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開梅
2019年5月15日18點,一組車列順著重慶南站(原九龍坡站)駝峰駛向編組場。
隨著這一組車列解體、溜放作業(yè)結束,重慶南站駝峰正式結束了67年的光榮使命,告別了鐵路舞臺。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重慶南站不僅是當時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也是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之一。在重慶南站貨運工人的印象里,上到機械制造、下到衣食住行,成渝線和川黔線上運送的貨物,都在重慶南站集散、轉(zhuǎn)運。
火車駛過的軌道,打通了貨物流通的渠道。從蒸汽機車到內(nèi)燃機車,再到電力機車……這一路,涌現(xiàn)出一大波辛苦耕耘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實踐者,2005年全國勞動模范、重慶南站貨運值班員莫擁吉便是其中之一。
“要吃得苦,舍得干,干中學,學中干”
1979年,莫擁吉成為重慶南站的一名貨運員。
萬事開頭難。上班的頭幾年里,莫擁吉埋頭苦干,勁兒沒少使,汗沒少流,但由于技術業(yè)務不熟悉,出過一些差錯,工作起色也不大。
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莫擁吉開始鉆研起技術業(yè)務:車間組織的業(yè)務學習,他絲毫不懈怠;當班工作,他細心琢磨裝載方法;業(yè)余時間也總是手捧書本……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7年,莫擁吉在車間選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技術老練的貨運員。6年后,一副新的擔子落在了莫擁吉肩上——負責超限貨物運輸工作。
超限貨物運輸是貨運工作中難度最大、安全風險最高的工作之一,同時,超限貨物運輸還涉及數(shù)學、幾何學、機械學等多方面知識,對職工的技術業(yè)務、文化水平要求極高。這對于不是科班出身,且只有高中學歷的莫擁吉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要吃得苦,舍得干,干中學,學中干?!蹦獡砑斡浉赣H叮囑,深知要做好超限貨物運輸工作,必須先過學習這一關。他開始一點一點學,一科一科攻,不僅“啃”完了厚厚的一摞專業(yè)書本,還學習了很多貨物加固、機械制圖等方面的知識。
“那時下班一回家,他就關在屋子里學習,整天就當寶貝似地揣著他的卷尺、鉛錘和筆記本,就連吃飯都要叫好多次……”莫擁吉妻子高會蘭略帶抱怨地說。
高會蘭口中的3件“寶貝”,不僅是莫擁吉用于記錄和測量的必備物件,更是他在貨運領域探索、創(chuàng)新的見證。經(jīng)過不斷學習以及實踐經(jīng)驗的累積,莫擁吉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體系,還先后設計了超限貨物運輸方案120多個,其中多個被原鐵道部選入貨物運輸方案示范案例。
“我們就是沖著莫擁吉的名氣來的”
“莫師傅不僅服務態(tài)度好,而且技術水平高!”在莫擁吉所在車間,聽到的最多稱贊當屬這句話。
在貨主眼里,莫擁吉代表的不僅是鐵路精湛的運輸服務水平,更是鐵路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1995年,重慶水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要為二灘水電站生產(chǎn)一大批發(fā)電設備,其中渦輪機直徑4米多、重30多噸,定子(電動機靜止不動的部分)每件重50多噸。由于汽車運輸費用高、時間慢,而且風險較大,公司找到了莫擁吉。
仔細研究了產(chǎn)品設計圖后,運輸難度之大讓莫擁吉感到非常棘手:不僅超重、超長,渦輪機形狀還呈喇叭形,不好確定重心。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莫擁吉一天到晚都在算橫向力、推縱向力、估重心高,反復修改裝載加固方案……最終,莫擁吉想出制作鋼質(zhì)托架的方法:將渦輪機斜裝在托架上,既保證貨物運輸過程安全,又符合鐵路運輸安全要求。
此后,莫擁吉自己動手設計固定鋼質(zhì)托架,并請人把托架焊接好。經(jīng)過連續(xù)一周的日夜奮戰(zhàn),設備終于安全運出。
莫擁吉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運輸難題,久而久之,他成了重慶南站貨物運輸?shù)摹盎钫信啤?,無數(shù)廠家都成了回頭客,有的廠家甚至在貨物還沒生產(chǎn)出來的時候,就拿著圖紙前來討教裝載問題。
這些貨主都說:“我們就是沖著莫擁吉的名氣來的?!?/p>
“要不得,重來”
這些年來,莫擁吉始終有一個習慣——裝車時一定要守在現(xiàn)場,不管再晚,裝完車加固后,都要反復檢查完再走。
2000年4月底,重慶鐵路精誠運輸貿(mào)易公司承接了一批化工設備運輸任務,計劃裝60車左右。由于時間緊、任務重,組織決定讓莫擁吉主持現(xiàn)場裝車工作。
為了保證貨物及時安全地裝卸,莫擁吉沒日沒夜地守在現(xiàn)場。他利用白天將每件貨物如何放置、裝在什么位置、如何加固、鋼絲繩要多粗等問題一一落實;晚上趁著沒人,他又打著手電筒,逐一檢查裝載車……就這樣,連續(xù)奮戰(zhàn)了十多個日夜,莫擁吉如期完成了任務,并且僅用了30多車便裝載完成,節(jié)省了大筆費用。
每一次裝車,莫擁吉都會從開始守到結束。比如,加固捆綁貨物時,有一根鋼絲繩捆綁貨物的防磨措施沒有落實到位,莫擁吉都堅決要求重來。同事們因此調(diào)侃:“莫老平時話不多,一開口就是‘要不得,重來?!?/p>
“裝車一定要親自把關,才能確保安全?!蹦獡砑腴_玩笑地說,他所在的班組“違章違紀”最多,每月平均2—3起。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為什么莫擁吉所在班組“違章違紀”最多:幾十年來經(jīng)他們裝運的上萬車超載貨物,從未發(fā)生過一起事故,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出身鐵路世家的莫擁吉,見證了西南鐵路以及貨運的發(fā)展和變遷,也見證了如今重慶“四向”聯(lián)通、“四式”聯(lián)運的國際物流通道體系,鐵、公、水、空齊備的國際物流樞紐體系的形成。
談到以前工作的點滴和重慶交通現(xiàn)今的發(fā)展,莫擁吉臉上始終洋溢著自豪的笑容。時代在變遷,但變遷中依然不變的是“莫擁吉們”留在鐵路發(fā)展史上的精湛技藝與踏實作風,而這,也將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貨運人接續(xù)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