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曉玲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人民醫(yī)院 江蘇無錫 214011)
2 型糖尿病屬于慢性系統(tǒng)性疾病,患者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除了年齡影響,患者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也是影響患者血糖水平的主要因素[1]。2 型糖尿病的病程延續(xù)時間比較長,需要長時間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要求患者合理規(guī)劃飲食,降低糖分的攝入,從根本上提升患者血糖水平[2]?;诖?,共有7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參與本次臨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為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探究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模式在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共有7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參與本次臨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為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將所有患者通過電腦隨機方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39 例,男18 例,女21 例;年齡 49~75 歲,平均年齡(59.6±2.5)歲;患病時間 1~9年,平均患病時間(3.9±0.5)年;研究組 39 例,男 19 例,女 20 例;年齡 48~77 歲,平均年齡(59.6±2.7)歲;患病時間 1~9年,平均患病時間(3.7±0.6)年;患者均符合2 型糖尿病的診斷要求;患者病歷資料均較為完整;患者病情均較為穩(wěn)定;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患者意識清醒,無精神異常情況能夠完全理解并配合各項護理管理;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目的及參與要求均完全知曉,且自愿配合;78 例患者基線資料符合對比要求。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向患者介紹藥物使用要求,并對患者進行基礎健康教育及飲食運動指導。研究組實施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詳細記錄患者的病情狀況以及血糖水平,根據(jù)患者的基本情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選擇相適合的飲食教育方式,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詳細介紹良好飲食結構的保證對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根據(jù)患者的飲食習慣為其制定適合的飲食方案。定時對患者進行電話或者微信回訪,并記錄患者各時期飲食情況以及血糖監(jiān)測水平,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其飲食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指導,對其不良情緒進行疏導,提升其對護理的配合和依從。
1.3 觀察指標 詳細統(tǒng)計78 例患者護理前后晨起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測量結果,分組計算各項血糖指標測量情況對比均值;統(tǒng)計78 例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滿分為100 分,分組計算評分均值后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20.0 軟件對數(shù)據(jù)分析,()表示計量資料(t 檢測),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X2檢測),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分組對比78 例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檢測情況 78 例患者護理前晨起空腹血糖、餐后2 小時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對比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向血糖水平檢測,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
2.2 分組對比78 例患者自護能力評分 研究組39 例患者自護能力評分為(98.6±1.1)分,對照組 39 例患者自護能力評分為(75.6±1.4)分,研究組護理后自護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經(jīng)計算t=80.673,P=0.000;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型糖尿病在糖尿病中的占比較大,高血糖狀態(tài)是此類患者的主要疾病特點,如未能及時血糖水平進行調(diào)整,任由其繼續(xù)發(fā)展,會對患者體內(nèi)其他系統(tǒng)功能及器官造成影響,干擾各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3]。加強飲食管理是提升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因素,傳統(tǒng)護理中主要通過口頭指導的方式進行教育,對患者的監(jiān)督性較差,患者的依從性相對較低,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對飲食管理效果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次研究中,78例患者護理后各項血糖指標對比來看,研究組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自護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配合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能夠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良好飲食習慣對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綜上可知,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在2 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治療中的應用能夠幫助患者正確掌握各類健康知識,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及護理要求,按照要求進行飲食自我管理,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值得進行廣泛的實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