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國翔 張宏鑒
稿子場,又名稿子壩,是早年江津縣(今重慶江津區(qū))一個有名的鄉(xiāng)場。這里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卞氏家族在此聞名。
卞家田產(chǎn)、房產(chǎn)頗多,其老業(yè)龍井灣卞宅依坡而建,三崇而進(jìn),宏闊氣派。辛亥革命烈士卞小吾出生于此。
卞小吾本是清末秀才,他為了喚醒民眾,揭露清政府的腐朽,變賣稿子壩田產(chǎn)創(chuàng)辦了四川省第一份日報——《重慶日報》。后遭到清政府拘捕,1908年在成都被殺害。
1923年農(nóng)歷十月初九,是卞小吾祖母鄧太夫人90大壽。這天,稿子壩龍井灣異常熱鬧,賓客紛至沓來。上午10點,龍井灣來了幾位特殊客人:東路討賊軍第一路指揮官劉伯承,四川討賊軍總司令熊克武,第1軍軍長但懋辛,第1師師長喻培棣,第6師師長余際唐,川東邊防軍總司令石青陽及師長湯子模、周西成等。他們與卞家有著“特殊”的關(guān)系。
劉伯承的秘書吳禮蒼是鄧太夫人的孫女婿,熊克武更是卞家門生。清末,卞小吾的叔父卞元壁在稿子壩開辦武館,廣納人才,熊克武來此習(xí)武,與卞家結(jié)下情誼。后來,熊克武去日本學(xué)習(xí),卞家厚金資助。此外,但懋辛與卞家也屬姻親。有這樣一些背景,劉伯承、熊克武等前來祝壽是情理之中的事。
除隨身勤務(wù)兵著軍裝外,劉伯承、熊克武、但懋辛等十幾位川軍將領(lǐng)都身著長衫。他們給鄧太夫人送上了霓金屏對等貴重禮物,按風(fēng)俗拜壽,同時慰問了卞小吾的遺孀袁祖權(quán)。卞家對這批特殊客人格外重視,專門設(shè)置了貴賓室招待。他們吃完午餐,沒有過多逗留,就騎馬離去。
1926年12月,經(jīng)四川省委批準(zhǔn),楊闇公、劉伯承等組織領(lǐng)導(dǎo)瀘州起義。江津稿子壩的程智諳、石門場的曹麟書也參加了此次起義。
瀘州起義震撼了整個四川,四川各路軍閥集合起來合圍起義軍。由于敵眾我寡,起義失敗。在起義軍全線撤退前,程智諳、曹麟書受命悄悄潛回稿子壩。
幾天后,劉伯承暗中來到稿子壩。他在程智諳、曹麟書的接應(yīng)下,到一家煙館隱蔽起來。此時,四川反動軍閥劉湘到處張貼布告,以5萬銀元之巨額懸賞捉拿劉伯承。為了安全起見,劉伯承在程智諳的幫助下,時常隱蔽在稿子壩附近柿子園一程姓農(nóng)戶的偏樓上。
一天,劉湘下屬蘭文彬率兵追到江津。慶幸程智諳是本地人,耳目多,他得到消息后立即派人叫劉伯承離開。此時,劉伯承正隱蔽在稿子場半邊街何鼎軒開的煙館里,報信人告訴他:“劉先生,蘭文彬的人快到稿子場了,程先生叫我通知你趕快離開,遲了就來不及……”
劉伯承簡單收拾后,迅速離開了稿子壩。他幾經(jīng)艱險,輾轉(zhuǎn)來到武漢,找到了黨中央,匯報了瀘州起義的情況。1927年7月底,劉伯承被黨中央派到南昌,參與領(lǐng)導(dǎo)南昌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