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彬
時間流逝,
未 來的人們將在虛空中看見卡夫卡的妹妹牽著他的手,
和他們的父親一道消失在布拉格夕陽的平原內(nèi)部。
很快,他們又看到像潮水般奔向卡夫卡家族的人們:
這些人來自歐洲、亞洲、美洲、大洋洲,
阿爾及利亞森林邊緣的人們
用 各種語言朝他們揮手,說“有空到我們這里走走吧”,
隨后人們滿足地離開了,
就像純真的卡夫卡答應(yīng)了所有人的請求。
卡夫卡從來不說假話。
卡夫卡像記日記那樣寫小說,
為了解救自己,
有一天他曾寫道:
我不會讓我自己累著,
我會跳進我的小說里,
即使這會劃破我的臉孔。
他就那樣做了,
像人們說的那樣:
卡夫卡從不撒謊,
他的全部作品都是真實的,
至少,有據(jù)可查。
他曾試圖拯救猶太人,
就像他的同時代人、偉大的先行者
希歐爾多·赫茲爾那樣。
我的老師夏先生對此還有另外一種解讀:
卡夫卡在中國道家思想中找到彌賽亞——
那是彌賽亞的自然化,
一種無為而無不為的生存之道。
通讀卡夫卡薄薄的小說全集,
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解讀不無道理。
有時你可能還會覺得,
卡夫卡已經(jīng)化作一道微風(fēng)。
①1910年11月15日卡夫卡日記。
多么美好的一天
下著一場大雨
我在路上遇到一個高個兒姑娘
什么也沒有說
我們就在大雨中接吻
就像親吻一塊巧克力
一塊沒有舌頭的巧克力
那么大的一場雨
我們沉默地接吻
吃著對方的嘴唇和舌頭
整晚都沒有滿足
天亮?xí)r人們都醒了
我們在早市和桃林中接吻
直到傍晚才離開
因為不是自己的房子,
她的墻上沒有一幅畫,
只有一面電子鐘、三個掛衣鉤。
我看到這個年老的女人邀請一個年老的男人回家,
他使用了她的浴室、新牙刷,
以及她故去丈夫的睡衣和被子。
在他面對的墻上有一個兩層懸空的書架。當(dāng)天晚上,
這個年老的男人像個少年那樣失眠,
他推開了自己的門——又推開那個女人的門。
他們再次見到彼此時已經(jīng)是第二天的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