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吳
世界上每天需要用血的人有多少,答案是——不計其數(shù)。
在位于非洲中東部的盧旺達共和國,人們更是把輸血看成了拯救生命的火種。盧旺達的國土面積達26338平方公里,境內(nèi)多山,有著“千丘之國”的美稱。復雜的地理環(huán)境給交通運輸帶來了困難,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盧旺達每年有超過30000人急需輸血,一旦血液運輸不及時,將成為患者和醫(yī)院共同的噩夢。
怎么辦?科學家想到了一個強大的外援——無人機。
瞬間提速的神技能
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美國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與盧旺達衛(wèi)生部達成合作,在距離首都基加利不太遠的地方設立了一個血液配送站,并且配備了許多架無人機,專門為偏遠醫(yī)院遞送血袋、藥物和疫苗。
說是無人機,其實它們的樣子和標準的無人機還不太一樣,整個飛機的系統(tǒng)有點兒像樂高積木,是用不同的小模塊拼裝起來的。一旦飛機出現(xiàn)故障或損壞了,工作人員就趕快換上備用的小模塊零件。速度快——是它最大的特點,最高時速可達128公里,比高速奔跑的獵豹還要快,是目前全球最快的商業(yè)運輸無人機。
最有意思的是,這種無人機完全不需要跑道!它是像小孩子玩彈弓一樣,“咻”一下彈射出去的,它就像一個盡職盡責的郵遞員,工作人員把需要寄的信(血包或藥物)包好,放到無人機下方,并在控制面板上設置好相關信息,再使用彈射器將無人機發(fā)射出去!3,2,1,只需半秒,時速就能瞬間從O提升至100公里,是不是很神奇?
降落方式最特別
飛起來這么快,降落時怎么辦?一剎不住車,摔個大跟頭怎么辦?這你不用擔心,因為,它不但不需要跑道,到達目的后,也是完全不需要降落的。
在到達醫(yī)院的前一分鐘,無人機會貼心地向醫(yī)院發(fā)送短信,提醒醫(yī)護人員出來接貨。接著,飛機上的彈射器會將貨物從約15米的空中拋射出去。藥物和血液的包裝盒上帶有一個小型降落傘,好讓貨物在拋射過程中能夠緩慢落地,使藥品不受損壞。
任務完成,可以成功返航了。這回,它總要著地了吧?別急,看我用繩索套住它。
發(fā)射中心有一個帶繩索的塔架和捕捉器,工作人員在電腦上監(jiān)測到無人機要回來了,就依靠塔架支架兩側(cè)的尼龍繩,將降落中的飛機準確勾住,然后“拖拽”下來。就算無人機在天上還沒玩夠,也得乖乖地聽話。
更快、更多、更安全
在飛行的過程中,無人機的飛行路徑狀態(tài)是電腦軟件控制的,它的一舉一動,工作人員都能實時監(jiān)控到,能確保每一件貨物安全抵達。
不過,公司的工程師團隊還不滿足,他們一直在對無人機的空氣動力和電池進行優(yōu)化,希望它能更快、更安全,拯救更多的生命。比如,他們將無人機的電子“大腦”和電池集成到了一個模塊中,大大節(jié)省了成本,一下子,無人機的每日發(fā)射量由50架上升到了500架。目前,無人機電池的續(xù)航里程已達到了160公里,能覆蓋盧旺達的大部分醫(yī)院,為這里的人提供15-35分鐘內(nèi)的緊急醫(yī)療物資運輸服務。
除了盧旺達以外,這家公司和坦桑尼亞、加納都建立了合作關系,在這些國家建設了四個配送中心?!翱罩芯茸o車”每天毫不疲倦地飛來飛去,向西非國家的2000個醫(yī)療機構(gòu)配送血液、疫苗和救生藥物,也向那里的人們播撒著溫暖、關懷與愛。
把椅子穿戴在身上
你是不是很羨慕蝸牛,能隨時隨地帶著家到處走,那么,這款“能隨時攜帶的椅子”你一定也喜歡。它的全名叫雙腳外骨骼,材料是堅固的炭纖維和鋁,你只需要用安全帶將一套支架扣在腰間和大腿上,就可以將它穿在身上了。腳上再穿上特制的鞋子,這樣就可以通過減震器互相連接,腿上的骨骼固定之后,你輕輕一蹲就可以坐下了。簡單地說,只要雙腿可以彎曲,就可以隨便坐下,而且,當你坐下的時候有一個合適的角度,支架就會被鎖定。如果你不需要它了,支架就會固定在大腿上,絲毫不影響你做其他運動。我敢說,這套裝備絕對很受懶人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