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電工電子實訓考核需要貫穿于整個實訓過程,把重心放到學員的能力考核。在實訓考核方式的選擇上,應采用抽、評的方式對學員進行考核。為了發(fā)揮考試對實驗教學的正確導向作用,實驗考試的內(nèi)容著重考查學員正確使用儀器、工具的能力、實訓能力和綜合實踐操作技能同時兼顧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方面的考核,包括對實驗基本素養(yǎng)方面的考查。
1 隨堂抽考自評與課終考核相結合
在電工電子課程的實訓的培養(yǎng)目標中,要求學員既要懂原理又要精操作,更要養(yǎng)成正確的實驗習慣、建立嚴謹細致、實事求是工作態(tài)度,充分培養(yǎng)好學員實驗素養(yǎng)。課題組認為實驗技能提高和素養(yǎng)養(yǎng)成,就要突出抓好基本技能的訓練,把功夫要下在平時的常規(guī)實驗上。
對于元件檢測及原理驗證類實驗,重點考核學員元件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對電工儀表、儀器及相關設備的使用熟練程度,包括實驗習慣、安全意識的養(yǎng)成等方面。在每次實驗中,由輔導教員采用以組為單位的方式對該類別的實驗項目進行抽測,旨在評估學員當堂課實驗技能的掌握情況,有利于督促學員認真訓練。考核中由單個學員根據(jù)本堂課的實驗內(nèi)容要求完成考核。在所有學員考試結束后,并不急于批改,先讓考生對自己的操作結果進行自評,對組內(nèi)每一名學員進行互相評價,再經(jīng)過組內(nèi)討論,給出一個比較客觀的分值,作為實驗的平時成績的一部分。經(jīng)過自評和互評后,學員既能找出差距,又能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在教員的指導下,便于建立良好的實驗素養(yǎng)。
對于電路測試類的驗證實驗,采用課終定期考核方式。由于這類實驗是針對課程的典型電路、重點理論,實驗的操作過程可較全面反映學員實驗基礎技能運用,所以是考核的重點。課題組根據(jù)課程標準要求及電路測試類實訓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擬定了包含理論和實踐的十套實驗考試試卷,考試時由學員抽選考核,考查學員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同時檢驗學員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
2 裝配考核項目與綜合評價相結合
綜合評價主要包括裝配考核和實訓課程綜合評價兩方面。
裝配類實訓主要考察是對課程知識、基礎技能以及常用電工工具(電烙鐵等)的綜合運用能力,考核時重點聚焦裝配的流程和工藝標準,重點把握對學員裝配過程的評價。
對學員課程實訓技能的評定,并不是完全由考核成績決定的,還應包含多方面的綜合評價而成的:應考核學員平時實驗的完成情況,主要由輔導教員記錄每次實驗的完成程度和完成質(zhì)量,目的是讓學員對每一次實驗都引起足夠的重視,以便每次實驗均能順利達到要求,實現(xiàn)提高實訓效果的目的;實驗教員對每名學員的提問記錄情況,主要考核學員對實驗過程中常見錯誤的原因分析和解決辦法的闡述,以便于提高學員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技能考核中學員的自評和互評也應考慮;實驗報告是每次實驗后必須要完成的部分,從報告的詳細描述中,可以較真實地反映出每次實驗的完成情況以及學員對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訓考核是實訓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檢驗實訓效果的一種手段,而將實訓考核的形式貫穿于整個實訓過程,有利于學員重視每一次實訓操作,也有利于全面檢驗學員的動手能力。
原課程標準考核要求中,實訓技能考核設置為20分,實踐教學對理論教學支撐作用日益明顯,課題組認為可設置實驗技能考核包含課堂抽測(5分)、課終考核(10分)、裝配技能考核包括裝配定性考核(10)及綜合評價(5分),也就是設置技能考核成績在30分更為合理。
參考文獻
[1]陳瓊,宋躍.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績效評價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5):105-107.
[2]何七榮,周巍,汪永恒.工程實訓教師的角色特點與素質(zhì)要求[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5(5).
[3]王成華,沈嗣昌.電工電子教學基地建設思想與規(guī)劃[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04,20(4):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