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文 項麗靜
摘? 要:近年來健身成為一種潮流,大學生逐漸成為健身的主流。學校周圍的健身房每天也都是人來人往,健身器械供不應求。高校的運動硬件設施也相對較完整,但校內健身房的建設卻是空白的。本篇文章以西安工業(yè)大學為例,對校內學生和體育學院的學生領導進行訪談,大家對此事都有激烈的反響。本文對學生的需求和對學校所帶來的影響進行梳理分析,希望可以為建設校內健身房提供科學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建議。
關鍵詞:校內健身場館? 體育專業(yè)學生實踐? 大學生體質? 教職工體質
中圖分類號:G80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b)-0203-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itness has become a trend, and college student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fitness. The gyms around the school are full of people every day, and the fitness equipment is in short supply. College sports hardware facilities are relatively complete, b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gym is blank. Taking xi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nducts interviews with students and student leaders of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sorts out and analyzes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the impact on the school, hoping to provide scientific data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gym.
Key Words: School gym;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 practice; College students' physique; Faculty constitution
《全民健身計劃》頒布后,各種健身房如雨后春筍一般,以不可抵擋之勢迅速開設在人口密集的區(qū)域。但是在體育設施健全,資源豐富的高校健身場館卻是門可羅雀。當前我國高校面臨著體育場館的教學屬性和社會健身要求的不相匹配,教學時間和社會開放時間沖突等原因是現(xiàn)如今高校健身場館難以開展的主要原因。大學生體質下降,學校體育改革也是進行的如火如荼,但學生熱衷于健身房的鍛煉。原因在于體育課是只是為了學期末的及格分數(shù),而健身房的鍛煉是主動的,為了達到健身目標的。歐美國家在學校體育健身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經(jīng)驗。在美國,大學的體育運動在美國生活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業(yè)余消遣,而且各大世界知名大學都有各自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常青藤盟校的八所學校在1956年就有美式足球及各種運動的競賽及體育交流活動,所以這八所學校籌劃了正式的運動聯(lián)盟。我們借鑒國外成功的經(jīng)驗,來踐行我國高校內健身房的建設。
西安工業(yè)大學的體育場館由體育學院管理,除了上課時間以外,業(yè)余時間以校內學生體育鍛煉為主。但是沒有相對應的管理措施,場地維修都是用學校經(jīng)費,很多時候出現(xiàn)場地供不應求的現(xiàn)象。
1? 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校內健身房的可行性為研究對象,以西安工業(yè)大學的學生和健身房為調查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wǎng)上搜索“高校體育場館”“大學生身體素質”“體育專業(yè)學生實踐”等一系列關鍵詞的搜索,查看相關文獻和近年來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研究,為本篇文章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1.2.2 訪談法
通過對西安工業(yè)大學一些學生隨機的訪問,發(fā)現(xiàn)大家都認為體育館的開放時間和使用情況不合理,而且使用率太低,學生偶爾想去運動時,會出現(xiàn)有時候沒場地,有時候不讓用,雖然有體育館,但是并沒有使用的現(xiàn)象。
2? 校內成立健身房的可行性分析
2.1 有助于增加選修課的項目,提高學生的鍛煉興趣,促使學生主動鍛煉,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現(xiàn)在很多學生選體育選修課的時候都是以簡單,輕松,容易及格為目的去進行選擇,上課的時候也是懶懶散散,能坐著不蹲著,能蹲著不站著。臨近考試才會臨時抱佛腳,加緊練習,以應付考試。這樣的體育課的設置只是虛有其表,形同虛設,對我們所設置課程目標是大大不符合的。校內健身場館的開設會增加選修課的項目,會適當?shù)慕梃b健身房的一些課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鍛煉目標進行選課,上課過程中也會更加的認真。高校教師的技術水平和專業(yè)理論知識都是過硬的,這些課程的開設也不會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挑戰(zhàn),還會更好的發(fā)揮教師的教學水平。通過教師的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運動意識,科學健身的運動方式,減少運動損傷。
2.2 有助于提高教職工的身體健康,增強體質
高校教師的科研任務和教學任務較重,還要兼顧家庭,所以高校教師的體質健康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很多老師已經(jīng)意識到這一問題。有的老師由于健身房離家較遠、沒有時間、出門不方便等多種原因都很少參加鍛煉。如果學校開設健身場所,教師們可以在校內進行鍛煉,也不會花費過多的時間去考察市場上的健身房和培訓機構。西安工業(yè)大學的教師大部分都居住在家屬區(qū),家屬區(qū)對面就是多功能體育館,如果教師們能在校內進行鍛煉,一定會保證每周的鍛煉次數(shù),長時間有規(guī)律的練習,一定可以達到練習效果。
2.3 有助于為學校勤工儉學的學生提供崗位,同時避免了學生外出健身的安全問題
學生在校外進行健身,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還有交通問題等,學生安全問題在學校管理中也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在高校,校園開放,學生外出自由,近幾年學生安全問題也是層出不窮,雖然學校不能限制學生外出,但是可以減少學生外出的需求。首先,學校開設健身房,學生不用外出去健身房健身,而且校內健身房的教練都是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學生的安全就會有保障。其次,健身房的開設勢必會需要工作人員,這為學校需要勤工儉學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崗位,不用去校外兼職。
2.4 有助于老師帶學生實踐,高年級帶低年級,為西安工業(yè)大學體育學院的學生提供實踐練習的機會,提升畢業(yè)生質量
西安工業(yè)大學體育學院有兩個專業(yè),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yè)和體育教育專業(yè)。體育是應用型的學科,必須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才能學以致用。體育學院的學生是在大四第二學期去中小學實習,社會體育專業(yè)的學生是在本校協(xié)助教師開展運動會。這樣的實習未免有些單一。學校設立健身場館,體育學院學院的學生可在每學期上完專業(yè)課之后進行系統(tǒng)的實踐,有大三、大四的學生帶大一、大二的學生,通過實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實踐中不斷地打磨,檢驗自己,積累經(jīng)驗,豐富得實習經(jīng)歷也可以為簡歷錦上添花。
2.5 有助于增加學校特色文化,建設學校體育文化,吸引更多學子前來就讀
國外的高校都有自己學校的傳統(tǒng)項目,很多學生也是慕名而來。因為近幾年學生體質下降,國家教育部門也是逐漸重視這個問題,比如清華大學的學生畢業(yè)必須學會游泳且體質測試必達標,西安交通大學的學生畢業(yè)必須會打太極拳等。校內健身場館的建設,多種項目的開展,一定會發(fā)展出具有我校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形成特色體育文化。還可以舉辦各種類型的體育知識講座和研討會,促進我校的體育發(fā)展,吸引更多的學子前來就讀。
2.6 有助于發(fā)展健身餐等附帶產業(yè)
眾所周知,健身是三分靠鍛煉,七分靠飲食。通過運動加飲食,讓自己保持良好的體型,成為了一種時尚。運動飲食是健身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食材的搭配與要科學的搭配,烹飪方法也有一定的要求,對事物熱量的把控也很重要,所以這就需要計算每天需要攝入的能量。體育學院開設有體育營養(yǎng)學這門課程,針對不同健身目標有不同的食材要求和搭配原則。如果在學校的支持下發(fā)展健身餐,有營養(yǎng),又科學,還能增肌減肥一定是大多數(shù)人的首要選擇。而且還能增加學校的收入,再次投入到學校健身場館的建設中。
2.7 承辦體育賽事,收取費用,有助于增加學校額外收入
西安工業(yè)大學有設施齊全的運動場所,完全有能力承辦高校之間和社會上的體育賽事。承辦體育賽事還能擴大學校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體育人才,大家互相交流,將更多社會資源引入學校,擴大學校的影響力。承辦體育賽事是有償?shù)姆?,這些資金可以用于支付學生志愿者的費用,場地維修費用,還有管理人員的工資等。
3? 結語
我國跟體育相關法律規(guī)定在不影響教學工作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學校體育場館資源,提高利用率。作為高校應該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努力實現(xiàn)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首先應該做好對本校學生和教職工的服務,提高在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教職工的身體素質,然后才能做好社會化服務。建設校內健身場館還有帶來經(jīng)濟回報,這無疑是高校體育發(fā)展的新的潮流趨勢。
參考文獻
[1] 弓斌.體育公共服務視域下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社會化研究——以山西省運城市為例[J].體育科技,2018,39(1):163-164.
[2] 江艷平.高校體育場館資源服務城市社區(qū)體育的研究[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8(1):96-98.
[3] 黃太斌.應用型本科院校體育專業(yè)學生社會實踐(實訓)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J].德州學院學報,2017,33(6):80-84.
[4] 彭凡,王亞琪,毛宇新.江南大學專設室內健身房的可行性探討[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7(17):158-159.
[5] 胡庭鵬.西安地區(qū)高校體育場館利用及提升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6.
[6] 李洪強.西安高校教師體質健康與健身活動調查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3(12):6-7,11.
[7] 譚建湘,周良君,陳華.國內公共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研究述評[J].體育學刊,2013,20(5):43-48.
[8] 王遜,汪現(xiàn)義.江西省社會體育專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實踐體系的構建[J].湖北體育科技,2017,36(1):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