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有娘 張園鳳 江曉平 楊聰云
隨著醫(yī)院大規(guī)模手術和急診手術的增多,導致產(chǎn)生越來越多的隔夜手術器械(Overnight surgical instruments)[1]。但消毒供應室為日班制,我院供應室接收手術室器械到晚上20::00,夜班手術后的器械送達消毒供應室清洗的時間已經(jīng)到了次日。此時,手術器械表面的污跡和血跡已經(jīng)干涸,器械表面殘留有機物時間過長,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適宜環(huán)境,甚至形成了微生物膜,阻礙了清洗劑與器械表面的接觸,使清洗質量降低[2-3]。為了提高清洗效果,我院改進了工作流程,隔夜手術器械先進行預處理后過夜,次日在多酶清洗液中超聲處理,然后進行常規(guī)清洗。為了觀察改進的效果,特進行如下研究和報告。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的500件隔夜手術器械,包括拉鉤、剪刀、手術鉗、持針器、骨錘、骨鑿、外科鑷等。使用的清洗機和清洗劑包括全自動單艙清洗消毒器、超聲波清洗機、保濕劑原液、3M多酶清洗劑等。使用SPSS數(shù)據(jù)編輯器軟件中的隨機數(shù)字生成器,將500件隔夜手術器械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和預處理組各250件。兩組器械種類、隔夜放置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手術器械直接放置在密閉器械回收箱中過夜,次日送達消毒供應室,以全自動單艙清洗消毒器對其進行清洗。預處理組手術器械進行預處理,即先以清水將表面污漬沖掉,使用保濕劑原液將手術器械表面進行均勻噴灑,再放置在密閉器械回收箱中過夜,次日送達消毒供應室,先置于多酶清洗液中超聲處理5分鐘后,再以全自動單艙清洗消毒器對其進行常規(guī)清洗。
使用目測與ATP檢測結合法評價兩組隔夜手術器械清洗合格率。目測法:將清洗完的手術器械取出后,以直觀目測的方法檢查其表面潔凈度,器械表面光潔,任何關節(jié)面或咬合面均無污漬、血跡、銹斑或水垢即判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ATP檢測法:用棉棒在器械表面各處反復擦拭采樣,使用ATP生物熒光檢測劑與采樣棉棒進行充分接觸,再插入棉棒至ATP生物熒光檢測儀中5 s,讀取檢測數(shù)據(jù),以讀數(shù)高于100為不合格[4-5]。上述檢測均由消毒供應室超過5年工作經(jīng)驗的護士完成。
使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兩組清洗合格率均以(%)表示,組間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預處理組隔夜手術器械無論是采取目測法還是ATP檢測法,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常規(guī)組(均P<0.05)。詳見表1~2。
手術室器械清洗的專業(yè)化、標準化是消毒滅菌的保障前提。有效的清洗是保證滅菌成功的關鍵。預防醫(yī)源性感染,確保醫(yī)療質量,器械清洗合格可謂重中之重。
據(jù)報道[6],手術器械殘留的有機物會阻礙微生物與消毒劑的有效接觸,且會容易生成細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影響消毒效果。細菌生物膜通常由細菌群落和細胞外基質組成,未加有效清除的生物膜中的細菌會不斷地從手術器械的表面脫落,并通過液體循環(huán)引起感染。隔夜手術器械是指因種種原因使用后不能及時返回消毒供應室,夜間存放在科室的一部分手術器械,通常是由于夜間緊急手術或大型手術時間過長造成的。隨著日常手術數(shù)量的增加,一些擇期手術也成為了夜間手術,導致越來越多的隔夜手術器械產(chǎn)生。被污染的手術器械等待處理的時間會影響到清洗合格率。研究[7-8]表明,使用后器械放置時間越長,清洗難度也越大,不僅增加了清洗成本,而且減少了器械的使用壽命。如果手術器械使用后不及時處理,殘留物很容易使其表面形成生物膜,使第2日清洗難度加大。手術器械使用后應及時或盡快清洗,如有必要,對不能及時清洗的器械應采用保濕的方法加以保存,以免血漬、污漬干涸。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夜班人員較少和急診手術操作較多,一旦思想意識不到位,手術室對隔夜手術器械的預處理不到位,其表面污物變干,將會增加清洗難度,使清洗操作的時間、材料等成本投入加大,而且必定會加速手術器械的磨損,使其使用壽命縮短[9-10]。
為探討提高隔夜手術器械清洗質量的可行性,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的500件隔夜手術器械,使用SPSS數(shù)據(jù)編輯器軟件中的隨機數(shù)字生成器,將500件隔夜手術器械隨機分為常規(guī)組和預處理組各250件。常規(guī)組手術器械直接放置在密閉器械回收箱中過夜,次日送達消毒供應室,以全自動單艙清洗消毒器對其進行清洗。預處理組手術器械進行預處理,即先以清水將表面污漬沖掉,使用保濕劑原液將手術器械表面進行均勻噴灑,再放置在密閉器械回收箱中過夜,次日送達消毒供應室,先置于多酶清洗液中超聲處理5分鐘后,再以全自動單艙清洗消毒器對其進行常規(guī)清洗。使用目測與ATP檢測結合法評價兩組隔夜手術器械清洗合格率。本研究結果表明,預處理組隔夜手術器械無論是采取目測法還是ATP檢測法,清洗合格率均高于常規(guī)組(均P<0.05)。分析原因主要在于:(1)手術器械用畢在科室即進行預處理,將表面附著的污物盡量沖凈,并進行保濕處理,減少了器械表面污物干涸的可能,表面殘留物的附著力降低,細菌生物膜生成減少;(2)多酶清洗液超聲預處理5 min,可進一步洗凈器械表面附著的各種污物,使有機物和微生物的附著減少,為清洗合格率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條件。以上研究結果與國內相關研究[11-12]基本相符。
由此可見,采取適當?shù)念A處理方法提高隔夜手術器械清洗質量是切實可行的。但在本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即便采取預處理方法,也會存在少數(shù)清洗不合格的隔夜手術器械,這可能與某些器械的結構較為復雜,有的組合器械沒有徹底拆卸和妥善手工刷洗等原因有關[13-14],這提醒我們在對隔夜手術器械的清洗過程中,需結合各類器械的結構特點以及污物附著情況進行操作,必要時一定要拆卸完全后配合以手工刷洗,以進一步提升清洗合格率。此外,隔夜手術器械的沖洗和保濕預處理目前仍只能依靠手術室夜班護士實現(xiàn),這意味著消毒供應室與手術科室必須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機制,而且需要對手術室護士作好相關的理論與實操培訓,然而這些工作的實現(xiàn)尚需適宜的契機與一定的時間。因此,強化隔夜手術器械清洗質量,需要消毒供應室和手術室的聯(lián)動協(xié)作,需針對現(xiàn)狀完善工作流程,使清洗質量進一步提高,更有效地預防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
表1 兩組目測法合格率對比[n(%)]
表2 兩組ATP檢測法合格率對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