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勇斌
(江西省高安中學 江西 高安 330800)
高中的語文試卷中,作文的分數(shù)幾乎占據(jù)了語文總成績的半壁江山。作文分數(shù)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總成績。然而,無論是在作文的教學中,還是在學生寫作中都存在許多問題。因此本文就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分析,并提出幾項參考建議。
1.1 固定模式。說到寫作,一開始一定會想到創(chuàng)造力,可是就高中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寫作長時間被禁錮在一定的模式中。學生在寫作課上得到的都是教師提供的寫作套路,舉例來說:“設懸念、細節(jié)描寫、話外留音……”等等一些寫作方法的教導,學生熟記并掌握,在作文中加以運用。固定模式的引導下,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成本下降,對創(chuàng)新的投入時間減少,創(chuàng)新能力就會下降。
1.2 思考深度不夠。在批改作文的時候,最常見到的就是三段式“提出觀點、闡述觀點、總結(jié)觀點”。這類作文主要靠華麗的辭藻撐起整篇文章,但究其觀點深度來說——淺顯易懂。這其實是學生思考深度不夠的問題表現(xiàn),針對考題的思考時間不夠,思考的不夠全面,分析的不夠透徹,形成了“湊字數(shù)”的作文。
1.3 教師的引導力度不夠。引導相對的就是直接給予。在高中這個重要而又緊張的時期,學生接受知識的廣度開始大范圍的擴大,教師放棄慢節(jié)奏的知識引導,選擇直接給予。追求的結(jié)果是好的,但能力的培養(yǎng)被忽略了。世界上沒有應萬變的方法,往往是課上教的好,考場上發(fā)揮的不好,這就是應試教育的弊端所在。作文作為語文中綜合能力考查最全面的項目,更是生搬硬套不得,教師要在日常教課加大引導力度,幫助學生進一步思考,逐步培養(yǎng)寫作的綜合能力。
2.1 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紙錾希雽懗鲆黄炎饕欢x不開創(chuàng)新。但就實際的環(huán)境來說,創(chuàng)新有時在緊張的環(huán)境會被焦慮感替代。學生一時找不到出路極有可能會影響正常發(fā)揮。那如何迅速找到新穎的切入點呢?其實需要學生學會發(fā)散的去思考選題,進一步得到不同的切入點。所謂發(fā)散思維既從問題的不同角度進行思考的思維。教師在日常的教學訓練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思維方式。舉例來說:試卷中的考試題目《生活需要——》,一種填空類型的作文。教師可以就“生活”為中心詞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生活”的本質(zhì)、常態(tài)、難題、樂趣……等等,結(jié)合學生所想到的方方面面,就自身實際來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散思維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培養(yǎng)出來的,除了老師在課堂上的引導,學生也要經(jīng)常在課下進行相關的訓練。
2.2 聯(lián)系課文積累素材。說到素材的積累,這可是影響學生作文文采的一大重要因素。但就學生相關的課余時間來說,想要大量的積累課外素材其實是有難度的,時間不允許,記憶力不允許。但轉(zhuǎn)個角度想想,高中語文課本就是一個巨大的金礦[1],課程中要求背誦的相關課文,其實文學價值很高。像李白的《蜀道難》,其佳句輩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等等。還有除了佳句之外,人物素材也是相當?shù)呢S富,像不肯過伶仃洋的文天祥、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等等。就課文中的題材來說,豐富且歷史價值高,如果學生能夠恰當?shù)倪\用,對作文的提分還是大有幫助的。
2.3 入情入境挖掘思想情感。寫作最忌就是層次不鮮明,深度挖的不夠。作文一味的徘徊在最初的價值觀上,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流水賬。有時候一些白描的作文要遠遠勝過辭藻華麗的作文,本質(zhì)上拉開距離的就是思考深度和情感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同理心。針對一篇文章題目來說,有時除了要挖掘其豐富性還要挖掘其深度,不管是情感還是思想。舉例來說:“每一個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經(jīng)歷,但往往不珍惜而被他人的木炭所吸引……”該篇文章就要求學生的思考深度比較高,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去探索沉香在生活中象征著什么,并進一步繼續(xù)分析下去。只有入情入境的去探索了,才會使文章的深度上升。
2.4 模仿中找適合。在接受一種新的知識時,不知所措往往是最真實的狀態(tài)。學生或許就老師提供的新的寫作方法有相當多的困惑,這時就會查閱大量的資料,對時間來說是一種消耗,最后結(jié)果也不見得會弄的多清楚。這個時候?qū)W生就應該尋找例文,進行模仿寫作,在模仿中進一步體會教師提供的方法。模仿不是最終的目的,找到合適的應用角度并掌握才是目的。學生一定不能僅僅徘徊在模仿這個階段,要適時的擺脫模板自己創(chuàng)作,自己針對模板修改,才能真正的掌握教師提供的方法。
總結(jié)來說,作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2],就現(xiàn)在的應試教育仍是重要的得分項。面對即將要到來的高考,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定的緊張感,但有時知識特別是能力的獲得快不了,需要時間的熏陶。老師應該積極地引導,而不是直接給予,學生要配合好老師,在掌握相關的方法的同時,要積極的思考,進而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