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紅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 青海 玉樹 815099)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在社會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成為我們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帶動了教育的現(xiàn)代化。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掌握計算機知識,已經成為學生進行學習和生活的一項基本技能,學生學會應用是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所以,作為一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總結以找到信息技術行之有效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并沒有嚴格的難易程度界限,并不是必須掌握了所有瑣碎的基本知識,才可學習應用。教師可以打破并重新組合教材結構,不需要完全按照書本教學內容的次序,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學需要把一些內容,如章、節(jié)或知識點重新組合。
高中學生一般對信息技術都非常感興趣,很想學,然而老師上來就重復初中學過的計算機的產生、發(fā)展、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等,上機也只是中英文輸入練習,一段時間下來,學生自然會感到計算機學習枯燥無味、晦澀難懂,漸漸地興趣就會消失了。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重新組合教材結構,上因特網,同學之間相互收發(fā)電子郵件。每當學生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了自己的想法,他們的自豪感會油然而生,在興趣激發(fā)的過程中,學生也自然發(fā)現(xiàn)了很多疑問,求知的欲望自然生成,這時再介紹基礎知識,學生的興趣也會逐漸濃厚。
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根據(jù)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來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教師應該通過類比遷移教學方法讓學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背景,對新知識進行認識和編碼,從而建構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較容易掌握新知識。例如,講到Word時,我要求學生選擇文字塊時,也用選取文件的方法來試,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了相似點和不同點,再對Word圖形進行選取時,也發(fā)現(xiàn)了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學生不僅記得牢,而且在以后學習中容易進行類比,起到靈活運用已學知識突破新知識的遷移作用。
設置問題情境,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依據(jù)教學內容,先設計安排與學習有關的問題懸念,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fā)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強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學習。例如我利用延安是革命圣地這個可以引起學生共鳴的話題,引導學生進行搜索延安圖片并進行復制、粘貼等,開展自主學習。所以,知識問題情境的設置不僅在教學的引入階段要格外注意,而且應當隨著教學過程的展開要成為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并形成幾個潮.通過精心設計問題情境,不斷激發(fā)學習動機,給學生提供學習的目標和思維的空間,學生自主學習才能真正成為可能。從發(fā)展性的要求來看,要讓學生具備在未來的工作中,科學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若能對信息技術教材巧安排,對問題妙引導,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是非常有益的。
信息技術課和別的學科最大的不同是學生基礎的差別,有的學生你不教他也會了,而有的學生或許還從來沒有摸過電腦。因此,我們在上課時一定要注意到這種差別,并要經常有意識地去縮小差別。事實上,不僅基礎水平,包括學生個性在內的諸多因素,總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差異,我們應該尊重差異,并把它作為實施教學的依據(jù),這也就要求我們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設計分層的課堂教學時,應面對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在不同程度都有進步,都能發(fā)展,都有成功感。
演示法是我經常采用的一種的教學方法,它是利用教學軟件,向學生作示范性操作,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新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就能更正確、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概念、原理、規(guī)律等理性知識,使學生少走彎路、節(jié)省時間。另外,通過演示,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我在課堂上巡回進行技能練習指導,解答疑難。學生實踐操作占整堂課的大部分時間,有很多自己實踐動手的機會。比如,在演示完后,設計一個稍難點的“任務”,學生自己動手做,然后請做得比較好的學生演示給其他同學看。這樣對演示的同學有鼓舞作用,對其他的學生也有激勵作用。演示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就可以形成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特征,大大增強了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信息技術是一種工具,一種技能,在教授好信息技術課程的時候,我們要和其他課程的教學結合起來,鼓勵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將信息技術課手段實際運用到我們的教學之中。信息技術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要做到信息技術內容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其他內容有機整合,特別是研究性學習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那我們又如何來進行整合呢?首先,信息技術教師應做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信息技術顧問。當學生在開展活動中有信息技術需求時,可以進行專題培訓。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和挑戰(zhàn),但是我們只要能面向學生,堅持素質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依據(jù),堅持課程改革和創(chuàng)新精神,教學方式一定會更有實效,只有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促進學生獨立自主的探究學習,從而能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