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經是一個芳香四溢的國度,無論廟堂之上,還青樓歌館、文房書齋,無不紫氣升騰,香云繚繞。那個曾存在過的世界并非遙不可及,重溫芬芳的往昔舊夢,也許你需要的只是幾款絕妙香品和與之匹配的完美香器。
如今制香多為制作合香。因香材本身的香味雖美妙,卻免不了單一。大自然本身的味道是純正且美妙的,一花一草一樹一木,散發(fā)的縷縷暗香常令人感到心曠神怡,沉醉其中流連忘返。許多香鋪都喜歡用花草合香,包括上海的養(yǎng)智香鋪。
鮮花內部不僅有芳香物質,更含有大量纖維,燃燒時是有明顯焦臭味的,故而古人多將鮮花、香草等用來填充香囊,或制作成香丸、香粉、香膏等不需燃燒便能發(fā)香的香品。
養(yǎng)智香鋪出品的安眠香膏以薰衣草、紫羅蘭等花木調和檀香,散發(fā)沉靜悠然之味,涂抹后暗香浮動,聞之舒緩神經,使人漸漸入眠,沉入黑甜鄉(xiāng)。除安眠之外,亦可白天涂抹,緩解壓力。
除了將鮮花用來制作香膏外,養(yǎng)智香鋪還攻克古人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避免了花木在燃燒時產生的焦臭味,其出品的龍桂線香以桂花、蜂蜜合海南沉香、龍涎香等香料,在高溫燃燒下完美還原出金秋桂花林的愉悅香氣。
四時天衍套香以天地四季輪轉為核心主題,取用各季時令藥材,配伍成香。各香針對每個季節(jié)特有的人體變化,或補足、或激揚,以平衡人體,奪自然盈虧之功。中醫(yī)養(yǎng)生講求順四時而適寒暑,這套香依春夏秋冬四季分青炁香、欻火香、庚明香、鐘亥香,不僅香味獨特,而且兼有調理人體之效,由乾恒藥香出品。
藥香制作技藝始于明代,是以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為理論基礎,活用各類純天然動植物元素,通過特殊的配伍技藝進行各類香品制作的文化瑰寶。至乾隆年間,經該技藝所制作的香被指定為宮中御品,藥香制作技藝自此揚名天下。李時亮是國家級非遺傳統(tǒng)藥香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也是四時天衍香的監(jiān)制,他秉承中國傳統(tǒng)藥香制作工藝,嚴格按照當年家族老輩人進貢宮廷香品制作工序之標準,所有制作與當年進貢香品制作工藝完全一致,保證了其手工工藝的正宗與傳統(tǒng)。
香云繚繞,變化萬端,而承載它的香器也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追溯一縷香的源頭,常有意外之喜。
犀皮漆是中國傳統(tǒng)的髤漆工藝,其最迷人之處就在于層層環(huán)繞、流轉靈動的色圈肌理,金色的光芒隱隱躍動,形成不規(guī)則的抽象花紋,恰如繚亂的青煙。此香筒用于貯藏線香,無論放置在何處,都是讓人無法忽視的存在,本身也是一個值得賞玩的擺件。
緙絲制作極其細致繁復,被稱為織中之圣,制作中一旦出錯就必須拆掉重來,即便是從藝幾十年的緙絲藝人,織就3厘米的緙絲作品,也需花上三天時間。緙絲香囊正反如一,強烈的雙面立體感形似雕鏤,藝術造詣深厚,即使不填充香料而單作為飾物,也是值得珍藏的藝術品。
設計源于明式宣德爐,下承三乳足,小巧雅致,銅光精斂,絲滑如嬰兒肌膚。爐蓋鏤雕纏枝花紋,古韻十足。纏枝紋的枝蔓連綿不斷,生生不息,寓意長青永恒的美好。熏香怡人身心,置于書房案幾,實用與觀賞皆宜。
遠山望月是一款造型獨特的倒流香盤。點燃倒流香,香氣往下沉積,氤氳于數座“青山”之間,透過兩扇窗望去,如見煙雨江南。巧妙的構思與設計讓這款倒流香盤趣味盎然。
琉璃之質,貴在清透。琉璃之彩,貴在靈動。香配琉璃,古來有之。琉璃需高溫精琢方成大器,一如沉香歷經萬難方可結香。琉璃是匯聚福祿的靈物,而焚香也是養(yǎng)生養(yǎng)心的妙法。琉璃顏色綺麗萬變,沉香之氣亦豐腴而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