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微
(揚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蘇揚州 225000)
前言:體檢中心老年體檢者,多伴有焦慮、抑郁、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導致各項情緒出現(xiàn)的原因,與患者健康知識匱乏、擔心病情、醫(yī)院環(huán)境陌生有關。如未解決,容易導致患者檢查依從性與安全性下降,影響體檢效率。有研究指出,將心理干預應用到患者的護理中,可使上述問題得到解決。本文于本院體檢中心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老年體檢者中,隨機選取92 例作為樣本,觀察了心理干預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觀察組(n=46)性別:男/女 =30/16,年齡(75.14±6.25)歲。對照組(n=46)性別:男 / 女=28/18,年齡(76.20±5.15)歲。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加強心理干預:(1)溝通:老年體檢者對醫(yī)院環(huán)境陌生,進入體檢中心后,難以自行選擇體檢項目。護士應于患者進入體檢中心后,主動與其溝通,詢問其需求,并通過指導患者選擇體檢項目、指導其獲取體檢報告等方式,滿足其需求,減輕其負面心理。(2)疏導:老年體檢者,健康知識匱乏,身體出現(xiàn)不適后,極易產生恐懼心理。護士應對患者進行疏導,告知患者切勿嚴重估計病情,應根據(jù)體檢結果,客觀的對疾病進行評估,從而針對性的給予治療,使患者的心態(tài)逐漸平和。(3)環(huán)境:環(huán)境嘈雜、清潔度差,易導致老年體檢者產生負面情緒。護士應每日清潔體檢中心地面,保證地面無雜物、無水漬,以免患者跌倒。護士可每日于體檢中心擺放綠色植物,并播放輕音樂,確保音量適宜,使患者的心態(tài)得到改善。(4)態(tài)度:老年體檢者,多伴有聽力以及視力障礙。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護士可適當靠近患者,或提高音量,提高溝通質量及有效性。當患者對部分問題存在疑問時,護士需耐心解答。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P<0.05 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態(tài)對比 觀察組焦慮率4.35%、抑郁率0、恐懼率6.52%、緊張率 6.52%,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
2.2 患者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體檢前、中、后滿意度分別為(93.61±2.02)分、(95.17±4.50)分及(96.30±3.12)分,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
近些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漸加劇,居民整體健康狀況顯著下降。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減退,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fā)病率明顯提升[1]。受不良情緒的影響,患者的依從性一般較差,滿意度較低。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常規(guī)護理者,焦慮率21.74%、抑郁率 13.04%、恐懼率 45.65%、緊張率 65.22%,提示患者不良情緒嚴重。本組患者體檢前、中、后滿意度分別為(78.25±6.20)分、(71.44±5.95)分及(76.88±4.18)分,提示患者滿意度較低。
為改善患者的心態(tài),本院將心理干預納入到了患者的干預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當患者進入體檢中心后,護士主動與其溝通,詢問其需求,能夠避免患者體檢過于盲目,使其安全感得到增強,這對護患距離的拉近,具有重要價值[2]。護士以良好的態(tài)度為患者服務,能夠使患者感受到護士的關心,使其產生安全感,減輕負面情緒。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上述心理護理干預的患者,焦慮率4.35%、抑郁率0、恐懼率6.52%、緊張率6.52%,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負面情緒明顯減輕。通過對滿意度的觀察發(fā)現(xiàn),本組患者體檢前、中、后滿意度分別為(93.61±2.02)分、(95.17±4.50)分及(96.30±3.12)分,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患者滿意度明顯提升(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證實了各項心理干預措施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加強對體檢中心老年體檢者的心理干預,有助于減輕其焦慮、抑郁、恐懼、緊張心理,提高體檢滿意度。體檢中心應對該干預模式進行重視,將其納入到老年體檢者的護理計劃中,提高護理質量,改善醫(yī)院信譽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