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了了
下樓時的腳步聲伴隨著零零碎碎的雨聲,形成了一段急促的小曲。那零落在泥濘土地上的深綠的針葉格外顯眼,七根新生的枝干開始伸展,在雨中浮動,柔軟而又堅強。
那鐵樹已經(jīng)活了二十個年頭了,起初它被安置在花盆里,后來,花盆不夠裝下這個大家伙了,于是,它被搬到了小區(qū)的泥土里。
在那長著紛紛雜草的泥土上,鐵樹好似鶴立雞群,黃綠交錯,格外顯眼。在那寒冷寧靜,白雪紛飛的冬季,鐵樹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手持綠色,在那枯黃的土地上獨領(lǐng)風(fēng)騷。鐵樹就生長在那里,生長在那貧瘠的土地上,生長在那看似只能喂養(yǎng)小草的貧瘠的土地上。
可是,就在那一個雷雨交加的夜,矗立在土地上的郵箱經(jīng)不住風(fēng)的怒吼,雨的沉重,巨大的如同一只來自地獄的魔爪,伴隨著雷聲的巨響,以江海下百川之勢砸向地面,砸向了那如同巨人般挺立的鐵樹。
我好像聽見了一聲聲脆響,仿佛來自無邊的曠野,好似一個年邁的老人,不住地咳嗽。一片片堅韌的葉片落在地上,無聲,無息。驚醒,是夢中搖曳的暗影。抬頭凝視窗外,羅幕清寒。
以前,每當(dāng)我早晨醒來時,總能看到堅強的鐵樹迎風(fēng)招展,而現(xiàn)在,只有巨大光禿的圓頂反射著雨中的微光。我急忙下樓,用盡全力掀起圓頂。
驟雨初歇,可雨點打在我的身上,很重,很重,正如我的心,很沉,很沉?!半y道再堅強的鐵樹也會被擊敗?”我悲嘆著,在那枯黃的鐵樹邊佇立,觸景生情:一次次認(rèn)真地復(fù)習(xí),卻無法獲得預(yù)期的成效;一次一次在考試中試煉,卻一次次被擊敗……
一天早晨,我驚奇地看到了生命的力量——一股綠閃入瞳孔,那簇新生的枝條正自然的伸展著綠色的葉片,柔軟而又堅強。
堅強不是指堅不可摧,而是指倒下后還能重新站起來,迎向陽光,迎來新的生命。我俯下身子,拭去眼淚,數(shù)著鐵樹一片片伸展開來的針葉,上面沾著清晨的雨露,在陽光下是那么翠綠。
(浙江慈溪市實驗高級中學(xué)高一·2班)
點評
本文寫“我”與鐵樹的故事,然而,作者并沒有平鋪直敘,而是巧妙運用寫作技巧——倒敘。這種寫法是提高寫作思維品質(zhì)的一個捷徑,使得文章結(jié)構(gòu)更有靈動感。在倒敘部分中又恰當(dāng)運用夾敘夾議的手法,使得敘事思維具有清晰性。可貴的是,在煞尾時,作者運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將主題思想含蓄地表達出來,言有盡而意無窮。
(指導(dǎo)老師:賀志高)