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鄧新玉 謝紅武
摘 要:為貫徹黨的十九精神,響應脫貧攻堅號召,天津商業(yè)大學學子開展為期10天的“筑夢新時代,奮斗新征程”全國大學生長治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調研團隊通過下鄉(xiāng)入戶宣講、座談會宣講以及發(fā)放相關宣傳資料等形式進行面對面、小規(guī)模、互動式的資助政策宣講?;诖吮尘?,本次研究分析了在貧困地區(qū)的國家資助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現(xiàn)狀、實地調研總結對目前資助政策宣講下鄉(xiāng)行的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議及對策,以實現(xiàn)教育脫貧。
關鍵詞:國家資助;政策宣講;下鄉(xiāng)行;教育脫貧;精準資助
1 調研背景
近年來,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教育問題,并向社會鄭重承諾:“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主客觀因素,部分偏遠農村地區(qū)家庭對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并不是特別了解,甚至極少數(shù)家庭尚不知曉,以至于他們未能充分享受國家的資助政策,因家庭經濟困難而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即便能夠入學,但仍有許多貧困家庭難以負擔不斷增長的學習和生活費用。
2 調研目的
基于以上背景,天津商業(yè)大學組建了政策調研宣講團深入貧困地區(qū)、貧困家庭宣講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從教育扶貧的角度助力脫貧攻堅,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從而確保貧困家庭的學生安心入學,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和關懷。
此次宣講,調研宣講團聽取貧困家庭學生心聲,以“獎助貸勤補免+綠色通道”等多元混合資助體系為重點,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家長進行多樣化的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宣講,解答他們在資助政策、大學規(guī)劃等方面存在的憂慮和問題,進而提出相關對策和建議,促進精準資助、精準幫扶。
3 調研對象、地點
8月2日至8月10日,調研宣深入長治市壺關縣百尺鎮(zhèn)百佛圖村和東柏林村等升學率相對較高且貧困戶較多的村落,有針對性地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和家長進行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宣講。
4 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實地調研法、入戶訪談法、宣傳講解法。
5 調研過程與分析
1)前期準備。首先,宣講團制定了宣講策劃、制作宣傳材料、設計發(fā)放“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知曉度”調研問卷。此次調查一共發(fā)放148份問卷,回收130份,有效率為89.04%,通過數(shù)據分析,初步得到高校學生對資助政策知曉度的現(xiàn)狀,調研結果顯示,只有半數(shù)人對國家學生資助政策“了解一點”,絕大多數(shù)人對國家助學貸款辦理中需要準備的材料尚未掌握。根據此現(xiàn)狀設計了宣講內容,此次宣講著重講解了國家助學貸款的辦理、還貸流程;其次,宣講團成員與學?!皩W生資助管理中心”的專業(yè)指導老師交流此次宣講的相關細節(jié),以提高本次宣講的專業(yè)性和準確性;然后,宣講團成員提前與宣講地點負責人對接各項細節(jié)工作,對宣講地點的貧困戶數(shù)量、升學率、失學率、貧困家庭的文化程度等基本情況做了摸底調查;最后,宣講團還得到了百尺鎮(zhèn)以及學校各級領導的幫助和指導,對此次宣講工作做了較為充分的準備。
2)宣講實施。宣講團分別趕赴百佛圖村、東柏林村等升學率相對較高且貧困戶較多的村落,進行了國家資助政策宣講。8月5日下午,在百佛圖村村支書的協(xié)助下,宣講團在村委會為村民們集中開展了國家資助政策的宣講座談會。宣講團從入學前、入學時、入學后三個階段的角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國家資助政策宣講到位,并對村民們提出的疑問耐心解答,使國家資助政策深入人心。8月6日至8月10日,宣講團繼續(xù)走訪東柏林、寨河、西牢等村走訪貧困家庭準大學生。在了解各家基本情況后,宣講團成員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國家資助政策的講解。通過入戶宣講國家資助政策,消除了家長和學生對學費和生活費的擔憂,進而使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放棄讀書。在此次宣講實施過程中,以座談會和下鄉(xiāng)入戶兩種不同的方式,走訪數(shù)十個村,宣講團將使國家資助政策“送”進千家萬戶,讓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溫暖關懷,讓每一位學子學而無憂、學而有成。
6 對目前資助政策下鄉(xiāng)宣講工作的建議與對策
針對我們的實地調研分析,圍繞此次國家資助政策宣講行存在的問題以及家長和學生所面對的各種現(xiàn)實情況,對目前資助政策下鄉(xiāng)徐昂講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下鄉(xiāng)宣講方式應貼合農民生活和思想文化水平,靈活多樣。由于宣講政策類用語較為書面化,受教育程度等問題當?shù)匾恍┺r戶不能深入理解資助政策的具體內容。因此,應當采用相對更為通俗、靈活、接地氣的方式進行宣講,例如采用情境對話、小品、宣傳畫等多樣化的形式進行宣講,幫助貧困家庭深刻理解相關資助政策。
2)在政策宣講的同時也應注重開展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將誠信教育、感恩教育貫穿于政策宣講過程,誠信是青少年的立身之本、處世之道,誠信對每個學生至關重要,誠信還款將關系到每個人的個人征信,因此,在每個家庭了解國家資助政策的同時誠信教育顯得至關重要。另外,誠信教育、感恩教育有利于激勵學生奮發(fā)拼搏的精神。
3)加大資助政策宣講力度,讓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通過本次國家資助政策下鄉(xiāng)行宣講調研可知,大部分貧困地區(qū)的村民對國家資助政策的知曉度較低,僅有少部分中年家長對此政策有基本的了解,但絕大多數(shù)家庭不了解國家助學貸款的辦理、還款等流程。一些家庭認為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流程較為復雜,最終這些家庭由于無法負擔學費和生活費,導致學生無法順利完成學業(yè)。另外一些家庭便從周圍親戚朋友借錢解決家里孩子的學費或生活費問題,也不愿意申請國家助學貸款。這兩種現(xiàn)象都反映了國家資助政策宣傳力度仍不夠,政府、學校對這些政策的落實和宣傳仍有欠缺,因此,在宣講過程中,應加大資助政策的宣講力度,讓更多的家庭知道、了解這些惠民政策。
4)宣講的同時強化貧困生的政治引導,充分體現(xiàn)資助育人的作用。對貧困生的資助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物質幫助,還應積極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受助的同時更應有奮發(fā)向上、自強不息、勤儉節(jié)約、感恩奉獻的品質。因此在資助政策宣講工作中,利用榜樣示范作用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解讀,引導貧困生加強愛國意識,只有這樣才更好的達到資助育人真正的目標。
5)應制定宣講實施期的突發(fā)方案。下鄉(xiāng)行難免會受到時間、天氣、交通等客觀因素的限制,若遇到陰雨天氣,并且當?shù)氐缆菲閸纾煌ㄝ^為不便是,可能會導致宣講覆蓋范圍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因此,在以后此類下鄉(xiāng)行的活動中,一方面應制定相關預案以應對突發(fā)狀況,另一方面要努力尋求當?shù)卮逦呐浜虾蛶椭?,提高活動效率?/p>
7 調研總結
宣講團前往了鎮(zhèn)政府扶貧辦公室,與當?shù)刎撠熧Y助工作的領導溝通交流,了解富有當?shù)靥厣馁Y助扶貧措施與方法,并對百尺鎮(zhèn)所轄的多個村莊的扶貧情況做了調研。我們深入鄉(xiāng)間,走訪了各村建檔立卡困難學生家庭,入戶宣傳國家資助政策,在孩子上學讀書遇到經濟困難時,他們知道去找誰、知道通過什么途徑來獲得幫助,讓村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來自國家和政府的關懷及溫暖。
少年強則國強,教育興則民族興。教育是國家的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宣傳好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是宣講團的目標,我們將繼續(xù)懷揣赤子之心,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將國家資助政策送到每一個貧困家庭。用我們微薄的力量為教育扶貧事業(yè)添磚加瓦,為2020年實現(xiàn)全面脫貧的偉大使命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蔡芳芳,高銀屏.國家資助政策下鄉(xiāng)行的調研研究[J]商情,2018,(40):145-146.
[2]沈旭方,劉毅,劉一艷,等.黨員志愿者暑期調研國家資助政策現(xiàn)狀及策略[J].神州,2018,(34):297.
[3]丘麗瓊,江淑儀,梁海鵬.關于2018年國家資助政策下鄉(xiāng)行宣傳調研——以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樂民鎮(zhèn)為例[J].時代農機,2018,45(1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