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王成 張中霞 任彬彬 段敏捷 戴子云
摘要:通過開放式采集法對毛竹林春季VOCs進行了采集并分析,結果表明:從對人體健康影響明顯揮發(fā)物數量日變化來看,日變化“雙峰雙谷”型,兩個高峰出現(xiàn)在7:00和19:00,值分別為43種和57種,兩個低谷期出現(xiàn)在11:00和19:00,值分別為21種和31種。對人體健康有影響揮發(fā)物濃度全天在7:00和21:00~23:00的濃度值相對較高,15:00和5:00的濃度值相對其他時間段較低。a-蒎烯、長葉烯等揮發(fā)物的濃度高峰期集中在11:00~15:00時間段。
關鍵詞:春季;毛竹林;VOCs;日變化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7-0043-02
1引言
植物揮發(fā)物(VOCs)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釋放出來的小分子化合物,有些成分具有清香的氣味,對人體有直接或間接地保健作用。近年來,人們對植物有機揮發(fā)物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希望通過對其研究,擬創(chuàng)一個更有利人類健康的森林環(huán)境。毛竹是我國南方主要的庭院綠化樹種,在固碳釋氧、防風固沙、調節(jié)小氣候等方面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有研究發(fā)現(xiàn),竹葉含有黃銅、多糖、醇、醛等芳香物質,具有抗氧化、殺菌、抗腫瘤等作用,同時竹葉揮發(fā)油也是一種很好的天然香料。本研究于春季對毛竹林有機揮發(fā)物進行采集,并對其化學組成中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揮發(fā)物進行分析,為毛竹游憩林的開發(fā)和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2研究地概況
采樣地位于福州旗山森林公園內,總面積約為3600hm2,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46%,相對濕度年均值范圍約75%~88%,屬于暖濕的亞熱帶氣候。毛竹林地位于公園西南方向,面積約46hm2,林內以2~5年竹為主,夏季郁閉度約為0.95。地被覆蓋植物以山杜鵑、杜莖山等為主。
3研究方法
3.1采集和測定方法
2016年8月上、中、下旬分別選擇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天氣3天,每天從早7:00~19:00每隔2h采用開放式動態(tài)頂空吸附采集法,對毛竹林內的枝葉進行揮發(fā)物采集,氣體流量設置為100mL/min,采樣高度為1.5m人體平均呼吸高度。
3.2揮發(fā)物分析方法
揮發(fā)物的分析鑒定采用自動熱脫附(ATD)一氣相色譜(GC)/質譜聯(lián)用(MS)技術,ATD-GC/MS型號,均由美國VARIAN公司生產。
ATD工作條件:溫度一樣品管脫附溫度260℃,閥溫230℃,傳輸線250℃,捕集阱-25~300~C,升溫速率40℃/s;GC工作條件:Elite-5/MS柱的色譜柱,進樣通過液氮脫附,He為載氣;MS工作條件:EI源,電子能量為70ev;GC/MS接口溫度為250℃,離子源溫度為190℃,發(fā)射電流為100uA。
利用TM Software4.0得到總離子流圖,通過計算機檢索NIST2008譜庫進行確認和篩選各峰代表的化學信息,確定揮VOCs成分,同時計算各成分的相對濃度等。
3.3試驗數據計算
采用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各成分在樣品氣體中的濃度,具體公式為:
測到該物質的樣管數目/該日樣管的總數目=某物質出現(xiàn)的概率(1)
植物釋放的所有氣體峰面積之和/樣品所有氣體峰面積之和=樣品氣體中總揮發(fā)物的濃度(%)(2)
4結果與分析
4.1對人體健康有影響揮發(fā)物數量的日變化
從對人體健康影響明顯揮發(fā)物數量日變化來看,7:OO~19:00呈“雙峰雙谷”型,兩個高峰出現(xiàn)在7:00和19:00,值分別為43種和57種,兩個低谷期出現(xiàn)在11:00和19:00,值分別為21種和31種,且用多重比較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兩個高峰期分別與兩個低谷期差異顯著,夜間1:00~3:00對人體健康有影響揮發(fā)物數量出現(xiàn)一個小高峰之外,其余時間段數量波動不大,總體來說,白天揮發(fā)物數量總數大于夜間揮發(fā)物數量總數。從揮發(fā)物數量與溫度、相對濕度的關系來看,VOCs數量基本與溫度呈正比,隨著溫度的升高,數量變大;而與相對濕度基本成反比,隨著相對濕度的增大,數量變小。
4.2對人體健康有影響揮發(fā)物濃度的日變化
對人體健康有影響揮發(fā)物濃度的日變化波動較緩,全天在7:00和21:00~23:00的濃度值相對較高,值分別為26%、23%和21%,15:00和5:00的濃度值相對其他時間段相對較低,值分別為18%和19%,用多重比較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高峰期的兩個值與低谷期的兩個值差異不顯著。從揮發(fā)物濃度與溫度、相對濕度的關系來看,基本與溫度呈正比,與相對濕度呈反比。
4.3對人體健康有利揮發(fā)物濃度的日變化
對人體健康有利揮發(fā)物a-蒎烯、β-蒎烯、長葉烯、月桂烯、石竹烯等州的濃度高峰期集中在11:00~15:00時間段,其中a-蒎烯的濃度最高值出現(xiàn)在15:OO,β-蒎烯和長葉烯、月桂烯的濃度最高值提前出現(xiàn)2h在13:00,石竹烯的濃度最高值出現(xiàn)在11:00,檸檬烯的濃度最高值出現(xiàn)在9:00,其他烯類物質的濃度日變化較小。
5結果與分析
(1)從對人體健康影響明顯揮發(fā)物數量日變化來看,7:00~19:00呈“雙峰雙谷”型,兩個高峰出現(xiàn)在7:00和19:00,值分別為43種和57種,兩個低谷期出現(xiàn)在11:00和19:00,值分別為21種和31種。
(2)對人體健康有影響揮發(fā)物濃度的日變化波動較緩,全天在7:00和21:00~23:00的濃度值相對較高,值分別為26%、23%和21%,15:00和5:OO的濃度值相對其他時間段相對較低,值分別為18%和19%。
(3)對人體健康有利揮發(fā)物a一蒎烯、長葉烯等揮發(fā)物的濃度高峰期集中在11:00~15:00時間段,其中a一蒎烯的濃度最高值出現(xiàn)在15:00,β-蒎烯和長葉烯、月桂烯的濃度最高值提前出現(xiàn)2h在13:00,石竹烯的濃度最高值出現(xiàn)在11:00,檸檬烯的濃度最高值出現(xiàn)在9:00,其他烯類物質的濃度日變化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