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人工智能正不斷滲透進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帶來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應用,國家不斷加大扶持力度:2017 年7 月國務院印發(f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其中提出了面向2030 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的指導思想、戰(zhàn)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2017年12 月工信部發(fā)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yè)發(fā)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2019 年8 月,科技部印發(fā)《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chuàng)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等?!爸悄?”也首次被寫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在過去三年中,人工智能加快了落地的步伐,實現了三級跳:2016 年人工智能聚焦三要素——算法、算力、數據;2017 年人工智能結合業(yè)務場景快速落地;2018 年,人工智能追求能否商業(yè)化、能否獲得商業(yè)價值與回報。
每一項新技術在誕生到應用的過程中總會伴隨著安全問題:一方面技術本身是否安全;另一方面,新技術是否有助于企業(yè)改善安全體驗。
會議現場
而現階段網絡安全已經突破了原有的邊界,從網絡空間拓展到物理空間,在萬物互聯之后,安全問題將比傳統(tǒng)互聯網更復雜,危險系數也更高。安全問題涉及范圍之廣、面臨威脅之大前所未有,一個“大安全”的時代已然來臨。
人工智能帶來的安全問題以及如何應對已經成為關乎人工智能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問題之一。在關注網絡空間問題的同時,如何通過AI 把安全的能力從網絡空間拓展到物理空間也成為現階段的新議題。
人工智能是把雙刃劍,特別是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安全問題成為人們所關注的重點話題,同時也成為人工智能技術發(fā)展的一大障礙,而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又為網絡安全領域帶來新的技術和方向,使得網絡安全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fā)展時期。
8 月28 日舉行的人工智能與安全高峰論壇圍繞人工智能與安全之間的融合問題,以及人工智能如何護航“大安全”時代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
在智能安全的新形勢下,只有產學研用各方團結協(xié)作,才能從理論、技術、產品和應用的多個維度更好地解決智能時代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