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無言,卻孕育著無限的詩情畫意,蘊藏著許多哲理;山水有情,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騷客寄情山水,俯仰由他,物我兩忘,陶冶性情,體味到生命的真諦。
比如陶淵明的《飲酒(其五)》,詩人在自己的庭院中隨意地采摘菊花,自賞自得之際,偶然間抬起頭來,目光恰與南山相會?!坝迫灰娔仙健?,既可解釋為“悠然地見到南山”,也可解釋為“見到悠然的南山”。所以,這“悠然”不僅屬于人,也屬于山。人閑逸而自在,山靜穆而高遠。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為一支輕盈的樂曲。詩人超然物外的悠閑心情,寓弦外之響于一俯一仰、無意有意之間。
比如吳均的《與朱元思書》,我們看到作者求“任意東西”的自在,求“望峰息心”的淡定,求“窺谷忘反”的灑脫;我們也讀到他“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的大氣,“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的豪氣,“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的志氣,“好鳥相鳴,嚶嚶成韻”的靈氣……吳均崇尚自然,熱愛自然,享受自然,并從中汲取到積極向上的力量。
比如李白的《送友人》,“山”用“青”點染,便喚起讀者對山林豐茂、郁郁蔥蔥之貌的聯(lián)想?!皺M”字勾勒出“青山”的形態(tài),是橫臥,而不是孤聳,東西橫列,山脈綿延多似碧濤起伏。“青山橫北郭”一句,雖著筆寫“山”,但意在托“郭”,襯出了“郭”以“青山”為伴的情狀。這一城郭,背依著青山,投入了蔥蘢的山巒的懷抱之中?!鞍姿@東城”一句,“繞”字描繪出“白水”的動姿,描畫出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烘托了美好的友情,反襯了離別的傷感,更表現(xiàn)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真摯情感。
比如杜甫的《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出了詩人由仰望泰山而產(chǎn)生的登臨泰山絕頂?shù)脑竿?。通過想象的情景來襯托、渲染眼前的情景?!傲琛弊直憩F(xiàn)了詩人登臨泰山頂峰的決心和豪邁氣概?!耙挥[眾山小”則寫出了他想象中登上絕頂,俯瞰群山的感受,極富詩意,勁拔有力。從這兩句蘊含著深刻哲理、富有啟發(fā)性和象征意義的詩句中,可以看出詩人攀登絕頂、俯視萬物的雄心壯志。
比如韋應(yīng)物的《滁州西澗》,“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兩句,在春天繁榮的景物中,詩人獨愛自甘寂寞的澗邊幽草,而對深樹上鳴聲誘人的黃鶯兒不太在意,置之陪襯,以相比照。幽草安貧守節(jié),黃鸝居高媚時,寓意明顯,清楚表露出詩人恬淡的胸襟?!按撼睅в晖韥砑?,野渡無人舟自橫”兩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勢更急,而郊野渡口,本來行人無幾,此刻更是無人。這水急舟橫的悠閑景象里,蘊含著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而憂傷的情懷。
思維遷移
明代才子袁宏道在一則尺牘上說:“湖水可以當藥,青山可以健脾,逍遙林莽、欹枕巖壑,便不知省卻多少參苓丸子矣?!比毡咀骷宜晌舶沤兜馁骄湟谎砸员沃骸吧届o養(yǎng)性,水動慰情?!闭f說你在和大自然無拘無束的親近中,對山水有哪些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