師要充分整合與利用教學資源,選出具有探究意義的探究主題,通過規(guī)劃探究活動與學生們一起探究化學知識,使學生形成探究意識。此外,初中化學教學活動的實施,應當將化學實驗作為平臺與載體,也要讓實驗視為新知識產(chǎn)生的依據(jù)。在初中階段,學生自我探究新化學知識的能力有限,在教學過程中所實施的探究實驗,大多以驗證前人化學結論是否正確為目的,是讓學生重復與熟悉化學知識的實踐。初中化學科目和其他理學科目一樣,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題目練習來鞏固和完善自身的知識積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解題引導的過程中要注意,通過培養(yǎng)學生解題思路使其逐漸養(yǎng)成舉一反三的化學素養(yǎng)。
化學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本質特征在于其的微觀研究視角,它從物體分子、原子的構成基礎上來揭示其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并通過化學符號進行統(tǒng)一表述。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建立以微觀為切入點的正確化學研究視角,要強調從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來透徹地認識物質的化學世界。在有效培養(yǎng)學生微觀視角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實際化學教學方向側重在概念及基礎知識的理解上,這樣的教學優(yōu)勢在于引導學生突破零散雜亂的知識積累現(xiàn)狀,基于學科概念的核心內容和主干知識點,才能在實際思考過程中靈活運用微觀視角進行有效切入,進而深入而透徹地分析和理解知識內容。例如:學生充分掌握化學元素周期表這一基礎化學知識,能夠在解答問題、分析化學現(xiàn)象、進行實驗操作時順利找到微觀切入點,并建立起各個化學知識點間的相關聯(lián)系,形成各種化學物質的微觀結構化學網(wǎng),有效提升自身的知識積累和問題解答速度,進而養(yǎng)成運用微觀視角解決化學問題的核心素養(yǎng)。
好奇心以及化學探索的熱情是促進學生化學意識萌芽的催化劑,也是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學生實踐操作熱情的前提條件。在好奇心和興趣的驅使之下,初中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化學探究當中,產(chǎn)生強烈的化學探索欲望,進而在化學活動當中提高化學素養(yǎng)。初中化學教師必須重視學生化學探索熱情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以便為做思共生打下堅實基礎。針對學生在化學學習當中的疑問和好奇心,教師要避免用敷衍了事或者是粗暴處理的方法打斷學生,應該保護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并以此為突破口加強對學生的化學教育與引導,讓學生萌發(fā)出更大的化學學習熱情,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和積極操作。例如,在學習動物進化時,為了豐富學生的直觀感受,優(yōu)化學生學習體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動物園觀察動物。對于學生在觀察過程當中提出的問題,教師要適時引導并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可以將好奇心轉化成為化學探索的行動,促使學生將思考和行動整合起來。
為了推動初中化學教育的進步,針對我國初中化學教育的現(xiàn)狀,應加強對教師素質的培養(yǎng),確保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從而提高整個教學效率和質量;目前很多初中的教師缺乏專業(yè)的化學素質和知識,雖然對于化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是為應對教學過程進行簡略的學習,綜合素質知識停留于書本表面,缺乏實際能力;所以,在今后的培訓過程中,格外重視對教師教學實踐性和實效性的培養(yǎng),為教師的學習提供機會,鼓勵教師在公共平臺上進行交流,提高教師的化學教育的綜合能力,強化化學教學資源,促進整個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進步。另一方面,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要積極加強化學實驗設備的資金投入,切實解決我國很多初中實驗室設備匱乏的問題,從而提高整個化學教學的高效性。
無數(shù)的化學教學實踐證明,只要化學教師能夠潛心研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yǎng)成善于總結和歸納的良好學習習慣,我們的化學教學質量就一定能夠大大地提高。所以在現(xiàn)階段的初中化學課程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積極的嘗試,運用好相關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效的強化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