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微
春節(jié)時我媽遭遇了一場小車禍,小腿骨折,打了石膏,醫(yī)生囑咐務必靜養(yǎng)。這位老太太素來有種奇怪的思維——醫(yī)生嘛,總喜歡嚇唬人。于是,取了石膏之后,她跛著一條還未徹底消腫的腿上山下海忙得不亦樂乎,導致三四個月都沒能痊愈。我得知后在電話里臭罵了她一頓,她“好好好”地承諾一定會在家休養(yǎng),再不忙活了。
過一陣子我再致電詢問情況,得,她閑不住的老毛病又犯了,根本忘了自己曾答應過我的事。更令我不可思議的是,她竟然想拖著傷腿出遠門,去一個據(jù)說很靈的寺廟燒香拜佛!我氣得口不擇言地沖她兇:“拜有什么用?就你這樣糟蹋自己的腿,拜一百次佛也不會好!”最后自然是不歡而散。
我是真理解不了她的行為模式。我曾一遍遍耐心地跟她分析:是忍耐靜養(yǎng)一百天就可以痊愈,還是讓傷口反復發(fā)作留下后遺癥變成瘸子,孰輕孰重不是顯而易見的事嗎?為什么她就是不懂呢?
電話里聊得不愉快時,我很生氣又十分無力地對她說:“你就跟你媽媽一樣!希望我以后不要像你!”
我的外婆,近八十的老太太,患有高血壓、風濕病,駝背,身體羸弱,偏又喜歡“自找不痛快”,每次生病住院都是因為過度勞作。有一次在忙農(nóng)活時因為血壓飆升而昏迷,被送進醫(yī)院,我媽跟舅舅們把她罵了個半死,她唯唯諾諾地說再也不會了。
同樣的話她從十年前就開始說,生病時信誓旦旦地保證,但身體一有好轉(zhuǎn)就給忘了。媽媽兄妹四個都曾提出接外婆去同住,但都被外婆拒絕了。
我回老家探望的時候,媽媽讓我勸勸外婆,可外婆看著我,笑著說:“崽崽,婆婆在這里住了一輩子,早就習慣啦。”我還想繼續(xù)游說外婆,就聽她嘀咕了一句:“我要是搬走了,就剩你外公一個人在這里了。”這句話簡直要將我的眼淚給逼出來,我滿腔的理由瞬間都咽了回去。
那一剎那,我想我理解了她的固執(zhí)。
后來我看了許多與老年人相關(guān)的書籍與電影,不同的故事內(nèi)核,卻不約而同地提出了一個相同的話題:老年人的自我價值。很多老人明明依靠退休金或者兒女的贍養(yǎng)可以安享晚年,但他們總想找點什么事來做。他們不想成為無用之人,不想成為別人的負擔。不管是高級知識分子,還是像我外婆一樣沒念過什么書,甚至從來都沒想到過自我價值這個詞的人,都一樣。
只是兩代人之間各有立場,沒有感同身受,很難互相理解。
這種難以理解的關(guān)系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比比皆是,不光是親屬、朋友、戀人、同事等,幾乎每一種關(guān)系中都有這樣的困擾。
我愛我的媽媽,雖然我很多時候都難以理解她。她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