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珍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兒科最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其主要是累及肺泡和支氣管壁的一種炎癥,主要患者群體為2歲以內小兒,本病在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但是春季和冬季的發(fā)病率較高。本病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由細菌病毒等感染所致,會出現(xiàn)發(fā)熱、呼吸急促、咳嗽、肺部出現(xiàn)啰音等一系列癥狀[1-2]。目前西醫(yī)臨床對于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抗生素治療,但是隨著耐藥菌的不斷增多,抗生素的治療效果開始下降,同時以肺炎支原體、病毒以及的混合病毒感染的小兒肺炎發(fā)生率越來越高。在大量的抗生素的應用也造成了較多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嚴重的影響了治療效果。隨著我國中醫(yī)學的發(fā)展,中醫(yī)治療方法逐漸應用于臨床,其以辯證論治為主要特點,根據不同癥型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或者是給予不同的穴位治療,已達到治療效果,本方法在應用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小兒推拿和穴位貼敷方法不僅避免了內服藥物對于胃腸道的刺激,也避免了因靜脈滴注對小兒造成的物理性刺激[3]。為此,本次研究選取了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60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觀察其具體應用效果,詳情如下。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6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按隨機對照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每組各30例患兒,對照組患兒年齡為1~5歲,平均年齡為(3.6±1.1)歲,病程3~7 d,平均(5.2±0.3)d;試驗組患兒年齡為1.0~4.5歲,患兒平均年齡為(2.9±0.9)歲,病程3~8 d,平均(5.5±0.5)d。本次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并同意。
納入條件:(1)所有患兒均由本院兒科主任經過詢問病史、影像學檢查及各種生化檢查確診為支氣管肺炎。(2)所有患兒家長與院方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心臟、肝臟及腎臟疾病的患兒。(2)患有肺炎支原體肺炎及肺結核。(3)對中藥貼敷過敏的患兒。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綜合對癥治療,抗感染,解痙平喘、吸氧及應用免疫調節(jié)劑等。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中藥穴位貼敷加小兒推拿,具體操作如下:推拿手法一般推左手,主穴:補脾經100次,順運八卦100次,平肝清肺200次,掌小橫紋200次,小橫紋100次,天突穴100次,膻中穴200次,雙肺腧穴200次,豐隆穴200次,捏脊10遍。如果有發(fā)熱加清天河水200次,退六腑200次等,最后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增減穴位[4]。一天推拿一次,一次30分鐘。兩組患兒均連續(xù)治療一個療程(7天)。
觀察指標包括:臨床效果,不良反應。
臨床效果分為:(1)顯效:患兒經過治療后咳嗽及喘息明顯減輕,肺部啰音明顯減少,X線檢查肺部病灶吸收明顯,患兒精神狀態(tài)較好。(2)有效:患兒經過治療后咳嗽及喘息有所改善,肺部啰音有所減少,X線檢查肺部病灶吸收有限,患兒精神狀態(tài)尚可。(3)無效:患兒經過治療后癥狀無任何變化,甚至出現(xiàn)病情惡化[5]。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不良反應包括:呼吸困難,多痰及食欲不振。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呼吸困難+多痰+食欲不振)/總例數×100%。
以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本次小兒推拿聯(lián)合穴位貼敷治療支氣管肺炎的數據,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療效對比[n(%)]
試驗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2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會遷延不愈,影響肺臟功能。該病復發(fā)率高是其顯著特點,影響復發(fā)的原因及疾病嚴重程度的因素多種多樣。支氣管肺炎主要表現(xiàn)喘息、咳嗽及呼吸困難等癥狀,病痛折磨患兒嚴重影響生存狀態(tài)[6]。西醫(yī)治療為主要的治療方式,要求控制住各種癥狀及體征,保護和維持肺臟的正常功能,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7]。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給患兒濫用抗生素,入院治療發(fā)現(xiàn)大多數會出現(xiàn)耐藥性,治療效果不理想,還會產生各種副作用[8]。中醫(yī)治療以清熱宣肺化痰、經絡通暢以及調整臟腑功能為主,也有較好的效果[9]。中藥穴位貼敷最適合患兒應用,具有療效確切、無痛無創(chuàng)傷等優(yōu)點,并且不用經胃腸給藥,減少了對脾胃的損傷[10]。它作用于人體主要表現(xiàn)是綜合的作用,有藥物本身的作用也有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作用,雙重作用調動了經脈的功能,更好地發(fā)揮了行氣血、平衡陰陽的整體作用[11]。按照中醫(yī)經絡理論的基礎,藥物通過皮膚的滲透作用,刺激穴位產生的生物學作用利用經絡刺激整個機體,有效調動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以達到控制及治療疾病的目的。醫(yī)院引進的肺炎貼貼敷起到了清肺止咳起到了清肺止咳、宣肺理氣的作用,提高機體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功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小兒推拿應用更是廣泛,它是一種安全無副作用的外治法。利用陰陽五行、藏象學說及中醫(yī)的辨證論治的理論,運用推拿的各種手法刺激經絡穴位。使氣血運行暢通,疏肝理氣,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的效果,該方法操作容易更能讓家長及患兒接受[12]。現(xiàn)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月住院的60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實施小兒推拿聯(lián)合穴位貼敷治療支氣管肺炎,經過科學的研究分析得出結果,試驗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7%,高于對照組的7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3%,低于對照組的23.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上,實施常規(guī)治療方式配合推拿加中藥穴位貼敷法治療效果顯著,能預防并發(fā)癥,控制住疾病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