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光翠
(山東省海陽市行村鎮(zhèn)趙疃學校 山東 海陽 265100)
1.1 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責任嚴重缺位。近年來,由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增加,許多農村學生家長外出打工,造成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大多數孩子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監(jiān)護。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存在較多的弊端。他們較多采用溺愛的管教方式,只求物質、生活上的滿足,而缺乏在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導。在孩子的行為習慣方面,大多也是持一種寬容甚至放任的態(tài)度,導致孩子們從小就變得驕嬌之氣嚴重,放任甚至放縱的性格特點。有些父母把孩子托給親戚朋友來監(jiān)護,盡管親戚朋友對孩子非常關心,但他們對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卻較少關注。這樣極易形成孩子的我行我素和任性的心理行為特征;或者使孩子產生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從而形成膽小怕事、孤僻等過分內向的性格特征。還有一些父母把孩子留在家里讓孩子自我監(jiān)護。因為現在的學生年齡尚小,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尚未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待掌握,自控能力還比較弱,家庭教育的缺失成為影響孩子學習成績提高和健康成長的一個主要因素。
1.2 部分家長教育觀念落后,對孩子教育不重視。作為農村的教師經常遇到一些這樣的家長。在家訪時,我把幾位孩子學習不認真的情況向他們家長反映,家長坦言他們從未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不管不問,甚至有些家長連孩子的確切年齡和所在年級都不知道。多數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不高,他們認為孩子的成績與智力有關系,跟學校教育有關系,很少有人會認為,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家庭教育很大的關系。家長在平時學習習慣培養(yǎng)和重視學習的觀念教育上逐漸的疏懶,有的甚至變得不管。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學生的成績自然地下滑,久而久之,基礎知識沒有掌握扎實掌握。學習成績不好也直接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下降。
1.3 大部分家長自身文化素質太低,缺少科學的教育方法。孩子的道德標準、人生目標、情感因素、學習態(tài)度的形成與家庭教育主要承擔者的言行密不可分。由于歷史原因、經濟條件、農村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好多學生父母讀書不多,文化程度較低。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缺少進行家庭教育的能力;導致家庭教育觀念陳舊,方法落后,或暴力替代教育,或溺愛教育,新舊家庭教育觀之間互相碰撞,親子之間感情隔閡,關系緊張,父母痛苦,孩子出現反叛心態(tài)和“過激”行為,對孩子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產生了不良影響。特別是家庭破裂、父母離異、父母外出務工,造成對孩子的監(jiān)管不及時或無人管理,嚴重地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和正常生活,往往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1.4 不注重與學校教育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過分依賴學校。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在上學,就完全把孩子交給了學校,然后學生在學校發(fā)生的一切好像都和自己無關了,這類家長的孩子,恰恰是最容易出問題的,但出了問題之后,家長們往往忘記了或者說從未明白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而一味地感嘆自己的孩子沒遇上好的老師,甚至指責學校誤人子弟。這樣的家庭里的孩子,又怎么能學會嚴格要求自己,主動追求自我完善呢?
2.1 辦好家長學校,切實提高家長素質。注重宣傳發(fā)動,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學校章程,規(guī)劃教學內容,健全教學管理,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資源優(yōu)勢,制定出提高農村學生家長素質的長遠規(guī)劃和具體實施方案。采取多種措施,切實提高農村學生家長整體素質。
(1)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會議,發(fā)動家長委員會的引領師范作用,對其余的家長進行宣傳。
(2)定期開展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定期組織家長來校學習,切實提高家長素質和教育素養(yǎng)。
(3)利用家庭教育論壇等形式讓家長積極參與學?;顒?,提高教育意識。家庭教育論壇內容既包括知識講座也包括家長發(fā)言、提問,使家長、教師形式互動,在互動中交流經驗,提高認識。
(4)適時召開學生家長會或教師家訪,向家長通報學校的工作和班級情況,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能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聯系,加深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并讓家長明白教育孩子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實際工作中將提高家長素質和提高家長實施家庭教育能力緊密結合起來,側重培養(yǎng)家長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識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終實現家校聯合的目的。
2.2 加強學生教育,反作用于家庭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教會學生學會與家長溝通,善于給家長提出合理化建議,引起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通過學生反作用于家長,使家長對家庭教育常抓不懈,形成習慣。這樣有利于教育雙方的溝通,提高了家庭教育的實效性,更利于學校教育活動的開展。
2.3 開展德育評選活動,讓家長在活動中提高意識。每學期學校都開展親子共讀一本書,定期評選“書香家庭”“學習家庭”、“才藝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動,有計劃地推薦了一批家庭道德教育指導用書和通俗讀物,為家長提供了更多的精神食糧,也讓更多的家長參與其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改進家庭教育。提高了家庭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總之,處于經濟落后,家長素質偏低條件下的農村家庭教育需要社會、家長、學校共同關注,努力創(chuàng)建優(yōu)良的家教環(huán)境,切實提高家長素質,優(yōu)化農村家庭教育,充分發(fā)揮農村家庭教育的作用,并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融為一體,發(fā)揮教育的整體效應,促進農村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農村學生的整體素質,實現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