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鋒
結直腸腫瘤是臨床消化道腫瘤種類中較為多見的一種[1]。病情比較嚴重的結直腸腫瘤患者會伴隨有死亡風險,臨床對結直腸腫瘤患者開展診療大多采用單一腹腔鏡或結腸鏡檢查,但單一腹腔鏡或結腸鏡檢查均存在較大的缺陷,患者單獨借助腹腔鏡或結腸鏡治療的效果均不理想,無法在手術過程中對腹腔以及病灶進行全面觀察[2]。因此有臨床醫(yī)學工作人員將腹腔鏡與結腸鏡聯合用于結直腸癌腫瘤患者的治療中,發(fā)現兩種方式的聯合可取得良好的結直腸癌腫瘤治療效果,同時觀察腹腔和結腸狀況,采取針對性治療方案,最大程度切除腫瘤病灶,可以改善結直腸癌患者術后生存質量,取得理想效果[3]。本次研究中將腹腔鏡聯合結腸鏡治療方式應用于30例患者中,下文將詳細報告研究內容與結果。
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月作為本次研究的實施時間段,研究樣本合理選擇本院診治的結直腸腫瘤患者60例,研究內容均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并同意參與,患者分組的主要依據為手術治療方法,分組后的組名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與對照組的患者數量均為30例。研究組男患者有12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齡為25~80歲,平均年齡(59.64±3.54)歲。對照組男患者有20例,女患者有10例,年齡為26~79歲,平均年齡(58.94±3.16)歲。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基礎數據,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患者存在胃腸道功能不良癥狀;患者通過影像學檢查確診為結直腸腫瘤;患者無精神類疾病。排除標準:患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患者存在語言溝通障礙。
對照組患者單一運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按照無瘤操作原則與直腸系膜切除原則來開展相關操作,對患者腫瘤周圍的淋巴結進行徹底清掃,并將與之對應的供血血管根部進行有效離斷,將患者含有腫瘤的腸段以及相關的腸系膜進行游離處理,并將腫瘤標本去除,重新構建良好的消化道。
研究組患者采用腹腔鏡聯合結腸鏡方式治療,患者選擇截石位,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處理措施后,幫助患者構建人工氣腹,手術開始前需要良好評估患者的腫瘤位置,然后采用正確方法來插入Trocar,并進行攝像系統(tǒng)的置入,置入后對患者的腹腔情況進行查探,如果患者借助腹腔鏡檢查不能夠準確指導腫瘤位置,則借助結腸鏡從患者肛門進鏡探查,有效借助結腸鏡光源,并充分發(fā)揮腹腔鏡的輔助作用,探尋到患者腫瘤病變位置后,充分利用結腸鏡光源來對病灶進行定位,也就是定位腫瘤位置。在患者腫瘤漿膜面上進行一針縫合處理,以此來讓瘤體得到有效固定,再開展相關手術操作。如果患者腸腔由于腫瘤變窄而不能夠在手術開始前使用結腸鏡,則需要按照患者腫瘤位置在腹腔鏡的引導下開展結直腸腫瘤根治術,取出患者腫瘤之后再在近端腸管做一個荷包,再實施結腸鏡檢查。如果患者的息肉比較小,則能夠對患者進行結腸鏡下圈套器或者是電凝鉗切除,借助腹腔鏡監(jiān)控防止術來實施穿孔處理。如果患者息肉比較大,則能夠借助腹腔鏡用鈦夾來實施腫瘤腸管標記處理,將腸管拉出后實施楔形切除。
本次研究主要觀察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住院時間、引流管留置時間以及臨床效果等指標情況,臨床效果的評估可借助顯效、有效與無效3個指標,臨床效果總有效率為顯效和有效所占百分比之和[4]。通過結腸鏡檢查發(fā)現患者不存在腫瘤殘留情況即可判斷為顯效;通過結腸鏡檢查發(fā)現患者腫瘤殘留較少即可判斷為有效;通過結腸鏡檢查發(fā)現患者殘留比較多腫瘤即可判斷為無效[5]。
本次研究借助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來有效處理所得數據,計數資料主要運用(%)來呈現,檢驗時借助χ2檢驗;計量資料主要運用()來呈現,檢驗時借助t檢驗,若P<0.05,則證明組間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引流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這些指標中,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比較( )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比較( )
images/BZ_65_177_372_2265_419.png對照組研究組t值P值159.18±9.53 89.18±9.10 15.631 0.003 127.39±19.68 99.38±18.13 10.354 0.001 5.48±1.86 2.31±1.30 6.215 0.002 11.69±2.41 9.31±1.70 5.718 0.003
評估兩組治療效率,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效果對比 [例(%)]
結直腸癌患者在患病早期不會出現典型的臨床癥狀,患者只是會出現比較輕微的胃腸道不適癥狀,患者在早期沒有進行相關治療,就會導致癌腫持續(xù)發(fā)展,導致患者隨著癌腫發(fā)展而出現更多更嚴重的臨床癥狀[6]。臨床中有多種方法能夠診斷結直腸腫瘤,其中應用價值最高的診斷方法為活體組織檢查,活體組織檢查能夠在患者患病早期就做到病情的準確評估,可為患者的后續(xù)治療提供較為有效的參考[7-8]。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單一腹腔鏡手術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腹腔鏡聯合結腸鏡手術治療。在腹腔鏡的引導下開展結直腸腫瘤手術的優(yōu)勢在于其不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創(chuàng)傷[9]?;颊咴谑中g過程中的疼痛癥狀不明顯且出血較少等,然而腹腔鏡不能夠良好地定位患者腸管后壁的腫瘤,導致手術難度明顯增大[10]。結腸鏡可以良好檢查在患者結腸部位出現的病變,能夠在腸腔內腫瘤體積比較小、存在蒂的良性腫瘤局部切除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1]。并可以對患者腫瘤位置進行準確的定位,能夠為手術區(qū)域的確定提供便利,然而結腸鏡的使用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大創(chuàng)口、出血等并發(fā)癥。腹腔鏡與結腸鏡的聯合使用能夠讓兩者缺點得到有效互補,從而實現創(chuàng)傷小、手術視野開闊、提高手術成功率的目的[12-14]。
通過結果數據可知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引流管留置時間以及術中出血量都要比對照組患者少,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總有效率比對照組患者高。
綜上所述,直腸腫瘤患者有效運用腹腔鏡聯合結腸鏡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優(yōu),能夠為患者的及早康復提供較大幫助,幫助患者盡可能的減少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幫助患者有效減少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